首页>寻医·问药>名家健坛名家健坛
美国严控含糖饮料中国关注食品污染 中美防癌各有侧重
受访专家: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 尤长宣 北京电力医院肿瘤科主任 刘京平
中国和美国分别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为了让本国居民远离癌症,中国抗癌协会和美国癌症研究所结合自身国情,参照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标准,各自制订了防癌建议,其中有些内容是共通的,有些则与本国人的生活习惯、饮食模式息息相关。
8条建议中美都重视
美国癌症研究所与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分析全球7000篇科学文献,发布了《食物、营养、身体活动与癌症预防》专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提出了10条防癌建议。根据中国情况,中国抗癌协会则在中文版《报告》里,提出了预防癌症的14条建议。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尤长宣说,中美建议中,有8条内容两国都给予了推荐。
1. 控制体重。研究表明,超重或肥胖可增加11种癌症的风险。成年女性体重每增加5公斤,绝经后发生乳腺癌的风险增加11%,子宫内膜癌风险增加39%,卵巢癌风险增加13%;成年男性每增重5公斤,结肠癌风险增加9%,肾癌风险增加42%。中美都建议将体质指数(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控制在18.5~23.9,只不过美国强调尽可能低一些,中国则建议避免过重和过轻。
2. 多吃蔬菜和水果。果蔬吃得少与口咽肿瘤、食道癌、肺癌和胃癌等有关。每天吃水果不足100克的人,胃癌发病率高2倍。果蔬中富含膳食纤维,每天摄入纤维量低于6克,结直肠癌发病率高85%。美国建议:每餐饭至少有2/3的植物性食物(蔬菜、水果、全谷类和豆类),尤其要多吃芹菜、苹果、胡萝卜、白菜、笋等高纤维食物,水果达到300克以上。中文版《报告》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以下称“膳食指南”)的建议是:每天吃5种以上蔬菜和水果,每日达400~800克;确保餐餐有蔬菜(保证300~500克),深色蔬菜应占1/2;每天吃200~350克新鲜水果,不要用果汁替代。
3. 限制饮酒。强有力的证据表明,酒精可增加乳腺癌、肠癌、肝癌、口咽肿瘤、食管癌和胃癌风险。美国建议严格限制酒精摄入量。中国的建议更为细化:成年男性应限制在每日25克以内,约2杯;成年女性在每日15克以内,约1杯。1杯是指啤酒250毫升,葡萄酒100毫升,白酒25毫升。儿童、孕妇、乳母不应饮酒。
4. 不吸烟。烟草对癌症的诱发作用证据确凿,中美两国都对烟草表现出强硬的态度,都建议不吸烟、避免二手烟;中国还强调不嚼烟草,不鼓励以任何形式生产、促销和使用烟草。
5. 限制盐摄入。中美都建议,国民每日摄入的食盐量不应超过6克(约1个啤酒盖)。中国强调国民在饮食中避免各种来源的盐,包括酱油、腌渍食物等。美国则强调降低食物保存中的用盐量,如选择不需要使用盐的制冷、干燥、灌装和发酵等技术。
6. 坚持体育锻炼。运动能降低乳腺癌、结肠癌、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美国建议每天至少有60分钟的身体活动或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中国的建议更具体:轻中等体力劳动者,每天进行约1小时的快步走等运动,每周安排至少1小时较剧烈出汗运动。
7. 限制红肉摄入。红肉包括猪肉、牛肉、羊肉等哺乳动物的肉类。世卫组织将其列为IIA类致癌物。中国建议,红肉的摄入量应低于总能量的10%,每天不超过90克。膳食指南建议,每周吃鱼280~525克,畜禽肉280~525克,蛋类280~350克。美国更多强调了加工肉的危害。研究发现,每天多吃50克加工肉制品,癌症风险升高11%。建议每周红肉及加工肉制品的摄入不超过500克。
8. 不依赖营养补充剂。中文版《报告》认为,补充剂对降低癌症风险并没有多少帮助。美国也建议,尽量从饮食中获取必要的营养素,只有在临床表现或生化指标提示营养素缺乏时,才考虑服用营养素补充剂。
美国重视控糖、母乳喂养
对比中美防癌建议,我们发现,有3条是美国独有的。尤长宣说,这虽然与其国情有关,但对中国也有启示。
1. 拒绝含糖饮料,限制高能量食物摄入。美国人爱吃甜是出了名的。英国一家市场咨询公司的报告显示,美国平均每人每天消耗超过126克糖,是世卫组织推荐每日摄入量的两倍多。因此美国建议,不要选择添加过多糖和脂肪的高能量食物,避免超重或肥胖;2~18岁的青少年儿童每日糖摄入量应不超过25克;2岁以下儿童饮食中不应包含添加糖;推荐喝白开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这也提示中国居民,特别是孩子要避免过量摄入碳酸饮料、能量和运动饮料,以及高糖甜点等。
2. 母乳喂养。近些年,中美两国的母乳喂养率呈相反变化趋势。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4年的数据显示,母乳喂养率在过去7年增长了7%,缓慢接近2020年达到82%的目标。但中国母乳喂养率较低且呈持续下降趋势,1998年~2014年间从67%下降至28%,低于38%的国际平均水平。母乳喂养不仅能降低母亲罹患乳腺癌的风险,还能帮婴儿保持健康。美国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坚持母乳喂养6个月。这一条虽未出现在中文版《报告》中,但对我国却是极为重要的。
中国最关心食品安全
作为饮食大国,中国的防癌建议中,与饮食相关的内容有所细化,且更关注食品添加剂、食物储存等安全相关问题。
1. 合理安排饮食,限制油脂摄入,增加粗粮摄入。北京电力医院肿瘤科主任刘京平说,中国版防癌建议特别强调了合理搭配膳食,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每日摄入的淀粉类食物应达到600~800克,最好多吃各种谷物、植物类根茎,加工程度尽可能低一些。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克,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克,薯类50~100克。
2. 合理储存食品,减少霉菌污染。在没有冰箱的年代,人们发明了火腿、腌肉、腌菜、腊肉等食物以延长保存时间。如今冰箱普及了,食品储存不当问题依然存在,导致食物污染,进而诱发癌症。刘京平提醒,必须将易腐败食品冷藏或用其他科学方法储存,避免食用受霉菌毒素污染或在常温下长期储藏的食物,少吃或不吃腌渍食品。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公布的易霉变食品尤其需要警惕,包括米、麦、豆、玉米、花生等。
3. 慎用添加剂。中文版《报告》提出,食品中的添加剂、污染物及残留物使用含量低于国家规定水平时,它们是无害的,但乱用或使用不当可能影响健康。尤长宣认为,这提示国家把住违法添加和滥用的监管关,普通民众尽量选择非预包装食品。
4. 烹调方式。西方国家以冷食为主,中国人偏爱煎炒烹炸,让食物熟透,避免寄生虫、微生物侵害,也让味道更鲜美。刘京平提醒,要注意不吃烧焦的食物,以及直接在火上烧烤的鱼、肉和腌肉等,熏肉也只能偶尔食用。尽量选择新鲜卫生的食物,使用蒸、煮、快炒等烹调方式。煎炸油烟是肺癌的诱因之一,建议炒菜时开窗通风,打开抽油烟机。
编辑:赵彦
关键词:食品污染 食品安全 中美防癌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