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高端访谈高端访谈
陈履生:博物馆建筑之美
编者的话:
建筑是一门艺术,它是国家或一座城市的独特标志和记忆,它是审美性和实用性、技术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并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世界著名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曾说过:“建筑就是空间的感觉,它不在于屋檐、瓦片等技术方面的东西,而在于内部空间?!倍┪锕莶煌谄渌ㄖ?,它不仅是文化的象征,它的一砖一瓦、一棱一角都具有独特的魅力。那么,本期讲坛我们就跟随陈履生研究员的讲述来发现这博物馆建筑的奥秘,来感受这博物馆建筑之美吧!
陈履生
简介:
陈履生,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兼任中国汉画学会会长,北京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先后获中央美院首届“张安治教授美术史论奖学基金”、“北京市文联2001年文艺评论二等奖”、文艺报2005年“年度理论创新”奖、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复评暨“2005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银奖,获文化部2006年优秀专家称号、第五届北京中青年文艺工作者德艺双馨奖。出版著作(包括编著)50余种,其中有:《新中国美术图史1949-1966》、《革命的时代:延安以来的主题创作研究》、《红旗飘飘:20世纪主题绘画创作研究》等;发表各种论文数百篇。先后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人画展。建有“油灯博物馆”、“陈履生美术馆”。
法国巴黎卢浮宫
博物馆建筑的空间
现在,博物馆在大家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博物馆的社会知名度也越来越高,大家对博物馆都比较熟悉,但是,博物馆究竟是什么?应该给博物馆怎样一个定位?可能很多人并不十分清楚,这是需要大家思考并认识的一个基本问题。
对于博物馆来说,不管它所在的国家或城市以及所在城市的某个区域,它们都有与这个城市相关的特别的定位。拿中国国家博物馆来说,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是中华文化的祠堂和祖庙。拿天津博物馆来说,天津博物馆的区域性,涵盖了天津历史和文化等很多方面,是这座城市历史记忆的承载和累积。那么,对于天津这座城市来说,博物馆就是这座城市的客厅。所谓的城市客厅,就是大家到了这座城市,和我们进了家一样,先进客厅;一家人聚集在客厅,聊家常谈事情。博物馆这座城市客厅,就是我们每一位公民共享的地方。大家到这里来,可以看到历史的演变和发展,看到文化建设的成果,可以欣赏到历史和艺术最重要的代表作以及它发展过程中的各类作品。因此,博物馆就承担着这种特殊的使命。
博物馆不仅是青少年的第二课堂,也是成年人的终生课堂。因为在这里我们能了解到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成果,了解到我们自己的历史和人民的创造精神;在这里我们能享受到各类艺术杰作给予我们的审美享受,能够感悟到艺术家创造的精神。所以,博物馆是城市的名片和文化的窗口,是城市文化形象的制高点。因而,我们有必要了解建筑师们是怎样创造了一个作为文化形象的博物馆,并使博物馆建筑有着独特的魅力令人着迷。
在世界各国的博物馆建筑中,它都以其独特性表现出了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居住的空间或者生活的空间。博物馆建筑的特殊性,基于其属于博物馆专业要求的功用目的,基于展品、展示及其特殊的空间要求,博物馆建筑比一般的建筑更富有艺术的气质,更具有文化的情怀。这就是博物馆建筑之美所在。
显然,博物馆建筑的独特性不仅在于它的外形和造型,也不仅在于它满足实际需要的一些公共的空间,而更为重要的是它的文化品位与城市的关系。毫无疑问,博物馆建筑的特殊性使得世界上很多大城市中的博物馆都成为一个地标性的建筑,它是一座城市独特魅力的显现。当然,如何衡量博物馆建筑的魅力,我想不仅包括其空间所传递给我们的感受、它的舒适度以及在功用上所表现的如何等,这都是我们衡量的一个基本标准。
博物馆建筑的空间关系,通??梢愿爬ㄎ礁龇矫妫阂恢质枪补叵?,一种是专业关系。公共关系就是公共空间的营造,以及公共空间中给予观众最直观的感受;专业关系则表现为博物馆在收藏、展示、公共教育以及学术研究与交流等多方面实际功用的要求。
和一般的建筑不一样,在博物馆的建筑空间中,有一个服务于公众的巨大的或有一个到若干个展厅所构成的公共空间,但也有不对公众开放的面积很大的专业库房,它们都有着专业空间的属性。这是在其他像商场、银行等公共建筑中所没有的空间。在博物馆的专业空间中有很多专业方面的要求?;谏杓剖Σ煌睦砟?,以及博物馆管理者的不同认知和追求,这种属于专业的空间是否能对公众开放,公众是否有权利进入到专业空间中去,每个馆的态度是不一样的。那么,在世界上很多博物馆当中,有些博物馆专门为公众营造了一个属于博物馆专业的专业空间,这个专业空间可以进入,可以观赏,可以了解博物馆的最基本的专业工作性质和专业工作范围。像巴黎的凯布朗利博物馆,它的大厅里就有一个巨大的封闭空间,虽然公众不能进入到其中,可是透过玻璃可以看到里面的库藏。显然,设计师的目的是想让公众了解到在其他博物馆看不到的内容。把过去与公众隔绝的库房搬到了公众的眼前,而且一进门就看到这里馆藏的大西洋和非洲的艺术品,人们还可以看到工作人员在里面的活动。这样一个特殊的专业空间出现在博物馆最重要的中心部位,这出乎很多人的想象。也有像日本的九州国立博物馆,它的主要公共空间的入口中心位置上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特殊空间,里面有与亚洲各国的历史、艺术和风情相关的一些制作及展示,孩子们在其间可以进行各种体验或游戏。
博物馆空间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因博物馆的建造者及设计师对空间的把握与要求而呈现出一种多样性的专业形态。在多样的专业形态中,像展厅这样最为普遍、最为基础的空间也各有不同。在这样的空间中,既有像日本东京国立新美术馆那样在亚洲巨无霸式的美术馆空间,使用等量均分的方法分成了若干的展厅(当然对待具体的展览时,他们再根据需要而重新分割不同的展厅),也有像凯布朗利博物馆的展示空间是不分展厅的,它是世界上唯一一家在一层不分展厅的。它没有墙的分割,只有展览的不同。在这样一种多样性的变化当中,还有像美国纽约的古根汉美术馆、瑞典的沉船博物馆,以及其他一些特别的博物馆,其空间都是各不相同而各有特色。
基础性的展示空间的差异性,为我们打开了认知博物馆的一个特别窗口。因为空间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未来的展览方式。像凯布朗利博物馆没有展厅的分割,就是一个非??诺恼估栏窬?。如果有空间分割的展览,它以区域的展板为主体来分割,形成各自的单元。所以,不管是专业空间,还是公共空间,在各种专业关系中我们都看到了各种空间对于基本功用的要求。在博物馆公共空间当中,可能还会有一些大家没有注意到的细节,它们都是和博物馆紧密相连的。比如说进入博物馆大厅之后,一般都会有一个常设的衣帽间,商场不会有这样的空间存在;在博物馆空间中,一般还有售票处和检票处。在博物馆的空间中我们还会看到一些很特别的服务,其中在发达国家一些著名的博物馆中都安排了给妈妈喂孩子的哺乳室。当然,在博物馆中还有一些其他专业方面的内容,使我们认识到博物馆建筑的特殊性,正因为这种特殊性,设计师们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功用的要求,使得这些空间在未来的实际运作过程中发挥作用。这也是我们博物馆界近年来反复提倡的如何努力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问题。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既依赖于专业方面的要求,又有空间方面的要求。如果我们没有这样的空间,那就很难做到很好地为公众服务。有了专业空间的专门设计,就有了服务的可能性;有了专业空间的专门服务,就能更好地为公众服务,就能创造更多地为公众服务的内容。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陈履生 博物馆建筑 建筑 艺术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