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评文化类节目:速食时代治疗“积食”良药
新年伊始,文化类综艺节目火爆荧屏。继《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之后,既讲人生故事又读经典名篇的《朗读者》又进入观众视野,赢得一片叫好声。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我们进入了一个快节奏、高效率的速食时代。写信换成了微信、微博、QQ聊天,读诗、读书被K歌、网游和碎片化的网络阅读所取代。有人不禁要问,读诗、读信、读书这类又“慢”又“静”的文化活动与现代生活渐行渐远,不是早就已经OUT了吗?为什么文化类节目反而成为一股“清流”?
在我看来,正是因为速食时代,才让有营养的文化类节目重获青睐。与速食时代对应的是快餐文化,无须细细咀嚼,不必慢慢消化,囫囵吞枣,浅尝辄止???!快!快!什么都怕来不及,什么都是一晃而过,再大的新闻热点也热不过几天,甚至连爱情也都能在综艺节目上速配。智能手机成为全民标配,几分钟不刷朋友圈就会觉得错过了整个世界。相信这样的焦虑不少人都有过。
信息时代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网络也打开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墒牵兰渲钍挛薏皇枪滩患?,物极必反。正如方便面这样的速食食品吃多了会营养不良,速食时代也会带来副作用。它让我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分辨良莠,没有时间消化沉淀,营养不良、积食、肚子不舒服、烦躁、精神不振等症状也就会次第出现,这个时候,人们会不自觉地怀念那个慢时代,那个读诗看书、有思考、有情感共鸣的时代,就如同病后的一碗白粥,清清淡淡,但让人的肠胃觉得无比熨帖。
越是喧嚣、虚浮的时代,我们越是需要沉静的思考、情感的共鸣和文化的滋养,而抓住了人们深层次精神需求的文化类节目能在明星扎堆的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成为爆款,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从某种程度上说,文化类节目正是速食时代治疗“积食”的一剂良药。(谭敏)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文化类综艺节目 文化类节目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