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成为广泛共识
越来越多的中国理念、中国倡议上升为国际共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入全球治理共商、共建、共享的“行动队”,携手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2月10日,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五十五届会议协商一致通过“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社会层面”决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中。这一行动表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经得到联合国广大会员国的普遍认同,彰显了中国对全球治理的巨大贡献。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主席对于人类文明走向给出的中国判断。2013年3月,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命运共同体理念。此后,中方对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阐述在各个层面逐步延伸、不断完善,在全球范围内收获积极回应——“巴基斯坦愿不断充实巴中命运共同体内涵”“非洲应该向亚洲国家学习并同亚洲国家合作,努力建设命运共同体”“联合国愿同中国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理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凝聚起世界人民的广泛共识。
今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着眼人类命运的历史规律和世界文明的发展走向,系统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人类实现更好发展绘制蓝图,为国际体系变革与完善指明方向。演讲引发现场约800名国际组织负责人、各国使节和政要的强烈共鸣,全场响起30多次热烈掌声。第七十一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彼得·汤姆森更是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视为“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唯一未来”。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何以在国际社会赢得越来越多的认可与赞赏?源于在各种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当下,这一理念给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指明了“确定性”的方向,注入了行动的力量。
“现有秩序正面临着几代人时间里最严峻的挑战,它是否能够幸存下来?”在2017年首期《外交事务》杂志中,美国著名政治学家约瑟夫·奈提出的疑问,反映了人们当下对未来世界走向的诸多困惑和不安。人类社会发展的脚步走到充满不确定性的十字路口,如何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在和平与发展的历史征程上奋勇向前,迫切呼唤着眼全球和平与发展、勇往直前的担当。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直指阻碍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顽疾,主张用对话协商拆解国家间的猜忌与戒备,用共建共享卸下以邻为壑的“篱笆”,用合作共赢拧开世界经济动力的阀门,用交流互鉴疏通文明之间的分歧与误解,用绿色低碳铲除环境破坏与污染的源头。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中国领导人从这五方面着手,详细勾勒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践路径,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行动指南。
如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让人联想到去年11月,第七十一届联合国大会上,193个会员国一致赞同将“一带一路”倡议载入联大决议。人们注意到,联合国舞台上,越来越多的中国理念、中国倡议上升为国际共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入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行动队”,携手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肮菇ㄈ死嗝斯餐迨且桓雒篮玫哪勘?也是一个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跑才能实现的目标?!痹诠泊慈死嗝篮梦蠢吹睦氛鞒讨?中国将继续以诚待人、以信取人,以自身行动凝聚感召力与引导力,用源自东方哲学沃土的智慧为推动全球发展创造更多新机遇、提供更多新贡献。(钟声)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人类 命运 共同体 理念


河北南宫发现明成化年间七彩圣旨
探访韩国“世越”号沉船
韩国前总统李明博首次出庭受审否认检方指控
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各国根除腐败
伊拉克和中国油企签署油田开发合同
意大利总统任命朱塞佩·孔特为新政府总理
空军“红剑-2018”演习致力提升体系制胜能力
马德里上演斗牛表演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