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收藏鉴宝头条收藏鉴宝头条
紫禁城里的文物医生:修复时光碎片
3静下来
“做这个工作,如果你静,你会变得更静。如果你不静,你必须静下来?!焙湍酒髯樗诘男≡焊糇偶傅狼?,漆器组的办公室显得更加安静,一股特殊的气味让人感觉到这里的不同。组长闵俊嵘正在低首凝视一台古琴。同样,他和他的团队也将在不久的将来离开这个小院儿,入驻文物医院。
闵俊嵘寡言、专业,大家都叫他小闵。他将自己在故宫12年修文物的经历视作一场学习,并且将一直持续下去。
2004年从清华美院毕业进入故宫,闵俊嵘跟着师父张克学学了八年。那是文保科技部漆器室的最后一位老师傅。现在,除了闵俊嵘和他的师兄,其他的年轻人都没被老师傅手把手地带过,于是,小闵就担起了漆器组的重任。
院校注重的是创新,每个从里头出来的人,想的几乎都是成为艺术家。
在美院的时候,闵俊嵘其实看不上那些清代工艺品,觉得它们工艺太繁缛了。直到真正接触了那些器物,了解了它们真实的工艺水平,他感觉那几乎无法超越。
“就觉得你先追上它们的工艺水平,再说别的?!?/p>
刚进故宫那会儿,恰逢2005年故宫博物院建院八十周年院庆,展览任务重。以前文物交接,都是推个手推车,两个人送过来。但那次不一样,直接一卡车拉过来。仅“中和韶乐”,就有编钟、编磬、琴、瑟、笛、排箫、笙等十多种乐器。闵俊嵘当时修了一件瑟,可以说他在故宫的修复生涯起步颇高。
闵俊嵘还见过常人只闻其名的唐代传世名琴“九霄环佩”,器形大气,他一搬,却意外地轻。在一次次动手修复古琴的过程中,他揣摩着古人在弧度、棱角和厚薄比例上的智慧,“这是你光看照片完全体会不到的。”
修复有诸多原则。人们常说的“可逆性原则”,在闵俊嵘这儿是不存在的。逻辑很简单:只有具备了修复能力,才会去做修复。若五十年以后,自觉修复水平又提高了,再把原来修复的地方给剔除,那对文物其实是一种损害。
为了修复好一把所有构件都翻开、上面的漆都脱落殆尽的清宫旧藏、国家二级文物金陵易少山斫古琴,闵俊嵘花了整整一年多的时间。为了修这把琴,他还专门去学习了乐理和演奏。
“修复过程中,不能违背古琴基本的演奏功能。如何演奏自己也得懂?!苯炅耍煽♂梢恢奔岢肿叛?、弹琴。
“做漆器、做琴都是修身养性的过程,器物里面能体现出造物的精神??此龅亩鳎椭廊说淖刺?。这跟画如其人一个道理?!比缃胥煽♂稍谙邢臼被岬?、制琴。在他看来,修复文物,是一场穿越古今的艺术对话,琢、磨,静心,修行,“工匠精神”在一件件文物的修复中,传承。
正月十五后,屈峰准备给组里的老师傅史连仓和新人黄齐成举行一个拜师仪式。仪式很简单,一杯清茶,一句“师父”。对于他们而言,朱红宫墙守护着的不仅是文物和特殊的空间,也守护着现代都市中,已近乎绝迹的一种古典式的情谊和信任。
我国各行业历来有“师带徒”的传统,以往徒弟想要学艺,往往“跟师三年”,再“学艺三年”,最后还“谢师三年”。通过师傅的言传身教,学徒学技在身再教授于下一代学徒,技艺就是在这样的方式中传承下去。
故宫文??萍疾扛鞲鲎槎疾捎霉爬系氖ν街?,各品类的修复专家无一例外,入故宫博物院后都要拜师学艺。相比漆器组,青铜组、钟表组、陶瓷组、木器组、书画组等科室算是幸运,目前仍有老师父带徒弟共同主持修复工作。
今年7月即将退休的木器组师傅史连仓3岁的时候就住在故宫边上了,小时候吃过紫禁城里的野菜。从有记忆起,故宫对史连仓来说就像是另外一个家和守候。在别的小孩都在丢沙包、捉迷藏的时候,史连仓就开始在父亲身边穿梭,看着老师傅们是怎样将残损的木器,一点点地修缮恢复原貌,让时光倒流。这种耳濡目染,最终史师傅子承父业进了故宫,父亲也就成了师父。
1980年,史连仓的父亲从故宫文物修复厂木器组退休,他接班进入了故宫。从3岁在故宫玩耍,到23岁接班父亲成为文物修复师,他把一辈子都贡献给了故宫。像他这样的老一辈文物修复专家,就像过日子一样,把故宫当成自己的家。
三年前,史连仓收了第一个徒弟谢扬帆。如今,他即将收的第二个徒弟黄齐成入宫刚刚半年,自言“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或许拜师能让这个年轻的广东小伙儿更笃定地跟着师父,去了解曾经以为颇多“匠气”的文物,并努力摸索与学?!白杂梢帐酢辈灰谎奈奈镄薷吹拿诺?。
第一年学徒就是练练基本功。至于这规矩谁定的,没人说得清,师父的师父就是这么一辈辈传下来的。现在,黄齐成每天对着故宫收藏图录中的一件文物进行模仿雕刻,已经三个月了。这是他的前辈也曾经历过的。
“做对事、跟对人,坐得住,热爱一份工作再从事下去,仿佛是一场与内心的对话?!鼻灞硎?,年轻人有很多选择机会,认真做事总有成功的一天。
但在史连仓心里,无论是老一辈的父亲、50后的自己还是80后的谢扬帆和90后的黄齐成,在故宫里的工作都一样,就是努力干好每一件活,修好每一件文物。
有修复师告诉记者,当下和清代宫廷的修复技艺、理念区别不大,只是工具、材料有差。
史连仓的桌面上摆着他的各种工具,每一样工具都有些年头,而这些工具的把手上,几乎都刻着他的名字。这些不再光鲜的工具,每一件都是史师傅的老伙计,相互摸准了脾气,用顺了手,也有了感情。史连仓说不清楚从自己手里修好了多少件文物,而磨得锃亮的锯边,握得发黑的手柄,每一样都替他记着。
老一辈文物修复师傅,基本是通过接班制进入故宫,在故宫修文物,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辈子的时光,他们有眷念、有感叹。和屈峰、闵俊嵘这些中生代不同,年近60岁的史连仓对西三所有着太多的难舍之情,“新址是四白落地的现代化‘文物医院’,有走廊,也有落地窗。但味道肯定是变了,我父亲工作的时候就在西三所,我也待了37年,总有些情谊割舍不掉?!彼?。
《我在故宫修文物》让我们知道有这样一群人,用孜孜不倦、一丝不苟的态度,穷尽一生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王津、史连仓那一代人对工作并无太多选择,但对屈峰和闵俊嵘这样的故宫中生代和谢扬帆、黄齐成这样的新生代而言,时代是另一种面貌——经济蓬勃,世界花花绿绿,多元的价值观极具冲击性。即便如此,他们大多人也选择在故宫待下去。他们经常被问道“没想过要离开吗?”多数答案是:每个人内心都曾很挣扎,不断自我挣扎、自我对话,再自我和解,于是坚持了下来。
在故宫,我们看到的是文物修复技艺的薪火相传,领略到的则是人与物的相互陶冶与融合。单霁翔说,原本默默无闻的文物修复师之所以成为万众瞩目的“男神”、“网红”,打动人的不仅是“一辈子就心无旁骛地做这么一件事”,还有他们身上中华文化传承的担当。
纪录片火爆后,故宫成为年轻人求职的热门。在单霁翔看来,故宫的文物?;び胄奚晒ぷ鞅械氖恰拔蠢词贝;そ裉臁钡氖姑?,以及“最大限度对历史负责”的责任感。文物修复师修复残缺,在使那些有形之器重新焕发生命力的同时,将附着之上的璀璨夺目的文化内涵与穿越时空的历史价值传承下去。蕴藏在工匠精神背后的,还有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那就是这个城市里许多人的梦想和思考。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我在故宫修文物 文物修复 故宫文物医院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