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北京骑行上班族堵心:不像人骑车 倒像车骑人
自行车的出行空间和路权被一再压缩,骑车缺乏安全保障,公众骑行的意愿越来越低,有人出门打酱油都开车。
张生远在北京复兴门附近上班,家住颐和园一带,两地距离约为17公里。最近,他不愿开车堵在路上,尝试着骑自行车上班,同时锻炼身体。骑行需要大约1个小时,对他来说不在话下。
但是,骑车的经历让张生远觉得很不爽。全程要经过十几座立交桥,一会儿上天桥,一会儿下地道,没法连续骑行,不像人骑车,倒像车骑人。他感慨地说:“骑自行车,连条痛快的路都没有。路是为开车人设计的,根本就没考虑骑车人的需求。”
除了行路难,停车难也是一个突出问题。骑车到单位,找不到停车的地方,而小汽车却有专用停车位。张生远将自行车停放在公共停车区域,走路到单位需10分钟,还总担心自行车丢失。
最让张生远不爽的是,骑车到单位没地方换衣服,满身是汗味。不愉快的经历,最终动摇了张生远骑车上班的决心。
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院长陈艳艳说,如今的城市越建越大,出行距离越来越长,而自行车出行的最佳距离是5至10公里,如果通勤距离超过10公里,自行车就难以满足需要。自行车的出行空间和路权被不断压缩,骑车缺乏安全保障,导致很多人骑车出行的意愿越来越低。
中国曾是世界著名的“自行车王国”,随着居民收入增加,私家车拥有量快速增长,不少人出门打酱油都开车,自行车出行比例大幅下降。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公布的有关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民选择自行车出行的比例从1986年的62.7%下降到2014年的17.8%。2015年,上海市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上海市民中使用自行车出行的比例仅为15.6%。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副院长陈小鸿认为,伴随城镇化进程,城市范围扩大,小城市变大城市,大城市变特大城市,交通结构机动化,居民出行越来越倾向于开私家车。道路修建永远赶不上车辆增加,交通拥挤成为城市的普遍现象。面对交通压力加大和生态环境恶化,有关部门应重视自行车在城市交通中扮演的角色。
编辑:梁霄
关键词:北京 骑行 上班族


国博举办新年迎春书画展
英国议会下院将对“脱欧”协议替代方案进行辩论
大熊猫宝宝迎新春
“中国红”海外闪烁 庆春节年味正浓
日本东京:寒冬时节赏“繁花”
故宫完成珍宝馆二期改陈 即将对公众开放
2019西安城墙新春灯会亮灯
走进第64届布鲁塞尔古董艺术博览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