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观察 观察
68.1%受访者认为自己工作强度大
86. 5%受访者担心工作强度过大影响身体健康
“上班几年,身体大不如前,人也胖了,皮肤也糙了。”王琛很担心自己的身体状况,“新媒体编辑每天的工作就是坐在电脑前看各种内容,不动弹,还耗神?!?/p>
在互联网公司做程序员的徐宁,隐约担心着自己有一天会在敲代码的时候猝死,“我们程序员都是夜猫子,经常后半夜下班,周末一睡一整天”。除了作息和饮食不规律,工作要求高也让他感觉心累,“编程是个技术活,大脑超负荷运转,而且编程语言不断更新,程序员的压力就更大了。有时候想只干10年就退休”。
受访者认为,工作中容易导致劳动强度过大的因素是:作息不规律、黑白颠倒(50.9%),每天坐在电脑前办公,缺乏锻炼(52.2%),上班时间过长(43.4%),应酬过于频繁(29.6%)和业务知识更新换代太快,学习压力大(26.7%)等。
另外,86.5%的受访者担心过大的工作强度会影响身体健康,其中24.9%的受访者非常担心。13.5%的受访者不担心。
“我热爱这个职业和这份工作,加班是没办法的事,我只能尽可能多做运动,从吃的方面犒劳自己?!绷跸嗯级峋醯猛诽鄯α?,不过调整一下就能很快恢复,她觉得年轻时把精力多投入在事业上是好事。
徐宁并不打算一辈子做程序员,“先干几年,多攒些钱。等有一天干不动了就辞职,调整调整,做点儿买卖”。
调查显示,当过度工作导致身体不适时,30.6%的受访者选择及时跟公司沟通,要求适当放宽绩效考核;27.5%的受访者表示要调整生活重心,找到最健康的生活状态;20.3%的受访者表示如果没有大问题会继续按原有强度工作;15.5%的受访者会通过换工作降低劳动强度;4.8%的受访者倾向于向公司辞职,回家休养身体。
徐宁认为,公司过度追求效益直接导致了员工的高强度劳动?!罢錾缁岬纳罱谧喽荚诩涌?。高峰期的北京地铁里都是上班族,脸上都带着疲倦。只有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大家的物质水平足够高了,劳动强度才会降低”。
缓解工作强度,53.8%的受访者认为员工应珍惜自己的生命健康,敢于向“过劳”说“不”;58.5%的受访者认为企业要主动加强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和保险福利;50.4%的受访者认为社会应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条件,不能一味追求效益; 43.0%的受访者建议完善法律,提高加重用工行为的要求、标准等;27.5%的受访者认为严格落实《劳动法》对工作时长的要求很重要。
80. 7%的受访者支持把“过劳病”或“过劳死”纳入工伤。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受访者 工作 加班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