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深度对话陈大年 再谈创业的三个陷阱:拼命、扩张与资本
这些年其实正在越来越多的展现出这样的状态。以前的时候,一年里面大部分的决策是我做的,现在大部分决策是EMT(企业管理委员会)做的,我不做。我只做极小的一部分决策,其中包括优化企业决策模式,决定要不要进行融资,这种事情是我做的,其他大部分都不是我做的。
反过来,你想一个只能睡五小时的人,如果这个公司出点问题,这个公司会不会摧枯拉朽的倒了?所有的弦都绷紧了,就像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都已经绷到那个状态了,让一根稻草压垮,你说冤不冤?
有时候我觉得很有意思,很多投资人就认为一个没日没夜拼命的公司,代表着未来充满了希望。但事实上我觉得这个应该是反的,这么一个弦绷得很紧的公司,其实是很容易断的,他突然死亡的可能性很大,而那些很轻松的公司,反过来,安安全全地发展。
这就是为什么投资要投长期的公司,不能投短期的公司,因为短期的公司综合来看,它其实亏损的可能性会更大。
我们从现在互联网的20年的时间看,所有能够在行业里风光六年到十年的公司,如果原来投资人投下去都坚持不退,收益都是极好的。反而是那些脑子一热就投了的公司都死了,因为他弦绷得太紧了,他们努力地把未来五年的力量在短时间内集中透支,展现在你面前说我有这么强壮,天魔解体大法,然后你就认为,他未来五年都能这么强壮,但其实他早就把自己未来五年消耗完了。
新浪科技:是不是因为你做成了才这么说?还有很多创业者还在挣扎,没法像你说的一样慢慢来。
陈大年:上一次分享的时候,有个听众很诚恳地跟我说:“你做成了所以说什么都是对的,但我们这些创业者没你这么多钱,真的做不到”。听起来这是对的。我能这么做,和我已经有过一次创业经验有关系,这让我能够比较好的掌控节奏,第一次创业的人会困难很多。
我自己也是如此,刚想明白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也在想能不能把这个模式做下来。所以这次创业中,我一直努力把自己变成一个普通创业者,比如创业过程中从不利用我自己在行业的影响力获得帮助,比如我一直克制着自己的冲动,投入更多的个人资金来加快公司的发展速度。
这是一次非常有趣的管理学实践,最后的结果是不错的,我们通过这种慢文化最后真的把万能钥匙做起来了。所以我相信,如果你想明白了这个道理,也是能做到一样的结果的。
新浪科技:万能钥匙有这么多的用户量,会不会进入去做游戏,电商等等业务?游戏是你的老本行,盈利能力也很强。
陈大年:到现在为止,WiFi万能钥匙做的最对的一点就是绝不贪心,只做好自己“连接成功”这一点,其他什么都不做,人家说你有现在的用户量去做游戏吧,而做游戏你又有经验,但我回答说这个领域我不做的。
因为我要做了游戏,我一部分人就要分出去了,我们这个团队体量就变小了,我们在核心的优势上面,能够投入的力量就全部变小了。你说我可以另外招,但问题是我们的高层管理人员全部要过去,他们的资源精力也是有限的,然后我们的业务本身还得分出力量来帮游戏做支持性的开发等等,这些事情都会耗掉你很多的精力,这些东西一旦耗掉你的精力的话,你这里的核心成长就会放缓,就会让用户不满意。
所以不管过去,还是接下去几年,我都不会去做其他领域。我相信我们的主营业务还有很深的潜力可以挖掘。
我以前做《传奇》的时候印象最深刻的是,刚开始做的时候整个中国网游最高的同时在线可能也就两万人,然后我们一口气做到十万人,然后很多人说够了,你们太厉害了,原来的记录被你们翻到五倍了,我们说不行,我们还要做,然后我们做到三十万人,人家说这么多,十五倍了,你还要做?我们还要做,最后《传奇》做到七十万,自己觉得差不多了,然后就掉头去做其他的东西了。
但是三年以后你突然发现,另外的游戏公司已经做到300万日活了,最后600万、700万都出来了。所以我现在跟团队经常讲一句话,叫做“任何微小的事情都可以很伟大”,在中国这么巨大的用户群体里面,你做到任何一个小细节,就可以成就一个巨大的市场。
我前两天看到新闻,“个推”拿了那么一大笔投资,你想想看,一个公司只做推送消息那么小的事情,就能把公司做这么大。我见过太多人,一上来设计了个很宏大的商业计划,四处出击,最后死掉了。而个推没啥野心反而做大了。个推估值多少?我忘了新闻里面提到的具体数值,反正是有几十亿的估值了。
同样,今天已经很少有软件,能在独立用户数上超过万能钥匙,就是因为我们在一个点上打井。这个力量很厉害,一直在某个点上击打。有个很有趣的恐怖片,讲一个人得罪了一个死神,然后死神拿了个勺子,24小时敲他脑袋,不管他怎么躲,那死神都会跟在身边,默默的不厌其烦的用勺子敲他脑袋,最后他崩溃了。
就是这种感觉,一直做一件非常微小的事情,不断的坚持,最后就做出来了。
新浪科技:作为第一波开始创业的互联网老兵,你觉得现在的环境和过去有什么区别?对于新的创业者你有什么建议么?
陈大年:过去十年,中国互联网最顶层公司的创始人,基本上都是在98年那个阶段出来的,但是现在却开始出现一批新的企业家,比如张一鸣,程维,汪滔,我觉得这就是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机会,原来第一代的企业家,他们曾经形成了一些强大的优势,但这些优势在移动互联网的时候,被削弱了,新的人就出来了。
如果没有移动互联网,也会有创业者成功,但是能做到今天这批新企业家的成就,其实就很难,但是移动互联网就给了他机会。今天的移动互联网跟98年的PC互联网时候,最大的相同点是什么?重新开发了一种入口,给一群年轻的人,真正冲到整个产业最高端的机会。
而最大的区别是,现在的产业很成熟,不像我们当时,我们当时什么都没有,也没有什么资料可以查的,你要找一个技术人员,往往他上班的第一天就是重新学习写代码。
我记得我们刚刚做的时候,学校里教的完全不能用,学校里教的数据库是foxpro,单机上都不用,互联网公司就更没法用了。但是没办法,计算机系出来的学生都这样,所以你还得找时间天天给他们上课。那时候的计算机系学生很少有人写过一个完整的程序,甚至有些人拿了文凭连office都不会用。
这个过程是有它的困难,但是好处也是有的。因为这样,所以竞争会相对弱一点,而今天的行业竞争可能会更充分一点,但是你寻找专业的人才,也相对比较简单一点。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现在可以用一种慢的方式在做,因为有很多的工作你都可以交出去,我看小而美的公司都是这样子的,他只做最核心的那部分,其他的他全外包出去给其他人做的。放在98年你能做吗?你想放出去,外面的公司能做的了么?但是今天你就可以。
你可以把很多的通用的部分全包出去,让他们做,你只做其中最核心的东西,所以你的公司核心,成本也低,最简单的例子,你现在都不用自己去买服务器就可以架网站了,找个云计算就架网站了。我自己认为,这个时代应该比那个时代好很多。
而今天,我们的创业机会也多了很多。看起来好像行业里无处不在的都是巨鳄,但他们都是所谓的互联网行业的巨鳄。我相信更重要的纬度,是互联网+。我觉得过去有一个很重大的错误就大家把互联网当做一个行业,它其实不是一个行业,它是一种革命性的工具,是可以改变所有行业的,这就是互联网+。
所以当有人说,你是互联网行业的,我是服装业的,我就会觉得是瞎扯,因为没有互联网行业这个行业,互联网只是一个工具,“互联网+”任何一个行业就可以不一样,今天马云已经证明了,用互联网+服装门店就能够改变所有人买衣服的习惯。
所以从一个角度上说,它根本不是一个行业,它是一个横向的,可以革命任何产品的东西。那么我们现在其实能看到的创业机会,是比以前多得多的。
但必须要提醒的是,现在有很多完全没有工作经验的年轻人开始创业。要知道并不是因为这个机会好,任何人冲进去就能创业成功的。你都没有上过班,你都没有经历过一个完整的项目,你就想过来创业,我觉得这是一定失败的。
机会就在那边,很多,它属于一群人,属于所有有经验的从业者,对他们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我们来看看这几年做得好的那几个企业家,都不是新手,或者是连续创业者,而更多人是已经在成熟的互联网公司工作很久,并且已经承担了非常重要的职责,企业的二把手,都是这样的。
那些大学生和应届毕业生,我觉得他们需要的是先去上上班,学习经验再来创业。不要怕,任何年代都是有机会的,等学会了再来一样有大把成功的机会。
编辑:秦云
关键词:陈大年 创业 WiFi万能钥匙创始人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