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媒体三问护理险:为何买?费用哪里出?服务跟得上?
失能老人超4000万,不少人长期住院占用医疗资源
护理险 亲人缓口气,医院腾点地(民生三问·关注护理险(下))
在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5项社会保险之外,今年下半年,人社部启动一项新的社会保险险种——长期护理保险的试点。
护理老人为何还要买保险,保险的费用还用老百姓掏腰包吗,目前在试点中出现了哪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人社部相关负责人。
——编 者
护理为何还买保险?
缓解家庭照料压力,避免老人长期住院浪费资源
记者:我国已有5项社会保险,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现在开始探索一项新的社会保险险种——长期护理保险,是出于什么考虑?这项保险主要解决什么问题?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医保司职工医保处处长樊卫东:我国在2000年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长期护理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一个社会性难题。一方面,长期护理的社会需求旺盛。截至2015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达1.44亿,占总人口的10.5%。保守估计,目前需要长期护理的失能老年人超过4000万人。另一方面,家庭护理功能弱化,长期护理跟不上。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与城镇化加速、家庭结构小型化、空巢化相伴随,“421”甚至是“842”的三代家庭人口结构模式,使年轻人无论时间还是精力都无法有效承担家庭照护责任。
很多家庭有这样的感受:家中一旦出现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家中人手立刻极为紧缺、经济压力骤然加大、工作受到影响,甚至家庭气氛都变得紧张起来。由于长期护理保障不足,不少老年人在需要护理时选择长期住院,导致了医疗资源的浪费。为此,“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这是应对老龄社会的制度安排,也是共享发展成本的一项民生工程,重点要解决长期失能人员的护理难题。
记者:为什么选择以社会保险的方式、而不是其他方式来解决失能老人的护理问题?
樊卫东:长期护理保障不仅是要保障当前的4000万老年失能人口,也是所有人步入老年阶段后的护理风险保障。以实施强制性的社会保险为主要选择,建立多层次的长期护理保障体系,适合中国国情。
如果单纯依靠商业保险提供长期护理保障,中低收入人群会“够不着”。如果只靠普惠性的政府长期照护补贴,一来保障水平过低,二来财政负担重,不具有可持续性。现在我国实行社会保险为主体的多层次保障模式,可以更好地发挥保险大数法则和风险共担的优势,实现全人群的互助共济。此外,从国际经验看,社会保险制度模式也是绝大多数国家解决护理难题的选择。
编辑:梁霄
关键词:护理 长期 服务 保险 医疗 失能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告 缅怀先人祭奠亡灵
印尼阿贡火山持续喷发 火山灰覆盖地面
津巴布韦新内阁成员宣誓就职
武汉发布霾黄色预警 远观建筑模糊不清
西成高铁开通在即 跟着铁轨“逛吃逛吃”
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举办系列论坛
超级月亮”现身洛杉矶
《战狼2》获评2017中国-东盟电影节最佳影片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