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中国农产品需善用品牌力量
在电视剧《乔家大院》里,山西商人乔致庸这样问自己的合作伙伴:“什么是‘替天行道’?民以食为天,对于老百姓而言,吃饭就是天大的事儿,解决他们的吃饭问题,就是在‘替天行道’。”自古以来,农业对于中国这个人口大国,是关乎国本的大事。如今,中国的农业发展,解决了13亿人的吃饭问题,以杂交水稻为代表的中国农业技术和农业品牌走出国门,无论是从消除贫困的角度,还是从创造效益、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对于国际社会的贡献都是可圈可点的。然而,要想诞生世界级农产品企业,中国还需要善用品牌的力量。
建立世界级农业品牌,首先要告别“有名无牌”的混乱现状。目前,中国形成了杂交水稻等在世界叫好叫响的农业品牌,从烟台苹果到淮南柑橘,从西湖龙井到山西老陈醋,从东北大米到阳澄湖大闸蟹,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上,气候水土的不同也造就了很多有特色的农产名品。但是,这些农产品中的大多数,还处于“有名无牌”的状态。具体表现为知名度高但是品牌化程度低,三无产品多,甚至很多农产品存在鱼目混珠、以次充好的乱象。比如2008年四川广元发生的柑橘生蛆事件,让消费者一度认为整个四川的柑橘都生蛆不能吃了。中国农业品牌要真正走出去,成长为世界级的品牌,必须首先把在国内的知名度转化为专业化品牌,进行权威管理,树立品牌认知。
建立世界级农业品牌,还要借力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对于中国而言,农业的技术创新一直在向前发展,我们的杂交水稻、天然水田和玉米提醇等技术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值得思考的是,除了秉承创新理念,以及提高质量和产量以外,我们也要考虑借用“互联网+”,让中国农产品的品牌建设进入快车道。今年,天猫“双11”单日成交量创下1207亿元的惊人数字。随着移动互联产业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全面兴起,新生的互联网营销对传统的宣传和销售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如果中国农业企业可以善用粉丝经济,通过互联网进行品牌推广,不仅可以降低宣传和运输成本,还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数目可观的品牌“粉丝”。这些“粉丝”,又会把自己看中的品牌以病毒式传播,迅速形成聚合效应。由此可见,善用互联网这一利器,对于品牌的口碑建立以及销售渠道拓宽大有裨益。
建立世界级农业品牌,还要搭上中国全面“走出去”的便车。从2013年9月至今,“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提出了3年。据2015年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文件显示,“一带一路”已经辐射了全球超过64%的人口,覆盖面超过全球GDP的30%。此外,中国还倡导成立了金砖银行、丝路基金和亚投行。对于中国农业企业和中国农业品牌而言,这是一片国家开拓的富有潜力的市场,并且有国家强大的政策支持作后盾。由此可见,中国出现世界级农业品牌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
从技术创新到品牌规范,从借力科技到善用政策,中国农业品牌走出去,建立世界级品牌的大势已经形成。接下来,他们会如何借势而为,开疆拓土,在世界经济发展的浪潮之巅竖起中国品牌的旗帜,我们拭目以待。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品牌 中国 农产品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