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沙漠种水稻 节水新尝试
原标题:新疆一些地方尝试引水种植水稻 沙漠里该种水稻吗
一进入新疆,视野便被沙漠戈壁填满,烈日下的大漠呈现出明晃晃的金黄色,偶然看到几抹绿,也是路边的沙漠植物,或是攀爬在架子上的葡萄藤。在缺水的大漠,该如何发展农业?
沙漠种水稻,节水新尝试
近日,记者随中国气象局“应对气候变化·记录中国”采访团走进新疆。连片的大漠、戈壁,构成了新疆的主要景色,但进入吐鲁番市鄯善县后,车子一转弯,地势赫然开阔。迎着夕阳橘色的光,一个令人惊奇的场景映入眼帘——蓝天下,沙丘前,一汪浅水上面种满了嫩绿色的水稻。
大漠里怎么会长出水稻?鄯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维凯介绍,这是充分利用鄯善当地气候、地理条件,再加上技术开发的结果。他们从机井中引水而出,利用铺膜技术解决了水分下渗和蒸发的问题,让沙漠中有水并能留住水,为水稻种植解决了关键一环?!吧衬锬芊癯こ鏊?,我们最初也是抱着试验的态度。鄯善的沙子密度比较大,含有钾、磷等矿物质,且没有重金属残留。只要解决缺水的问题,就能尝试种植水稻。”
为何想在沙漠里种水稻?李维凯表示,铺膜之后,风沙会沉到水中,因此种水稻还能防风固沙?!八淙换姑痪蒲а橹?,但明显能看到,两边的沙丘起了风沙,到水稻这片就会小一些,沙子就像被‘吸收’了一样。如果种植模式将来能推广,也许对改善沙漠地区环境有利。”
不过,在缺水的环境下引水种植水稻,会不会浪费水资源?李维凯表示,新技术将水资源利用到了极致,“新疆本地种植葡萄每亩地要1000多立方米的水,但种植水稻能达到一亩地用水400立方米。由于应用了新技术,田垄中间防蒸发,膜在地下一米,植物用根部呼吸,夏天温度最高时1天蒸发5毫米,而低的时候仅有3毫米?!?/p>
井水渐干涸,护水任务重
这样看来,是不是新疆就能像歌里唱的那样,“戈壁沙滩变良田”?专家表示,虽然鼓励尝试推行节水农业,但新的方法是因地制宜还是揠苗助长,仍有待验证。
乌鲁木齐市气象局高工普宗朝表示,沙漠水稻大面积推广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还未被证明?!八颈旧硎且恢终舴⑺址浅4蟮闹参?,即便再利用新技术,也无法改变植物本身的特性。如果要保证水稻正常生长,土壤表面需保持湿润。但当地气候极度干旱,会加大蒸发强度?!?/p>
此外,用机井抽取地下水灌溉水稻的做法,可能威胁到新疆本就稀缺的水资源?!白魑辽脸さ嫩飞迫耍叶哉饫锏钠虮浠惺芷纳?。小时候还能看到很多坎儿井有潺潺流水,但现在大部分都断流了。尤其是最近十年,由于机井过量抽取地下水,不少坎儿井已经变成‘荒井’?!逼兆诔馐停邓偌由涎┧诨?,汇集成了地表径流以及地下水。“地下水的总量就这么多,打井取水虽然能暂时解决农业用水,但如果持续抽取,将带来不可逆转的生态危机?!?/p>
最明显的后果就是荒漠化。新疆本身有90%以上的戈壁沙漠,原本可以生长一些旱生的红柳或者芦苇。这些植物的根系下扎,吸收地下水,能维持脆弱的自然植被。但如果地下水降低到一定程度,自然植被将无论如何也无法吸收水分,进而枯萎,这将导致荒漠的进一步扩大。普宗朝表示,由于新疆地处西风带天气的上游,其荒漠化的加剧不只影响本地,还将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使沙尘天气增多?!翱捕两褚延幸涣角甑睦罚扛鼍叨炔煌?,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将地下水引至地面,涓涓细流自然出水,不会对环境造成明显破坏。但如今的机井是掠夺式抽取,越没水越往深处打,越打越没水,到最后可能形成恶性循环,竭泽而渔。”
普宗朝认为,在新疆发展农业还是要因地制宜,种植适合当地气候特征的土生作物,比如哈密瓜、无核葡萄还有长绒棉?!澳苤炙镜牡胤胶芏?,但能生产优质哈密瓜和无核葡萄的地方很少。应该利用有限的水资源,种植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最大化的作物?!?/p>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水稻 沙漠 新疆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