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画里有话 画里有话
新政把滴滴绑在起跑线 出行创新或失掉下个十年
政策还有变数,下个十年更需要创新
从网约车政策的历史看,政策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中国的互联网约租车政策很有意思。最初网约车被当作黑车严打,之后交通部明确表态不支持。而后随着网约车的遍地开花,主管部门终于出台了管理办法,但是管理办法把网约车视同出租车管理,引发媒体的口诛笔伐。
终于《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出台,网约车有了合法身份,而暂行办法又给了地方管理部门设租的空间,于是有了户籍的规定。
就像我们前面说过的,政策的征求意见,政策的发布,政策的执行,真实的执行情况是四个问题。
在发布、过渡、执行的过程中,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政策会调整,即使制订者不主动调整,实际执行也会达成一个符合现实情况的平衡。所以政策还会有变数,现在看到的东西,过一两年可能就会完全不同。
而从国家层面上看,网约车背后所代表的技术是大势所趋,有需求有市场,新的匹配方式跟传统迅游式出行相比,是先进生产力。不合时宜、违背趋势的办法在现实执行中自然会碰壁。
国家应该做的是因势利导,让网约车公司赚钱,但是要鼓励它们把赚到的钱用于提升效率,加强技术研发,用到汽车和互联网的创新上面去。
大国崛起的背后必将是技术革命,Windows时代给了微软,手机时代给了iOS与安卓。人工智能时代呢?
无人驾驶都知道是趋势,而网约车是无人驾驶产业最不应该缺席的一方,也是最容易循环起来的。政府完全可以用给政策的方式,鼓励滴滴去参与先进技术、人工智能的研发,抢占行业的制高点,代表中国公司去参与世界级竞争。
同样,新能源也是趋势,新能源只有跑起来才会有效益,靠骗国家补贴不是长久之计。跑60万公里,新能源汽车就比燃油车划算,网约车公司大量采购国产的新能源汽车,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工业,动力电池工业才会发展起来。
所以,政策的制订者不应该把网约车当作出租车的替代和竞争者来看,而是要把网约车公司当作未来的创新者,引导它们提升效率,创新科技,成为下一个时代的英雄公司。
不然的话,下一个时代,中国也许用着特斯拉、苹果的汽车,内载着Uber的系统。核心利润交出去,国内公司只能敲敲边鼓,做做搬运工。
编辑:梁霄
关键词:滴滴 政策 约车 网约 暂行 创新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