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书画界“祖宗很忙”
在电视“鉴宝”节目中,最常见的假套子就是“这是我爷爷传下来的”“我爷爷的爷爷那时就有”,人们调侃之为“爷爷很忙”。这些日子在书画家的推介文字中,也常见“幼承庭训”“书画传家”“书香门第”“书画世家”,从小“耳濡目染”“承续先祖”等与“血统”相关的字样,可以称之为“祖宗很忙”。
“以史为鉴”“尊重传统”从广义上说是对社会、对人生、对文化艺术很有价值的客观态度,但如果过分强调了祖宗、过分注重了血统,尤其是把历史上的人与事经过改造后生拉硬扯地为己所用,成为专用以迷惑大众视听的道具,就很值得推敲,甚至是荒诞可笑的了。这种现象过去偶尔有,但只发生在军界、政界和民间,今天却成了书画界的寻常事,具体就表现在“祖宗很忙”上。先讲两则故事吧。
据清人编著的《叙异记》载:有秦姓某人,自称祖上为显赫人家。他人戏问“秦桧乎?”答“秦始皇”。他人皆笑。笑什么?笑他太浅薄了。秦始皇姓秦吗?
又传某地有潘姓、杨姓两族比村而居。久之该地形成一个不成文的风俗:潘、杨两族既不可通婚,甚至不能相互往来,视若仇敌。原因是潘、杨二姓之先祖从宋代就是对立的。依据一是《杨家将》,其中许多杨姓人物都是被潘姓的潘仁美害死的;依据之二是《水浒传》,其中的潘姓女子潘巧云又是被杨姓男子杨雄杀死的。真可谓“杀祖之仇不共戴天”。
还好以上二则以祖先为轴心的故事不是为了装饰自己、吓唬他人的,与私人利益无关。一旦把先祖拉进来再沾染上私人利益,那就不只是可笑、可怜、可悲,而且是可恼、可恨、可憎甚至可怕了。再说几则事,这回是真事。
一位刚届60岁的画家在自撰文字简介中说:“先祖是清代名儒(未提名字),父亲是晚清秀才?!闭饩筒欢粤?。我们可以大体推算一下:就算他父亲长他40岁,到今年2016年也就100岁,2016减去100,他父亲是1916年生。算他早慧,15岁中秀才,也是1931年。1931年还有科考吗?还有中秀才之说吗?这不明显在编瞎话吗?
一位书家说他明代的先祖是一位侯爷,清时曾出了五位进士。具体到他父亲,说是曾是蔡锷组织的护国军中的一位师长,文武双全,晚年以书画称誉一时。这又不对了。他今天50岁刚出头,蔡锷等组织护国军讨伐袁世凯是1915年年底到1916年6月的事,就算他在护国军当师长的父亲当时25岁,那推算起来也是1890年左右生人,该书家生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难道他父亲近80岁才有了他这个儿子?太不可能了。这牛,吹得有点儿过了。
我还必须要提到一位名气很大、争议也很大的画家,已被门人、弟子、粉丝、圈内人尊称为“国画大师”了还不满足,又到处宣扬自己的古文、古诗词根底如何如何深厚,到处兜售自己的国学知识,最后连吹带捧,终博出个“国学大师”的尊号(真没听过见过他在国学上有什么惊人的成绩)。但这还不满足,又多次说宋代大官、大文豪×××是自己××代嫡系先祖(不知有没有正式家谱之类的资料可证),动辄在公众场所口称“敝先祖×××公”。被他拉出来当祖宗的这位宋代大文人是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的,如果该画家也是忧国忧民爱国爱民之士倒也算继承了祖宗遗风。遗憾的是,他的诸多行为已证明他不但不爱国不爱民,反而是去国害民。所以,我们只能说他这是在粉饰自己、迷惑他人,为获取更大的私利在添佐料、加砝码。
门第、血统这个东西的被重视程度,在中国历史上是有过大的起伏的。在文明社会制度尚未完整确立的氏族社会、奴隶社会,家族(士族)、门第与权势、地位、集体活动范围等紧绑在一起,的确起着支配社会行为的作用。从封建社会的秦代开始,其作用逐渐减弱,“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英雄不问出处”等成了打破家族、门第枷锁的宣言与口号,到唐宋时,其影响几近于“零”了。以唐代为例,诗人李贺有着正宗的皇家血统,结果连功名的边儿都沾不上,一生中最辉煌的也只是做了三年连品级都进不了的太常寺奉礼郎。对鼎鼎大名的李白,学术界有一种说法,说他是唐太宗嫡亲兄弟的后裔,血统够正宗的了,但不管他本人怎么努力,终究布衣一生。到清代,对门第、血统有所重视,但因民国时期的草莽英雄纷出,这重视也就成了昙花一现。形成巨大反差的是新中国成立之后,高出身、贵门第不但不是荣耀,反而成了枷锁,凡身世(哪怕远亲中)沾有官僚、资本家、旧军官、地主富农一点儿边的,党入不了,官当不了,找不上好工作,找不上好对象。这一状况的终止大约始于提倡“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那一刻。富起来的一部分人是不愿意被说成一夜暴富的土财主、土老冒、暴发户的,多不雅?很希望找出一个名祖贵宗来证明自己的“富之有据”。
书画界中聪明人多,反应快,很快闻到了这一风潮中可资利用的元素,于是如上列事例般的种种闹剧出现了。
闹剧也是剧。“任何戏剧脚本在逻辑上都是有破绽的(法国剧作家乔治·桑语)?!北嘣烀婀笞谡叩淖畲笃普朗撬呛鍪恿艘帐豕媛?,忽视了一个人成材所应具备的条件。
不要说你××代名祖的光环照耀不到你这个××代玄孙的身上,就是你亲爷爷、亲父亲艺术上多么高贵多么伟大也与你的艺术成就没一毛钱关系。历史上除王羲之儿子王献之、李思训儿子李昭道、米芾儿子米友仁这么寥寥几位算是继承了门庭的荣耀外,有多少大书家大画家的后代在艺术史上留下姓名?就是王羲之,除了王献之,其余儿子、侄子、孙子、外孙子一大堆,怎么就都默默无闻了?难道他们没学过书法?没“幼承庭训”?向文徵明学画习书的儿子、侄子、堂侄、堂孙加起来至少有一个排的数,除了长子文彭、次子文嘉、侄子文伯仁可以算是人物外,其他的就上不了台面了。不过这已属荣宗耀祖之特例了。据说苏轼的儿孙、赵孟瞓的子侄、董其昌的后辈也多有习字练画的,但都无甚成就。所以,这门第、血统什么的,实在不可信;“幼承庭训”“书画传世”“书香门第”等等的说法,实在只是一种戏说性的文字修饰词语。
把早就丢弃的门第说、血统观重又捡回来擦了擦洗了洗然后当成宝贝大肆炫耀,如果你说不是用以骗人唬人忽悠人,还能做出自圆其说的解释吗?
书画,是一种技艺,提高技艺才是正理。
书画,可以由技进道,但凭的是综合修养、综合能力。
多高贵的门第、多显赫的祖宗,也荫护不了你技艺的提高,也佑护不了你由技进道,也拭不去身上的任何污点,如果你已沾有污点的话。
人啊,还是老实点好、真实点好、规矩点好。不要让祖宗再忙了,忙死也没用。
编辑:陈佳
关键词:书画界 “祖宗很忙”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