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人物志人物志
杨晓阳:大美为真
四、 十论大写意
人类对其生存环境的感受分为三个层面:物理感受—生理感受—文化感受,写意是物我相融的结果和终极呈现,写意画是最终极的高级的呈现方式。
(一)写意是一切艺术的目的(归宿)
艺术有三种功能:叙事、审美、创新
叙事:像镜子一样反映生活的功能是早期绘画替代照片、摄像的功能,是照相发明之前的一项重要功能,是其它形式不可代替的一项社会需求,所谓存形莫善于画,是物理、生理反应外部世界的本能,也是古希腊哲学中的“模仿说”之所指,是这种形式的基础和基本功能。(物理性)
审美:是人区别于低级动物物理记录的根本区别,是人作为高级动物的基本属性之一(据说部分动物也有明显的审美倾向),为审美而从事美术,以及在美术活动中本能地、主动地追求审美,进而按照审美的需求和原则选择表现和主动强调、强化地表现是美术从一开始就具备的特质,也是区别高下的重要标志之一。(生理性)
创新:是在记录、审美过程中一种自然而然地探索,是追求差异的必然结果,更是理性人类区别于人类早期实践的一大标志,纵观世界美术史,每一次革命性的突破创新,都伴随着理性的进步和新理论提出的突破,尤其是现代哲学影响下的现代性。而美术的创新无疑影响到哲学以至整个社会进步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理性的创造创新是与感情甚至感觉背道而驰的,是超越感情、感觉的,甚至超越逻辑的行为和结果,是人类文化的最前沿。(文化性)
“大写意”看似是一种方法,是一种类型,是与古往今来所有的艺术观念并行的一种艺术类型。但是它不是一般的类型,“写”首先是一种表现,是一种书写、挥写,进而是一种抒发,在古代同于“泻”和“泄”。它不同于描绘,不同于一般的写生、写实,既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状态,因此写的意义很丰富很重要。
“意”是内容、思想、观念、精神,而中国艺术的最高目标是人类最高目标,追求大美与本真,庄子讲:“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孟子说:“充实之为美,充实而有光辉谓之大”。因此,中国艺术追求的“意”是大美之意,是本真、本质之意,是天人合一之意?!按竺牢娴男匆饩瘛笔侵泄帐踝非蟮淖罡吆妥钪漳勘?。
艺术早期在无照相时代,追求叙事功能的同时,出于人作为一种高级动物的本能——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加进了每一位作者的审美倾向,已经能够形成完整的艺术作品,但是人类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因此在创造美的过程中,不断拓宽探索新的领域,实现其表现的和写意状态中无需控制的偶然、必然超越和创造的目的。
(二)“写意”是中国艺术的传统
“写意”、“大写意”,作为中国画的画法由来已久。“写意”一词最早出现于《战国策·赵策二》“忠可以写意”,解释为“公开的表达心意”。它是超越时空的创造,是中国文化本源的重要特征,使中国画保存并不断加强和显示着她“超以象外”的东方气质。从先秦至隋唐,从隋唐至宋元,从宋元至明清,“写意”一脉传承不断超越。而“大写意”既是对写意品质的一种强调,对写意范畴的一种扩展,更是对写意从画种,材料之“器”层面向“道”层面的提升和升华;岩画、彩陶清新本真的描画;玉器、青铜神妙狞厉的远古气息;顾恺之飘逸若神的精彩绢绘;王维“凡画山水,意在笔先”的论调;白居易《画竹歌》“不从根生从意生”的言词;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论顾恺之画“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虽笔不周而意周”;欧阳修也有“心意既得形骸忘”、“古画画意不画形”的诗句;苏东坡论吴道子画有“出新意于法度之中”一说。此后,赵孟頫的“存古意”理论、梁楷的大写意人物画、徐渭的大写意花卉、陈洪绶的古意人物,以及元四家、明四家、四僧、八怪、海上画派等无不以写“意”为正宗。
中国的写意与西方的写实二者的关系问题由来已久,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产生了不同的解读和认识,厘清二者关系,对挖掘中国艺术的写意传统和写意精髓有重要价值。
中国写意艺术和西方十八世纪之前的写实艺术,横向比较是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文化基因。西方艺术以科学为支撑,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科学有力地支撑了西方造型艺术的发展和完善,但是,在后期也显示出它对艺术本质发挥的限制,以科学为标准的艺术,逐渐的偏离艺术本质。中国艺术始终没有偏离“表情达意”和发挥人的即兴创造的功能和状态。因为它以整个社会学、人学为支撑,比较之下,显得不够科学,但是其符合艺术的本质。从纵向来讲,18世纪之前的西方造型艺术,由于科学的支撑同时对它的一种限制,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有法可依,也便于掌握。横向的来讲,在我们当下交通信息发达的社会,统观东西方绘画,西方十八世纪之前的艺术,就只能成为中国艺术的前期和基础。它更倾向于技术的完善,物理和生理感受的直观,逻辑的正确。而中国艺术则始终把物理和生理感受作为基础,追求文化感受。18世纪之前的西方造型艺术就成为东方艺术的初级阶段,而东方艺术始终保持着人类对文化追求的最高境界追求的属性。
18世纪以来,西方现代主义由于诸多的社会问题促使哲学的多元化,艺术显示出异常的活跃,在本质上逐渐的从科学解放出来,向艺术的本质回归。其创造的成果,令西方现代人大吃一惊。五花八门的泥沙俱下,但在艺术本体上,和中国艺术殊途同归。再次证明中国写意传统符合艺术规律,符合艺术本体,中华民族五千年文脉不断,艺术传统源远流长。
(三)写意是中国艺术的灵魂
中国是写意的中国,中华民族是一个写意的民族。写意是中国人与生俱来的本能,中国人的思维特征就是“意”的思维。它讲究“悟道”,“朝闻道,夕死可矣”。中国是一个从社会学经验出发的民族,没有纯科学概念,在更大的范畴内不屑于经过严密的科学或逻辑论证。这个民族特有的穿越表象透视本质的品质使得能够“不以目视而以神遇”,神会于客体的功能优秀于其他民族。因此,中国人通过经验或直觉得出的结论,能够从事物的核心出发,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向核心集中,向六方扩散。西方人可能要在实验室或书斋里经过漫长的推理、检验才能得出。比如中医,中国人思考的东西“大”而模糊,西方人思考的东西“细”而清晰。中国艺术以社会学为基础,西方艺术以科学为基础。细有细的好处,大而化之趋于化境,浑浑沌沌,无极无际,更接近艺术的本质。西方没有“无”的概念,更无“无极”的认识,一切企图经过论证达到所谓的“科学”,其实这种科学本质上讲是最不科学的。
在中国的文化、哲学中表现得非常明显,也可以从中国的文化、哲学中找到依据。中国哲学的核心就是“阴阳”,一阴一阳为之道,二元合一,并不对立,宇宙、世界、人生,慨莫能外;天地、日月、盈亏、物我、生死、分合、敌我、男女、君臣、父子、夫妻、喜怒、冷暖,经久不衰,历久弥新。这是中国的辩证法、矛盾论,它不是产生在逻辑学上的思想,而是来自直觉和经验的,在中国人看来,世界不只是物质的,是物质和非物质和精神以及“无”并存的。因此,除了“无极”之外一切都只是相对的,但只有“无极”,艺术才能不断更新。
这是中国人的思维特征,艺术的核心是表情达意。核心还是“意”:从自己的经验中得出判断,并将自己的直觉外化、表达出来,即“写意”。写意无错对,写意无极限。
不仅造型艺术,所有的中国艺术都是写意的:音乐、戏曲、诗词莫不如是。一定的曲牌、词牌、表演动作都有一定的格式,都代表一定的形式。比如京剧的表演:鞭子一挥就是几千里,两手一合一插就表示“关门”。中国人把一定的内容、形式概括为“程式”。也成为“程序”,即不以描摹具体的对象为目的,而是紧紧围绕这个核心和约定的程序来写“意”。
所以可以说,“写意”是中国艺术的精神、核心和灵魂。孔子早就有“圣人立象以尽意”(《周易?系辞上》)的说法;《庄子?外物篇》也有“得意而忘言”之说;卫夫人在《笔阵图》中也说:“意后笔前者败”、“意前笔后者胜”;王羲之也说过:“须得书意,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晋王右军自论书》)。中国的艺术观从来都是轻“实”重“意”,留下了许多诸如“意境”、“意象”、“意态”、“意趣”、“意绪”等精辟的语汇。还有“意在笔先”、“意在言外”,都是表达中国人对“意”的追求付诸语言和思维的结晶。
(四)大写意是一种精神
“写意”不仅是文人画的形式,更是文人画的精神,也是中国所有造型艺术的精神——包括工笔画、宫廷画、民间画工画和雕塑、装饰画,它们都是以表情达“意”为主旨的。在“形似”和“神似”之间,都是更强调“神似”,并且以“神似”为目标。而所谓的“神”,是作者自己感悟而倾注了作者主观“意”的成分?!安灰阅渴佣陨裼觥保说囊饩驮谄渲辛?。
在世界范围内中国文学艺术提出的“写意”是古今中外一切艺术中最透彻地揭示人类艺术目标的贡献,古今中外无一例外。西方从远古崖画彩陶,一直到现当代艺术也是如此。因此这里讲的写意是从传统写意借鉴的概念,实则把画种技法层面提升到哲学概念的“大写意”,其所指是整个艺术所有门类,它绝不局限在一个画种、一种材料、一种形式和表象。它是从技法上升深入到艺术本质的一种精神。是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从“器”到“道”的一种精神。
所谓“意在笔先”,作画之前,画家对世界的总体看法,也就是他的整体的美学观,自然而然早已凝聚胸中,是几十年对世界的整体认知的积淀。触景生情,南朝刘勰有“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钡难运担涫凳撬媸彼娴囟允澜缱芴蹇捶ㄊ艿酵饨绱ザ佣⑿碌哪芏?,所以是生生不息的。不能局限一个故事、情节道具、民族服饰上,不能被这些表象吸引得眼花缭乱。要挖掘人、天、地自然深层的关系,所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人和万事万物都是有生命和灵魂沟通一体的大的一种“意”。落实到一笔一划,都是生动有生命的。写意的最高要求,一笔一划都是有生命的,都是生命的一次轮回。因此,以写意为精神的中国造型艺术大境界就是省略细节,关注生命的本真,直追形象之外的元神。
“大”是一种包含天地社会内容的纵横关照,“大”不是一个单向的,它是纵横的,统观全局的,天地一体的?!按笮匆狻庇搿靶⌒匆狻辈灰谎?,“小写意”是一种技法。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天地人合一”是一种宇宙观?!按笮匆狻笔且恢肿莺峁卣?、是一种全面的、古今一体的宇宙观。它既是精神的,必然与物质相对应,但并不是虚无缥缈?!按笮匆狻辈皇俏镏剩恰跋喽杂谖镏适澜绲囊恢志翊嬖?。如果把“大写意”说成一个画种、一种物质、一种实在,那它就成为一种形而下的画法,是器层面的一个画种、材料和方式而已。
(五)大写意是一种观念
“大”是一种天地人一体的纵横关照,是一种倡导,是一种强调,人有担当之为大。中国人对“大写意”是非常重视的。“意”就是一种情意、一种意思、一种思想、一种想法,是人长期观察思考得出的对自然对象相对成熟的带有强烈自我意识的一种观念和看法。在绘画中的“写意”是通过“象”来表达的。所谓“立象以尽意”。“象”与西洋人讲的“形”不一样,西方人讲“形”,中国人讲“象”,在中国“象”、“形”都有?!按笙笪扌巍?,“象”指的是“大象”。大象是无形的。而中国人的“象”是超越西洋人的“形”的?!靶巍笔强煽吹模跋蟆笔浅秸飧隹煽吹淖匀?,而最后创造出来的“形”。不是自然的“形”,不是看到的“形”,而是长期感觉感受形成的超越自然形的“象”,是经过加工后的“形”。这种“形”已经上升为一种“象”,叫“大象无形”。无形并非没有形,无形非常形、无形无自然形。不是自然形、不是经??醇?,但是是有形的,通过这种“形”是表达“意”的象,它是中国特色的艺术造型观?!按笙笪扌巍笔侵泄氐?,观念是思想的结晶,是一种哲学层次、是形而上、道层次的一种观念?!按笮匆狻笔且恢帧肮勰睢?,是经过思维、思想过程和沉淀的,在中国艺术大的范围范畴中具有普遍的意义。“象”和“形”观念是不同的,它是一种表现性的客观,一种表现“意”、传达“意”的客观。所以这种表达意的对象不是原形,是一种人为创造出的形即为“象”,通过立象表达人的一种观念。
“大写意”是观念、精神和创作方法,不是具体的表现方法,更不是表现技法。我们反对照相式的描摹对象,并不是反对用各种合适的表现手法和技法,表现出深刻构思的、技法层面的写实具象手法。新颖的构思、超现实的观念不排除使用具象写实的手段,相反,貌似写意的大笔一挥,如果缺乏深刻的内容和创新的思维,也许无写意可谈,更不用说大量充斥市场的写意画的变体或者完全的临摹品。宋代以后的写意画固然有其特有的技法,我们依然尊重并且要发扬光大。但这里讲的“大写意”是哲学和“道”层面的,是形而上的,并不是技法层面的,这有根本的区别,一定要理清概念才能分层讨论。方法另说。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杨晓阳 当代美术转型 绘事 大写意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