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12届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十二届全国政协第五十七次双周协商座谈会 十二届全国政协第五十七次双周协商座谈会
全国政协“努力推进养老服务”双周协商座谈会发言摘登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首席会计师兼财会部主任马学平:建立广覆盖、多层次的长期护理保险体系
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纷纷积极探索长期护理保障制度。结合国际经验及我国国情,根据社会保险为主、商业保险为补充的原则,建议在我国逐步试点探索建立广覆盖、多层次的长期护理保险体系。
一、 明确以社会长期护理保险为主的基本定位,将长期护理保险作为一项并行独立的社会保险进行建设。同时,着力推进商业护理保险市场的发展,以费用补偿型和服务提升型的商业保险为补充,通过商业与社会长期护理保险的相互衔接,建立多层次的长期护理保险体系。
二、 长期护理保险体系的初期资金可通过调整现有社会保险的筹资结构来进行筹集,未来随着长期护理保险体系的成熟和人口结构的变化,研究探索更加稳定的筹资机制。初期可划拨一定比例的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资金建立老年护理保险基金,并配以适度财政投入和个人缴费。这样可以避免增加各类缴费群体费用负担、避免单纯依赖医保基金可能出现的医?;鹂骺辗缦?也可为农村居民参加长期护理保险留出制度空间。
三、 建立科学性、可持续性强的资金运用机制。一是护理的资金结构必须在完全积累和现收现付之间,在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基金之间,在缴费确定制和待遇确定制之间取得平衡,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公平性。二是注重在服务等级标准、服务模式选择、待遇给付方式、费用控制机制等4方面建立相应的规范体系,鼓励居家养老模式和实物给付方式。
四、 建立健全老年护理保险的法律制度,适时修改完善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为长期护理保险提供合法性资源。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现代教育集团董事长苏华:加强养老服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我国失能老人已突破4000万,其中96%患病,需要长期照护。而现有养老服务人才的规模数量和服务质量远不能满足需求,特别是专业的养老护理人才缺口巨大,根源在于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能力十分薄弱,有三个问题需要解决:招生困难、认可度低、待遇偏低。对此,建议:
一、 扩大中高职、本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招生规模。建立以中高职院校为主体,应用型本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相互衔接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体系。扩大中职到研究生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招生规模,对高职相关专业学生实施免学费,并给予生活补助。扩大本科专业面向中高职院校定向招生规模,扩大养老相关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授权点。
二、 对口专业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给予奖励。职业院校对口专业毕业生,持养老护理员资格证进入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工作,根据学历层次、服务年限等给予2万-9万元的入职奖励和补贴。
三、 建立在职养老服务人员免费培训制度。推动从业人员在职和岗前培训制度化,实施免费培训;并根据取得的资格证书等级,给予1000-3000元补贴。每个地市州设立1个以上养老护理人员培训基地和技能鉴定机构。
四、 创新老年服务管理职业学院办学模式。整合高职学院、社区医院、养老院功能于一体,实行现代学徒制,校医企三元育人。入院老人医养结合、教师医师双重身份、学生学徒工学交替,实现专业与产业、课程与标准、教学过程与服务过程、毕业证与资格证、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五对接。
五、 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职业教育。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发展混合所有制院校,鼓励金融机构以土地使用权、房屋产权和收费权、知识产权、股权等为抵押,对养老职业院校提供信贷支持。支持各地政府通过PPP模式建设养老服务职业院校、组建养老服务职教集团,并帮助上市或通过债券市场融资。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庆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太利:化解“公建民营”养老短板问题
当前,我国呈现出日益严峻的老龄化趋势,老年服务存在许多短板问题,突出体现在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上。投资建设上,养老院及社区养老服务房屋短缺,严重制约养老事业的发展。运营管理上,养老服务经营模式缺乏创新,一方面公办养老机构条件好,但床位紧缺,管理机制相对滞后,多数高耗低效;另一方面,民办养老机构规模较小、资金缺乏,功能不全,经营困难。
为解决上述问题,补齐养老服务的短板,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一般有三种方式:公办民营、民办公助、公建民营。公办民营主要目的是提高存量国有养老资产的效率,民办公助是用少量国有资金引导民间资本的投入方向。对于投资规模大、回报期长、利润微薄的养老服务项目,在财政实力较好的东部地区,采取“公建民营”模式,可以实现国有资本投资能力和民营资本运营机制的有机结合,应加快推进。为此,建议:
一、 政府加强顶层设计,把解决养老房地产问题,纳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实现“公建民营”。在编制规划、项目土地招拍挂和产权移交各个环节体现“公建民营”的要求,形成不同区域、不同规模的公建养老综合平台。
二、 “公建民营”养老模式,主要体现以“公建民营”为平台,以“医养结合”养老为主体,辐射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政府通过委托经营、租赁经营,引进民营资本参与养老事业。一是整合国企、民企好的养老品牌资源,形成连锁经营,打造养老品牌规模经营集团。二是培育具有养老服务功能的物业企业,承担社区养老,与公建平台相对接。三是整合地区医疗资源,突出医养结合养老与公建平台相对接。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养老 服务 机构 护理 政府


河北南宫发现明成化年间七彩圣旨
探访韩国“世越”号沉船
韩国前总统李明博首次出庭受审否认检方指控
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各国根除腐败
伊拉克和中国油企签署油田开发合同
意大利总统任命朱塞佩·孔特为新政府总理
空军“红剑-2018”演习致力提升体系制胜能力
马德里上演斗牛表演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