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聚焦“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五大看点
新华社北京8月8日电题:聚焦“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五大看点
新华社记者余晓洁、杨维汉、荣启涵
国务院近日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号角后的第一个科技创新规划。
新华社记者采访全程参与规划编制的科技部副部长李萌、科技部创新发展司司长许倞、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德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部部长吕薇和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权威解读规划5大看点。
看点1——大科技:从科技规划到科技创新规划
与以往国家科技规划不同,本规划首次以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命名。
李萌:“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决胜阶段。规划提出了12项指标,包括科技进步贡献率从55.3%提高到60%,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15.6%提高到20%。这是衡量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的重要指标。
规划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从培育充满活力的创新主体、系统布局高水平创新基地、打造高端引领的创新增长极、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网络、建立现代创新治理结构、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等六个方面,提出建设高效协同国家创新体系的要求。
许倞:规划最显著的特征,是关注点不仅仅为科学技术研究本身的改革和发展,更加关乎国民经济主战场,关乎面向科技前沿,关乎面向重大需求。比如,过去科技规划很少提及科技金融,本次规划中不但提到科技金融还谈到双创,谈到如何支持发展各类风投、中介机构和服务机构。特别注重在新常态下发展新经济,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产业。
看点2——高起点:从立足眼前到兼顾当前长远
规划作了六项总体部署。前两项要求围绕构筑国家先发优势,加强兼顾当前和长远的重大战略布局;围绕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培育重要战略创新力量。
李萌:我们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始终贯彻“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一思想,力争做一个高起点的规划。在深入实施重大专项的基础上,面向2030年部署了15个科技创新重大科技项目;围绕现代农业等十大领域构建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围绕生态环保等五大领域构建支撑民生改善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围绕深空、深海、深地、深蓝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的技术体系。
刘德培:规划高度关注颠覆性技术和基础研究。国家对颠覆性技术要有预判、预警和预置,以此保证在未来竞争中把握主动权和拥有竞争力。
许倞:我国科技发展已经从长期跟踪进入领跑、并跑、跟跑“三跑并行”新阶段。因此,规划更加注重前沿性引领性,更加关注颠覆性技术对产业变革的影响。比如重大项目中,部署了量子通信量子计算、脑科学和类脑研究等超前技术。
编辑:王沥慷
关键词:十三五 国家科技创新规划


科学家观察到迄今太阳系最遥远天体
青岛西海岸新区保税物流中心封关验收
俄土伊将推动叙宪法委员会明年初举行首次会议
祖拉比什维利宣誓就任格鲁吉亚总统
中国科考队在南极冰盖发现蓝冰机场选址区
河北省港口提前完成年度计划吞吐量
欧盟重申不会与英国重新谈判“脱欧”协议
俄罗斯圣诞气氛浓郁 莫斯科街头充满节日气氛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