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这6000件未经鉴定的瓷器能被命名为京师瓷吗
最近,北京师范大学校友、移居香港的商人邱季端向母校捐赠了6000件瓷器。而这批号称涵盖了“两汉魏晋到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窑口的具有代表性的陶瓷精品”的古陶瓷,是邱季端十年的藏品,“具有‘全’、‘精’、‘稀’三个特点,有极高的艺术与研究价值”,并放言加上其他捐赠将陆续使北师大古陶瓷收藏达到一万件左右。此事一经扩散,顿时在全国古董界、文物界、陶瓷研究界等引起了较大反响与热议。
捐赠不是新鲜事。但是,捐赠如此数量属于文物范畴的“古陶瓷”,并由北师大宣布以此建立“北师大邱季端中国古陶瓷博物馆及北师大中国古陶瓷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院”,同时启动《中国古陶瓷大典》编写工作,而且由北师大校长宣布“清华有清华简,北师大有京师瓷”,直接命名这些未经鉴定的瓷器为“京师瓷”,就不再是单单关乎一所高校声誉的事。此事涉及中国高校、文物界、古玩收藏界、古陶瓷研究等诸多领域?!熬┦Υ伞碧热羰侨缧骄饭盘沾?,必须首先在学术上能站得住脚,且要经得起各种质询。
首先,既然是博物馆,就必须对所入藏物品作出鉴定。对北师大入藏的这批“古陶瓷”论证、鉴定过程何在?鉴定专家团队中有多少是文物部门的在职古陶瓷专家?是否符合现代博物馆收藏制度?当代社会中捐赠绝不仅仅是你情我愿的单向小事,尤其受赠方不是私人机构,而是属于全民所有的公立大学,须得妥善面对捐赠物品及后续事宜。据报道,北师大为此将在校内建立专门的博物馆与研究院,占地一万平方米以上。在欧美国家,面对捐赠是非常慎重的,除了考虑经费外,还要经过各方面的专业评估。就是因为捐赠必须考虑到典藏、保管、研究、场馆建设及维护等诸多后续事宜。
英国艺术品收藏家萨奇欲将他手中价值3000万英镑的200件包含许多国际知名艺术家的当代艺术品捐出去,还承诺承担藏品的存储、保险、维护及修复等费用。但他从2010年就开始联系世界各地博物馆美术馆,却没有一家机构愿意接受他的藏品。欧美发达国家对捐赠的慎重更多是来自于严谨的专业评估和负责任的担当态度,绝不会在丝毫没有鉴定的基础上拍脑袋行事?;诮晡夜┪锕萁ㄉ杩癯?,以及前不久类似冀宝斋“古陶瓷”博物馆闹剧,面对这种民间捐赠,作为公立大学的北师大有责任甄别、鉴定、估量这批陶瓷器物。
再看,北师大作为一所高校,这笔建设博物馆的经费又从哪里来?若是财政拨款,公众质疑就再正常不过。古陶瓷博物馆不同于其他,在展示、保管等方面必须专业,如保管必须恒温恒湿及具备相当的典藏空间,且要配套专门的文物保管和古陶瓷研究团队等,后续维持费用将极其高昂,那么又由谁来承担这笔长期不菲的费用?
其次,作为捐赠品的古陶瓷是否到代?鉴于古玩收藏鱼龙混杂,赝品众多,所谓古陶瓷的价值主要就在于物品是否到代老货。所谓鉴定,主要集中在仿制赝品、到代老货、是否修补等方面。藏品的货真价实至关重要。古物收藏首先是一项精深的专业学问,历来被誉为“水很深”的行业。尤其是中国古陶瓷,历朝历代窑口众多、釉色纷呈、器物繁杂,即便是各省市博物馆资深专业考古人员也不能说在古陶瓷多方面都是行家里手。这几十年来,冯先铭、陈万里、邓白、叶喆民等老一辈古陶瓷学家从考古大量采集各窑口瓷片入手并结合史料进行鉴定,断代断窑口。耿宝昌等明清瓷鉴定专家则是从小在琉璃厂、古玩行摸爬滚打,积累了大量实战经验才有高水准的鉴定眼力。而像刘益谦这样的投资几十亿的收藏家,虽然他本人未必是古陶瓷方面的专家,但至少也会依赖大拍卖行及拍卖传承有序的大藏家之物如玫茵堂传瓷才敢下拍。
外界质疑邱季端仅仅十年涉及古董收藏的经历根本不足以达到如此“全、精、稀”的古陶瓷专业级别不是没有道理。邱既无博物馆考古经历又无底层古董圈鉴藏过程,更无名师指点,眼力从何培养而来?古董圈有专门“杀猪”(以假货坑人)之谓,尤其是蒙富商,据说江浙一带富豪中招者无数,主要在于收藏者过于自信又不愿聘请收藏专业人员把关所致。缺乏眼力也不见得不能收藏到好东西,倘若邱先生在专业拍卖会上收藏一些传承有序、站得住脚的古陶瓷也是有可能的,只是要付出不菲的资金。但是,遍查十年来的各大拍卖公司古陶瓷记录,丝毫未见其参与拍卖收藏的踪迹。
但凡有过几年收藏经历的人都知道,文物界和古董圈内以大量普品和民品为主,而“高、精、尖”的古物尤其是官窑器及名窑器极为罕见。陶瓷精品在当时就产量极低,经历朝历代战乱兵燹、人为损坏、自然毁灭等基本所剩无几。除了像江西高安元青花那样的窖藏,成批量的官窑名窑器出土几无可能。而邱季端通过自己收藏十年,居然有那么多精美、量大、全面而罕见之物,成批量的名品器物可以媲美著名博物馆,几乎亮瞎人眼,稍具常识的藏家都会觉得可疑。确实,其捐赠的6000件藏品无一经过国家文物部门的权威鉴定。
试举一例:一幅出自他库房的标明为“宋官”的瓷器图片上没有一件是宋代官窑器。宋代名窑瓷器特别强调造物法度,尤在釉色(几乎均为单色釉)和器形。特别是宋代官窑,有着明显的泛青色釉和官窑器形,即便是官窑中的仿古瓷器也是大多仿自商周青铜器型,何时会出现明显与之不符的淡黄釉、天青釉等釉色和明清才有的器型了?更加上了不伦不类的明清风格的彩绘。宋代五大名窑定、官、哥、汝、钧均为单色釉,其中钧窑为乳浊釉,均为一次烧成,居然会破天荒地出现釉上彩或釉下彩的彩绘瓷了?邱季端号称所藏世界第一的郑和下西洋瓷器,如永乐皇帝御赐某国王的赏瓶等,几乎一眼假。在国外出现明代瓷器尚有可能(多为博物馆收藏),而在国内经过多次战乱、人为破坏等情况下,居然有传承的一百多件郑和时期完整官窑器突然现世,俨然从天而降般神奇。没有丝毫文献和考古器物作为佐证,连孤证也没有,陶瓷界、考古界更无这种颠覆陶瓷史的说法出现,居然敢大言炎炎说要“以物证史”?邱更号称“要以中国数以万计民藏家手头的原始物证为资料,参考馆藏文物,以物证史,而不是以‘史’证物”。在物证无法确证的情况下,居然要以不能自证的器物去印证历史记载?这哪是研究学术、鉴定古物的态度和方法?邱以此态度在十年之内收遍各年代精美瓷器及官窑、罕见器等,完全可以想象得出他会得到什么器物。充斥古董圈的大量假货赝品市场就是为这种缺乏专业知识,又未虚心学习和深入研究的人准备的。
或曰,邱季端不是有一些诸如姚政、叶文程、雷从云、许明等号称专家的在为他“掌眼”吗?可是,一查网络,这几位专家在前几年“冀宝斋事件”中也曾经信誓旦旦企图为冀宝斋正名,把明显仿制、臆造器物说成某朝某代的古瓷等,他们的鉴定能力和专业水准早已经受到了普遍的质疑。其中姚政即为赝品“汉代玉凳”的站台者,而这些人即为古董圈所谓的“国宝帮”(把假货看作真品的专家)。也即是说,北师大所赠器物方所请专家不是跨界外行如许明(上海社科院研究文艺学的博导)就是在文物界和古董圈内声名狼藉之辈,文物部门权威专家几乎一个也没有。
说实话,即便当下沽名钓誉者和以捐赠为名洗白自身所藏物品者比比皆是,笔者也不想藉此去猜测港商邱季端捐赠的动机,宁愿相信在这一场捐赠事件中邱先生是出于十足的善意和校友的拳拳之心,只是由于缺乏必备的专业鉴藏知识才导致这种误会的。但是,既然北师大已经把这批赠品称为“京师瓷”了,作为研究者就不能无动于衷,不奋起说几句客观的公道话了。实际上,北师大完全可以在正式入藏博物馆之前,可以公开展示部分邱季端捐赠的古陶瓷,作为试验以便能以正视听。中国古陶瓷是中国文化的承载物,对所列入博物馆的古陶瓷去伪存真和学术质疑,有助于正确认知传统文化,存在着相当合理性。但愿立身为范、有着优良学统的北师大能正视这个问题,而不要以假当真,最终引天下耻笑。
编辑:陈佳
关键词:这6000件未经鉴定的瓷器 能被命名为 京师瓷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