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比“奥数热”更头疼的是背后的畸形竞争
想证明一个孩子优秀的方式很多,比如写作能力强、唱歌好、擅长体育,甚至能和小朋友们愉快玩耍也是一种必要的能力,绝无必要只靠奥数来选拔优秀少年。
每年暑假都有小学生“奥数热”的新闻报道,今年也不例外。奥数班究竟有多热?近日,上海有媒体称,上奥数班已经成为部分小学生的暑假“标配”,甚至有孩子上了7个奥数班,上五六个奥数班的孩子也不在少数。
忙着在假期上奥数班,当然不是今天的孩子的“特例”。作为一名90后,有关奥数班的童年令我难以忘怀。不过,大概是自己缺乏数学天赋,这些记忆并没给我带来多少快乐,我丝毫感受不到鸡兔同笼、追及问题、火车相遇等数学题的奥妙。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景中曾指出,只有5%的人适合学奥数,大多数人都不适合钻研数学。众所周知,奥数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意思,一个只有少数天才适合的智力活动,为何要绝大多数孩子跟着“陪练”呢?
这显然不是奥数本身的过错,而是我们看待奥数的态度出了问题。“我是对你好,你不听话将来肯定后悔”——这样来自家长、老师的肺腑之言,我们小时候并没少听。被长辈逼着学奥数,是因为他们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功课难度、学生间差异不大的小学阶段,奥数成了拉开学生学习能力差距的重要手段,甚至是判断孩子是否聪明的标准。
虽然不少家长也深知孩子未必适合学奥数,但又不甘让孩子位居人后。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下,把努力学习奥数和孩子的成功绑在一起,“奥数热”背后是一种畸形的竞争与功利教育观。这种畸形模式来自成人的功利世界,但这种不顾实际的盲从和竞争逐渐侵蚀着童年的快乐与纯真。调查数据显示,近年上海小学生选择校外奥数课程的比例,在三年级的时候大幅增加。具体来说,由一年级时(2008~2009学年)的35.27%,大幅提高到三年级时(2010~2011学年)的68.49%,再小幅提高到五年级时(2012~2013学年)的71.25%。随着年龄、年级的增长,孩子们面对奥数学习的压力不断增大,这和不合理的“小升初”选拔方式紧密相关。
在理性、多元的竞争模式出现前,盲目追逐奥数热的现象恐怕难以消除。2002年,在我“小升初”的时候,市里几所名牌中学的入学考试,都大大提高了数学题难度,不仅有小学奥数题,甚至还加了中学数学的内容。为了读名校并分入尖子班,我不得不拾起奥数辅导书,突击钻研了两个月,最终遂愿。这段“恶补”经历反而让我彻底丧失了对数学的兴趣。这么些年来,和我有过类似经历的学生绝不是少数,如果当初能换一种竞争方式,或许反而能让更多孩子喜欢上数学。
小学时期是孩子智力成长、身体发育、性格培养和三观初成的关键时期,童年几乎奠定了人一生的基调,这样的黄金年代理应有多元、理性的竞争。想证明一个孩子优秀的方式很多,比如写作能力强、唱歌好、擅长体育,甚至能和小朋友们愉快玩耍也是一种必要的能力,绝无必要只靠奥数来选拔优秀少年。
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了这点,选拔制度也随之改变。比如,今年4月,西安“小升初”(民办学校)招考明确要求不得涉及奥数内容,要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审美情趣、心理素养、思维方式等方面综合测评,这无疑更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但是,我在西安的朋友告诉我,依然有很多孩子在读奥数,名校也有各种各样的方式规避教育主管部门的禁令??杉?,赶走童年的奥数梦魇,绝不是一纸禁令那么简单。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奥数热 暑假班


土耳其一架军用运输机坠毁3人丧生
旅马大熊猫“靓靓”诞下第二只宝宝
哥伦比亚一架军用直升机坠毁至少7人遇难
西班牙庆祝圣安东尼节 民众“骑马跳火”
兰州榆中黄土高坡上演“水母灯光秀”
冬季不荒芜 这里上演“丰收喜宴”
带工作照回家
福建漳州现大型蚂蚁雕塑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