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海外华人被“模范”标签捆住手脚
在海外,华人一贯被视为“模范少数族裔”(model minority)。这主要出于三方面的原因。第一,华人社群总体上较为安分守己,不惹事不张扬,不会给社会治安带来麻烦;第二,华人家教严格,小孩大多成绩优异;第三,华人很多从事实业工作或投资,经营饭馆、开店、购置房产,经济状况稳定。总而言之,就是一个词:消停。
将“消停”作为评价一个民族的正面指标,透着一丝苦涩滋味。更有批评者指出,其实“模范少数族裔”并不是一项评价,而是一种期冀,它暗示着西方社会是打心眼里希望华人“本分”、“不惹事”的。通过极力推崇华人温和低调的民族性,西方社会得以掩盖盛行了几百年的“黄祸”思维方式,亦即对东方文化侵略西方文化的心理恐惧。
没有什么比生活在西方国家的华人移民对“模范”这个标签有着更为深切的体会。我近期采访过的几位瑞士华人的经历便很说明问题。一位40多岁的大姐,山西人,已在瑞士生活十余年,一直在日内瓦经营着一家小小的中餐馆。当初她也曾尝试找一份朝九晚五工作,但屡屡碰壁。
瑞士排外是有名的,但在她看来,华人在此立足尤其艰难,一位雇主甚至直接建议她:去开个餐馆岂不更好?而一位当年随父母移民来瑞士的华人学生也给我讲述了他为融入当地生活而付出的艰苦努力。在他看来,语言和文化的差异都不是主要的问题,最让他困扰的是,一旦他稍显张扬,“破坏了”华人群体的所谓“本分”的形象,身边的人便会投来异样的目光。我的一位研究移民问题的同事对我说,尽管时移世易,但西方人将亚洲人(尤其是东亚人)视为自己文明隐藏的“破坏者”的思维惯性,其实并没有得到根本上的改变?!凹热晃薹ǜ谋溲侵奕说某钥嗄屠?,那就一定要让他们保持安分守己。”
耐人寻味的是,我的采访对象中还颇有一些人对“模范少数族裔”的标签感到心满意足。是啊,从小到大,我们都被要求向模范人物学习,现在自己也成了模范,何乐而不为呢?但我想,“模范”这一标签背后所隐藏的一代代华人移民难以言说的复杂情结,或许正是我们理解中西方文化交流冲突过程的一个有价值的切入口。我们喜欢成为模范,也对别人为我们贴上“模范”标签见怪不怪。但在异国他乡成为模范,是否也限制了我们自身的发展呢?
□常江(文化学者)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海外华人 模范 标签 模范少数族裔


国家图书馆带读者亲近《四库全书》
流光溢彩庆新年
元旦观花灯
冰雕高手献技哈尔滨国际组合冰冰雕比赛
元旦小长假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1.33亿人次
新疆举行首届禾木国际泼雪节
世界各地迎新年
英国利物浦多层停车场起火 汽车被烧成空壳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