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拿国际法遮羞的政治闹剧该结束了
靠模糊标准、双重标准来谋求私利最大化的西方国家,举着国际法而行违法之实,其危害是明显的
7月6日英国公布的伊拉克战争调查报告,涵盖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决定、战争准备以及战后计划等各方面。值得关注的是,尽管民众关于伊战是否正当的追问始终不断,关于战争的定性,这份酝酿7年、长达260万字的报告竟然没有给出明确说法。从中,人们不难看到当今国际关系存在的某种现实。
对伊拉克战争的反思,在英美两国早已兴起。但令人遗憾的是,那些战略人士鲜有介意战争性质的。他们中不乏为“伊拉克战争浪费了冷战留给美国的一手好牌”而叹息的人,至于问题的根子出在哪里,他们没什么兴趣面对。
伊拉克战争究竟是什么性质?在这个问题上,国际社会早有共识。这是一场绕开联合国、以单边军事行动颠覆一个主权国家政权的战争,即非法战争,是非正义的。此番英国相关报告出炉后,《卫报》发表的评论文章明确写道:伊拉克战争的理论底色是罔顾国际法、挖空国际机构,这种理论不需要墓志铭,而应被彻底遗弃在伊拉克的沙漠中。
虽然西方国家比任何人都喜欢把国际法挂在嘴边,但是,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他们看待国际法,总是对人而不对己,且每每玩弄法律于股掌之上——将“非法”尊为“合法”,将“合法”抹黑为“非法”,总之就是混淆视听的伎俩!
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2013年底以来的乌克兰危机,实质上是西方同俄罗斯之间的战略较量?;毓耸绿萁恼雎雎?,西方俨然把国际法当成了对俄罗斯展开舆论攻击的一把匕首,而施用国际法时必须考量的是非曲直、历史经纬,却并不在他们的视野里。难怪俄罗斯总统普京就此回应道:“他们竟然还记得有国际法存在?好吧,晚一些知道总比不知道好……”
近一段时间以来,菲律宾单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也是美国等西方国家故伎重施的例子。它们在国际舞台上试图靠提高分贝来颠倒黑白,把“违反国际法”的莫须有罪名安在中国头上。
这场政治闹剧的本质昭然于世。菲方诉求的实质是领土和海洋划界问题,中菲早已选择谈判协商作为解决相关争议的唯一方式。领土问题不属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调整范围,中国也早已于2006年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298条有关规定将海洋划界争议排除适用强制争端解决程序。中国从一开始就表明不参与、不接受仲裁,更不会承认裁决,这完全符合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是尊重国际法、维护《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完整性和权威性的行为。菲律宾违背“禁止反言”原则,单方面提起南海仲裁案,仲裁庭违法扩权、滥权,才是真正违背国际法之举。
菲律宾南海仲裁案背后的法理逻辑如此清楚,为何向来以“国际法官”自居的美国却在装糊涂?答案很简单,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从提起到推进的每一步,都是美国为维持自身在亚太地区主导地位而给中国精心设计的一个“局”,以国际法名义抹黑中国形象、挑拨中国同邻国关系恰是其预设目标之一。
在海洋问题上,美国如果真的关心国际法治,为何自己“研究”《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几十年了还不愿意加入?自己不加入公约,也不敬重国际法,又有什么资格对别人指手画脚?“尼加拉瓜诉美国案”是另一个典型案例——美国挑战国际法规则、拒不执行国际法院判决的行为,以对国际法“合则用、不合则弃”的态度充分暴露了其虚伪性。如果国际法对美国利益有利,美国就高高祭起这面大旗,而如果可能约束了美国的行为,那么不管其多么正确,美国也会踩在脚下置之不理。
从13年前的伊拉克战争到今天的南海仲裁案,一条共同的启示在于,靠模糊标准、双重标准来谋求私利最大化的西方国家,举着国际法而行违法之实,其危害是明显的——搅乱地区秩序,损害人民利益。与此形成反差的是,当下中国面对南海仲裁案坚持原则、据理力争,正是真正维护国际法治的担当之举。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国际法 伊拉克战争


国家图书馆带读者亲近《四库全书》
流光溢彩庆新年
元旦观花灯
冰雕高手献技哈尔滨国际组合冰冰雕比赛
元旦小长假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1.33亿人次
新疆举行首届禾木国际泼雪节
世界各地迎新年
英国利物浦多层停车场起火 汽车被烧成空壳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