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健康识堂健康识堂
学会这6招 就能有效防止“空调病”

外热内冷,这可不是在形容人的个性,而是夏天室内外温度的真实写照。炙热的暑气把人逼到空调房内,室内外温差大,就像季节交替忽冷忽热,容易引发一系列“空调病”。
台湾台北振兴复健医学中心健康检查科主任林雨亭指出,夏天从外面进入室内,尤其当室内外温差超过5℃时,脑血管从扩张状态急速收缩,最容易头痛。由冷入热,若身体中枢无法正常调节,会出现中暑、嗓子疼、鼻塞等风热感冒症状。在空调房内待的时间过长,还容易导致皮肤干燥、发痒等问题,特别是患有慢性皮肤病的人,对温度变化相当敏感。下面教大家6招,能有效防止“空调病”。
第1招:分段进出室内外。带着一身热气进入空调房,由于热胀冷缩,极易导致头疼、心脏病甚至中风。建议采取分段进出法:在室内先待3~5分钟,然后走出室外到阴凉处待几分钟,扭扭腰、伸展下身体后再进入室内,反复2~3次,等身体较能适应室内低温,就可留在空调房内了。这种方法特别适合中老年人,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第2招:控制温差和湿度。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同样重要。老年人身体代谢减缓,血液循环较差。关节对温度、湿度的变化很敏感,不应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内。室内湿度过大,还容易诱发过敏,这时最好能开启空调除湿功能。建议室内外温差最好不要超3℃~5℃,室内湿度保持在60%左右,温度在25℃~26℃之间。
第3招:多喝温水。经常待在空调房内,容易导致水分流失,造成鼻腔和黏膜过干,甚至引发支气管炎。所以需要多补充水分,水温不宜过冷或过热,35℃~40℃的温水是最佳选择。
第4招:保湿工作不可少。台湾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陈衍良强调,长期受冷气侵袭,肌肤容易干皱,影响光泽和弹性。严重时,皮肤还会发痒、起疹子。除了多补充水分,身体也要经常保湿。夏天容易出油、出汗,建议使用清爽型乳液,既不容易堵塞毛孔,还有利于排汗。洗澡后,趁身体含水量较高时涂上一层乳液,让水分留在皮肤底下,让肌肤“喝饱水”。
除了呵护身体,环境也得保湿。随时放一杯水在身旁或适度栽种植物,也能增加环境湿度。而且,植物能减少二氧化碳浓度,起到调节空气的功能。
第5招:给眼睛一点温暖。眼睛干涩是一种常见的“空调病”,特别好发于戴隐形眼镜或有慢性结膜炎的人。结膜是一层透明的薄黏膜,当缺乏维生素A、喝酒、吸烟、空气污染时,都会出现结膜干燥症状。在空调房内除了适度滴眼药水外,不妨拿条温毛巾敷眼,给眼睛一点温暖,有助于减缓症状、消除视疲劳。平时还可适度补充维生素A,多吃柠檬、葡萄、蔬菜、鱼、鸡蛋等,能改善眼干等不适。
第6招:保持放松,调整呼吸。传统中医认为,温度与人的情绪息息相关。太热,体内生燥火,情绪变得不安、暴躁易怒;过冷,身体易被寒湿侵袭,人也容易拘谨退缩、放不开。所以当从高温的室外进入空调房,温度转化的同时,情绪也会跟着波动。要学会养成放松、调息的习惯。静下心来工作,呼吸保持细慢长匀,可使体内充满温暖之气,从而抵御寒邪入侵。
编辑:赵彦
关键词:空调病 防止空调病方法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