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两学一做”系列:解码习近平的传统文化情结
从传统文化中提取民族复兴的“精神之钙”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经过无数仁人志士的砥砺前行、艰苦奋斗,中华民族站到了伟大复兴的历史前夜。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毕敖?013年11月26日在山东考察时指出。
传统文化已深深烙入中华民族的基因,在民族血液中流淌,优秀文化正在为民族复兴提供精神滋养,补足“精神之钙”。
习近平就宣传阐释中国特色,增强“四个自信”提出了“四个讲清楚”的明确要求,“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
在“四个讲清楚”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与时代特色结合,通过现代化的传播手段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民众心里落地生根,民族复兴才有文化的坚实支撑。
用生生不息的中国智慧贡献人类发展
“我们的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p>
习近平对当今人类难题给出的中国答案是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观念蕴含着“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习近平2014年5月15日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中就指出,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深深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经验也向世界充分表明,中华文化是爱好和平的,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中国发展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而不是挑战。
世事维艰,有文则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深厚、历久弥新,华夏文明与时俱进、生生不息。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养分已深深浸润于执政党的血脉中,习近平的执政风格也体现出独特的中国气派,彰显出深厚的文化积淀。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习近平 传统文化


布达佩斯至长沙中欧班列回程线路开通
开罗民众烛光悼念恐袭遇难者
英国皇家卫队换岗仪式现海军 系400年来首次
全国新闻战线“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主题采访活动在中
白宫新装迎圣诞
古巴市政选举开始投票
第54届金马奖最佳男女主角揭晓
双层圣诞旋转木马亮相重庆市中心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