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纪念作为知识分子的杨绛
杨绛写的是大历史,写法却极其个人化。借用钱锺书的说法,杨绛写的是“大背景的小点缀,大故事的小穿插”。但是后人要想理解历史,恰恰离不开这些小点缀、小穿插。
杨绛先生去世,朋友圈刷屏。有人说,突然间好像每个人都跟杨绛先生很熟。有人说,这样的嘈杂,杨绛不会喜欢。而最令人气愤的,莫过于几段与杨绛无干、冒用她的名义的鸡汤话大肆流传。
我们早已习惯纪念名人,却忘了如何纪念一个知识分子。我们知道如何歌颂一段传奇爱情,如何把格言做成图片供人转发,却不知道该如何评价一个认真读书、思考、写字的人。
杨绛的身份是多重的,作家、翻译家、研究员,以及“钱锺书的妻子”。公众对逝去名人的纪念,本就各取一瓢饮。通俗地说,每个名人都注定“被消费”。处世平淡如杨绛者,即使对此感到不快,谅也不会深责。为一个知识分子找到合适的位置,与其说是公众的责任,不如说是其他知识分子的责任。
在我们这个社会中,知识分子地位的尴尬并不是新鲜事,也无须埋怨商业大潮对知识尊严的侵蚀。杨绛最重要的两部原创作品《洗澡》和《干校六记》,写的就是知识分子艰难适应新环境的历史。从杨绛记录的年代开始,直到今天,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令人感怀深切。
孟子说“知人论世”,谈论知识分子更不能离开特定的时代背景。虽然杨绛常说自己只在“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但她的身上和笔下早已烙刻上深深的时代底色。
知识分子之所以有被纪念的必要,是因为我们相信知识的力量。用体力劳动改造知识分子的尝试,早已宣告失败。正在重新赢得共识的信念是,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超越思考、自由发言,对整个社会的安全运转是必不可少的。
杨绛写的是大历史,写法却极其个人化。借用钱锺书的说法,杨绛写的是“大背景的小点缀,大故事的小穿插”。但是后人要想理解历史,恰恰离不开这些小点缀、小穿插。因为历史从来不止是数据统计和大事记,人的感受与情感才是历史的血肉。
有人责怪杨绛没有利用自己晚年的身份,更直接有力地“推动社会进步”。杨绛确实很少有金刚怒目的时候,这与她恬淡避世的性情有关。但首先要知道,杨绛从未放弃对社会的关心之责,比如以全家三人的名义,将1000多万元的稿费和版税捐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学金,以资助困难学生。
还要知道,知识分子并非活动家,知识分子和每个人一样,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杨绛之为杨绛,并没有妨碍他人成为自己。每个人不能因为自己的立场、观点而苛责别人应当去成为某种人,更不能以此作为评价一个知识分子的标准。
在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杨绛早已成为一道文化景观,然而景观往往遮蔽真义。如果粗暴地将杨绛简化成一个标签、一个传奇,那是对知识尊严的亵渎。斯人已逝,有必要以知识分子的身份纪念这位百岁老人。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杨绛 去世 钱钟书


“科学突破奖”获奖科学家举行学术报告会
美加州南部突发林火
西成高铁今日开通 动车组列车整装待发
五光十色夜未央 缤彩纷呈灯光节
直击中俄反恐特战精英直升机索降现场
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告 缅怀先人祭奠亡灵
印尼阿贡火山持续喷发 火山灰覆盖地面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