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纵议 纵议
英国“脱欧”注定一直纠结
英国“脱欧”公投最可能的结果显示英国“不退欧”,但该话题仍隔三差五被热炒。
据新京报报道,随着英国“脱欧”全民公投日期将近,随着上月中旬公投拉票活动开启,相关辩论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因英国“脱欧”公投可能引发经济等方面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近期英国首相卡梅伦强调,“这是一次公投,不是闹着玩”;而G7财长就该问题进行了磋商。
眼下,民调对“脱欧”问题呈现出纷纭杂乱的结果:ORB电话民调显示,在英国“留欧”民意领先达15个百分点之多,而TNS网络民调则显示,“退欧”民意领先3个百分点。有分析指出,几家民调给出电话调查留欧派占优、网络调查脱欧派居强的结果,表明在英国,年纪较大的人偏向于“维持现状”,而年轻人则倾向于希望有所改变。
对卡梅伦而言,纠结又何尝没有?一方面,他是此次“脱欧”公投的重要推动者,没有他的“网开一面”,公投就不可能举行;另一方面,他又公开主张英国应继续留在欧盟,并多次在不同场合对脱欧派口诛笔伐。
在历史上,英国有着悠久的“光荣孤立”历史,所谓“光荣孤立”,指的是既保持对欧陆的影响力,又避免直接成为欧陆的一部分,这在日不落帝国时代以“帮助欧陆老二打老大”的“英国规矩”名噪一时。二战后,其“光荣孤立”被精心修改后以“美国在欧洲代言人”的新面目出现,并为英国带来可观的收益。
正因该“光荣传统”,对于欧洲一体化,英国朝野绝大多数人都抱持高度实用主义的态度,即希望从中获得尽可能多的好处,又期待尽量避免承担一体化的义务。一言以蔽之,英国最希望的是以“特殊成员”身份留在欧盟内。正是秉持这种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逻辑,卡梅伦才会既极力促成公投,又竭力避免脱欧派在公投中获胜,而民调受访者也表现纠结。
如果不出现特别变故,这种纠结将持续到公投当天,并表现在公投结果及公投后的英国民意反应中。很大的一种可能,是公投结果仍然显示英国“不退欧”,但“退欧”话题仍会隔三差五被英国公众、党派和政府炒热——尤其在欧盟讨论一些涉及共同利益分配、共同风险承担或需要各成员国“乐善好施”问题时。
随着“恐怖门”、“难民门”、“欧债危机门”等一系列挑战欧洲一体化原则、考验欧盟成员国同甘共苦意愿的危机不断爆发,“一体化”在欧陆本身已不再是“政治正确”,在一贯弥漫着“光荣孤立”和“欧洲怀疑论”空气的英国更是如此,不论公投结果如何,这种空气都会成为英国的“欧洲前途”的重要不确定因素。对于英国的“闹特殊性”,许多欧陆国家也越来越“不感冒”,而若英国公投结果对其而言不理想,或英国人在公投后继续借题发挥,那这种“不感冒”的发酵,会令英国和欧陆间的感情出现更多变数。
□王赞化(学者)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英国“脱欧”公投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