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唤醒“财商”可从校园教育起步
提高国民的金融素质,担子很重、任务很有价值,离不开有担当的金融企业为公益事业注入更多教育的能量。
何为“财商”?简单说,就是现代人的理财能力。有论者称“财商”是继智商、情商之后,最重要的生存技能。年轻一代的财商如何,财商教育是否应当加强,是各界关注的热点议题。日前发布的《中国青年财商认知与行为调查报告》,用数据展示了“90后大学生”的财商特征,出人意料的是,这一群体对提升财商素养的需求非常迫切。
这份由清华大学、蚂蚁金服、清研智库三方合作完成的公益性调查报告,揭示出“财商教育”面对的一些基本状况。比如,大学生群体旺盛的理财需求,与此形成矛盾的风险意识与专业化培训的匮乏,互联网金融意识的增强与若干财富误区的存在,及消费习惯的不成熟、“成人化”“社会化”等。提高他们对金融产品的甄别能力,迫切需要从校园教育起步。
花钱大手大脚、寅吃卯粮,甚至透支信用卡数十万元,这些见诸报端的大学生理财案例,很多人都不陌生。生活水平的提高,让不少大学生拥有了理财的能力,但却没有获得理财所需的技能。如果说“财商”的不足,在学生阶段最多影响还款的迟早,问题还不算太大,可是假以时日累积下去,就会逐步影响未来的决策,造成买房、购车、炒股等“大事”的非理性。
一个人的投资成败,顶多关乎家庭的幸福度;而一个群体的理财观念,将会关系到社会整体的财富增值能力。相比其他领域的技能,财经知识专业性强,而且书本理论离实际操作还有不小距离。这就要求我们的“财商教育”一方面要趁早抓起,从学校的公共课、选修课开始着力;另一方面也要务实引导,不能单纯讲些数理模型,空谈道理。尝试通过财经企业的校园行、实习、理财大赛,趣味性、实战性是提高校园“财商”的切实路径。
当然,物极必反,强调理财能力绝不等于灌输“唯利是图”的价值观?;醣抑皇巧畹囊徊糠?,不能过分夸大理财对人生的作用。校园教育针对的是人生观刚刚形成的年轻人,教会他们识别K线图、组合投资的同时,也要教会他们树立投资者法治意识、风险意识,在自己和家人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财商”的培养,可以增进全社会的活力与福祉,同样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关心与支持,需要学校、企业、家庭多方面来努力形成合力。提高国民的金融素质,担子很重、任务很有价值,离不开有担当的金融企业,适度放缓疾行的脚步,为公益事业注入更多教育的能量。假以时日,这些渐进式的校园教育“输入”,必将生成更为理性的投资客,也必将唤醒更加稳健的公民心。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财商 金融素质 公益事业 教育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