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锐·评论锐·评论
约车平台要有风险防范前置意识
深圳一女子搭滴滴顺风车遭抢劫遇害的消息备受网民关注。加上此前武汉、北京、广州等地先后被曝光的网络约车司机侵害女乘客案例,人们对其潜在风险的担忧越来越重。相比于传统的“打的”,网络约车至少在乘坐舒适度和车费成本等方面给乘客提供了更具性价比的选择,但接连发生的侵害事件,总会让人心里不踏实。上个月,上海不就出现过一起只因约车司机未按导航线路行驶即被女乘客怀疑图谋不轨的误会么?深圳事件发生后,有人总结了搭乘网约车的若干提示,但反思这些事故,不能只要求乘客“多个心眼儿”,平台方也应该强化责任,尽量将风险防范前置。
过去几年里,从本土的滴滴、神州,到外来的优步,适应移动终端的普及和民众对于便捷出行的需求,国内的网络约车平台市场如雨后春笋,特别是在一些大中城市,已然成为一些人的出行首选。仅以号称占据了80%市场的滴滴为例,其官方宣称的2015年全平台订单量就已达到14.3亿,注册用户突破2.5亿。在打开市场、抢夺司机和用户的过程中,很多平台不惜打起旷日持久的价格战,虽然客观上给使用者带来了实惠,却掩盖了一系列问题。比如,乘客会不时碰到实际车型与系统显示车辆不符、部分司机不识路,还陆续出现司机偷拍女乘客、被投诉后威胁乘客、给一星评价后辱骂乘客等现象,不仅影响服务质量,还牵涉到乘客人身、财产安全,如此等等,警示着网络约车平台不能在资本的催动下只盯着用户和流量数字,还应该意识到野蛮生长背后的监管责任。
对深圳女乘客被害事件,滴滴方面已明确绝不推诿平台责任,尽全力做好善后。然而,本着对将来每一位乘客安全负责的态度,任何约车平台都应该从中得到借鉴,加强事前防范,而不能单靠事后补救。就目前通行的处置方式来看,部分平台更多是依赖于乘客的投诉,多采取封禁司机、赔偿乘客等办法解决。这对一些涉及车费的经济纠纷似乎问题不大,而一旦关系到乘客人身安危,难免会“为时已晚”。我们经??吹?,一些事故发生后,平台方会第一时间强调司机的身份信息真假以及是否通过审核等,却忽略了进一步要解释的问题:是否司机通过了审核就代表万事大吉,就可以一劳永逸?
有鉴于市场扩大后司机数量急剧增加的现实,要尽量避免别有用心者浑水摸鱼,每个约车平台都应该从维护乘客安全的角度出发,把风险防范机制尽可能前移,为乘客提供更放心的服务。比如,在严格审核机制的同时,是否可以考虑在对司机日常管理上引入抽查机制?是否能借鉴传统出租车的一些管理方式,加大对司机的面对面审核和培训力度?在国外,围绕包括司机资质审查等在内的有关网络约车的争议也一直存在。如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已经出台法案,强调网络约车平台的前科调查义务,并对具有相关前科申请人设定了准入禁止。那么,在我国相关规范出台之前,网络约车平台为何不参照相关经验,主动承担起平台应有的监管责任?
作为共享经济的一种,网络约车有利于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但同样需要以安全为前提。探讨网络约车平台的风险处置机制,无意用它来与传统出租车行业比较优劣,更不是用来否定其存在的合理性。虽然比起数十亿的订单量和1330万名滴滴司机数,侵害乘客人身安全的事件是少数中的少数,但若着眼于长远,平台越是发展壮大,越是应该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对潜在的风险提高警惕,尽可能地预先排除。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滴滴顺风车 网络约车 神州 优步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