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800年前福建南宋古沉船"华光礁I号"文物南京展出
800年前福建南宋古沉船“华光礁I号”特展24日在南京博物院开展。百余件文物粗略勾勒出古沉船“真面目”。
南京博物院副院长王奇志介绍说,“华光礁I号”沉船遗址的水下考古发掘,是中国第一次大规模远海水下考古,“出水”了沉船和近万件陶瓷器物。这些珍贵文物和南海众多沉船遗物,是沿“海上丝绸之路”线状分布的遗珍,是古代中国海外贸易的见证。
即便曾“深躺”海下,这些文物至今仍“光彩照人”。在淡淡灯光下,古船载有的青釉花卉纹碗纹路走向清晰,折射出青釉特有的油质光感。展出的罐碟类保存十分完好。
“华光礁I号”南宋沉船遗址,位于海南省西沙群岛华光礁环礁内侧,1996年由渔民偶然发现。经过数轮水下考古调查、水下发掘,这艘古商船“重见天日”。
当日,海南省博物馆馆长、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丘刚在南京描绘“华光礁I号”的“样貌”:长20米,载重60吨至120吨,用松木、杉木、樟木制成,船侧板和壳板有5层至6层。风帆高涨,船行八面风。
他介绍说,船上的文物,数量较多的是瓷器,其来源地有江西景德镇,有福建地方窑口;从种类看,有生活用的碗、碟、盘、壶,有文房用的笔洗,还有女人用的粉盒。这些文物大小相套,包装成摞,堆积在船舱中。
丘刚说,据考证,“华光礁Ⅰ号”当时是从福建泉州港出发,船货均为南宋外销瓷,最终在西沙群岛沉没。这意味着,沉船行驶在向西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上,前往东南亚甚至更远的地方。
专家认为,“华光礁1号”古沉船遗址及出土文物,记载着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标志着中国人开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先河,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福建 南宋 古沉船 华光礁I号 文物 南京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