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喝茶工作室,同城空降服务同城附近喝茶网 ,qq官方月抛群入口,全国伴游大圈招聘全球高端私人定制社交平台

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叶小文:天人合一 知行合一

2016年04月07日 10:36 | 作者:叶小文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关键,是如何淬炼、积聚,使之蔚然成风,成为我们的民气民风民魂,成为我们时代的精气神

叶小文

叶小文

近日逛书店,看到地质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温家宝地质笔记》。共和国的总理,是如何在艰难困苦的磨砺中“玉汝于成”的,这本书有原始的记载。温家宝同志18个年头在地质系统工作留下的45个封皮陈旧的笔记本中,包涵着他对地质现象的观察和描绘,对地质工作的实践和认识,科学考察的经历和收获;也有他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人民疾苦的关切,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己的激励。

信手翻开那一页页影印下来的笔记,不禁肃然起敬、叹为观止。你看,那每一字、每一行、每一页,都一丝不苟、清秀工整、细致缜密。而且不是一页两页,是整整45本!从中可以看到,作者从青年到中年,一心一意埋头于地质工作,18载春夏秋冬,在西北高原的崇山峻岭奔走探寻,在荒野寒舍夜深人静时研修苦读。多少次风餐露宿的磨砺,却能吸天地之精华;多少回艰难困苦的淬炼,留下这一本本记录。

笔者不禁想起八个大字:“天人合一,知行合一?!薄疤烊撕弦弧钡母拍?,有宏大的气象,有实在的目标。最早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儒家思想家董仲舒发展为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和扩展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如《易经》所说,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不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

天高地远,难在务实。天荒地老,最忌空谈?!疤烊撕弦弧庇欣涤凇爸泻弦弧?。

16世纪初王守仁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爸保饕溉说闹堆е?、思想意念和道德意识;“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爸切械闹饕?,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彼环矫媲康鞯赖乱馐兜淖跃跣裕笕嗽谀谠诰裆舷鹿Ψ?;另一方面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炼,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进一步指出:“一切客观世界的辩证法的运动,都或先或后地能够反映到人的认识中来。社会实践中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是无穷的,人的认识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也是无穷的。根据于一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以从事于变革客观现实的实践,一次又一次地向前,人们对于客观现实的认识也就一次又一次地深化??凸巯质凳澜绲谋浠硕涝睹挥型杲?,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理。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p>

这是今天我们倡导的“知行合一”的真谛。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一次又一次地向前”,一代又一代地努力。强调实践,重在实干。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天人合一”要求经天纬地的胸怀和气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爸泻弦弧币蟛晃芳枘牙Э啵芏酚啦恢瓜?,“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关键,是如何淬炼、积聚,使之蔚然成风,成为我们的民气民风民魂,成为我们时代的精气神。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不妨一读《温家宝地质笔记》。作者说,“它们来自于神奇的大自然和艰巨的地质工作”,“梦里?;仄盍?,最忆荒野找矿时”。这不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吗?那一丝不苟、清秀工整的一行行、一页页笔记,可以说就是“天人合一”的记录。

作者说,它们“是我用双脚走出来的”,“我平静而从容地直面各种困难,一步一步地前行和攀登,从未退缩。我坚信,不畏艰难困苦的人,终会到达光辉的顶点?!闭獠痪褪恰爸泻弦弧钡木衤??那细致缜密的一本本文字,可以说正是“知行合一”的轨迹。

这本书有温度,你分明感觉到“自强不息”的君子之德,如一股热浪扑面而来。这本书有厚度,你分明感觉到“厚德载物”的浩然之气,以力拔千钧之势席地而去。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叶小文 天人合一 知行合一 民气 民风 民魂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