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策论 策论
零首付留人,不如转型升级靠得住
3月23日,在博鳌亚洲论坛振兴东北的分论坛上,沈阳市市长潘利国告诉媒体,目前沈阳正在探讨以大学生家庭为单位,让学生父母用公积金帮其付购房首付,从而实现大学生“零首付”。其实,这一政策计划对毕业未超过5年的高校、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在沈阳购买商品房的,给予住房公积金政策支持,并实行“零首付”政策,最高贷款额度为单方60万元、双方80万元。外界解读这一政策设想是要大学生家庭为房地产去库存作贡献,而潘利国解释说,沈阳的房地产库存只有15个月,在全国不算高,大学生买房“零首付”设想是为了留住人。
零首付
不管是为了留住人还是去库存,首先要看该政策设想的可行性如何。而买房这件事,可行性其实就一个字:钱。对一部分已有一定经济能力并考虑买房的大学生家庭来说,父母的公积金能助子女一臂之力,确实是一件好事。但是,对积蓄不足、没有能力买房的家庭,公积金就帮不上多少忙了。
让大学生父母为孩子付首付,是因为大学生没有积蓄。没有积蓄的大学生,爹妈付了首付以后,怎么付月供?工资除了日常生活支出后够不够付月供?据沈阳市人社局发布的统计报告,2015年上半年沈阳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3557元。按此估算,入职不久的大学生的工资不会太高,每月的房屋按揭对他们将是一个不小的压力。另一个问题是,大学生的父母,如果买得起房子的,恐怕公积金已经用于买房了,准备用公积金给自己买房的,如果用于给子女付首付,自己就暂时买不了房了。而且,公积金连续存缴三个月就可以用来付首付,数额比较低,首付越低,月供越大。购房合同一签,开发商是去了库存了,库存压力转移到大学生家庭头上了。政府这个设想可以不考虑购房以后的月供压力,但大学生家庭不可能不考虑,一考虑,还会签约吗?总之,一个家庭的购买力就那么大,父母自己买房还是给子女买房,对去库存来说没有什么区别。
如果政府是想留人,那么最好的办法不是让大学生买房,而是帮助他们就业、创业,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改善创业环境。创业也是要钱的——投资。首付买房后就要月供,创业投资恐怕暂时别想了。而且大学毕业四五年,就要考虑结婚成家了。如果有了孩子,家庭开支更大,收入不高的小家庭每个月都要为付月供发愁——用房子把人拴住,拴住一群房奴,有意义吗?有买房能力和打算的,他自己就留在沈阳了。
沈阳是老工业基地,结构性产能过剩比较严重,特别是早些年装备制造业高速发展,积累了大量产能,这个“产能”就包括从业人员。去产能多少会在一个时期内影响这一部分家庭的收入,至少这部分家庭的购房能力是很有限的。想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根本出路是调整产业结构,通过转型升级来创造就业机会,增加收入。市民的购买力强了,房子就不愁卖了。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首付 大学生 买房 家庭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