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评论 评论
慈善法草案:让善言善行成为一种气质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慈善事业。早在2002年他在福建工作时就指出,要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同时,普及慈善意识,传播慈善文化,弘扬优良传统美德,通过广泛开展慈善活动,聚集广大群众广泛参与,推进社会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准的提高。在浙江担任省委书记时,习近平在浙江慈善大会上强调,慈善事业是惠及社会大众的事业,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的道德实践,慈善事业在促进社会和谐中的作用日益显现。
2015年10月20日,习近平在英国议会发表讲话时,满怀深情地提到了以个人身份来华开展“为和平行走”徒步中国活动的英国内政部国务大臣、枢密院顾问官麦克?贝茨勋爵。去年是首届中英文化交流年,也是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贝茨勋爵和夫人从北京出发,途经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5省市,历时71天,总行程1701公里,期间所有费用均由他们自己承担,而沿途募集的50多万元善款全部捐赠给了中国红十字会慈善项目。在如此重要的场合,习近平专门提到贝茨勋爵,笔者认为,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徒步行走,而是通过徒步行走所表现出的善行大爱和示范效应。
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是调动社会资源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对于促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民族之间的和谐发展,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最终实现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习近平3月4日下午参加政协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讨论时,希望广大民营企业要积极投身光彩事业和公益慈善事业,致富思源,义利兼顾,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总书记提出如是要求,也是希望民营企业能以自己的爱心和善行,提升自身的社会价值,身体力行地汇聚到建设美丽中国的洪流中去。
我们欣喜地看到,近年来,中国的慈善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2006年,中国全社会的慈善捐赠总额是100亿人民币,到了2014年这个数字扩大到了1000亿人民币,很多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开始积极投身慈善事业,回馈社会,经常参加慈善活动的志愿者,全国有6500多万人,他们代表着我们国家文明的提升。
编辑:秦云
关键词:慈善法草案 慈善事业 善言善行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