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本网特稿 本网特稿
学术“大咖”们的烦恼
社科界委员热议改革创新科研管理
除了报销,他认为,现在一些社会科学的课题都沦为政绩工程,单位只看你拿到多少国家级、省部级项目,然后再加倍奖励。这样致使有些学科每年经费都很多,但有的真正需要常做调查的学科,恰恰又没钱。
对张蕴岭的观点,李捷委员频频点头。他所在的求是杂志社就面临着尴尬。这次,中央推行事业单位的公车改革,基本是参照机关单位。但专业技术职称如何往行政级别上套,让李捷头疼了一把。请教人社部,回答是根据单位自己情况定,“我们没办法,就自己拟了一个报上去,不知能不能通过?!?/p>
李捷认为,现行的科研制度管理总体建立在防范和“卡”的基础上?!拔以蕹啥怨僭币ā?,因为他们手里有行政权力,需要制约;但搞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分子有什么权力?当然,我们要辅之以诚信制度体系。如果哪位学者出现公款私用,巧立名目,就降低他的信用度?!?/p>
对于科研管理这个词,刘白驹委员是有些想法的?!熬褪墙饩隹蒲腥嗽痹诰鸦蚱渌侍馍系睦Щ舐?。”他再三斟酌,觉得换成 “科研服务”或“科研辅助”好一些。 他回顾,30年来,我国不乏很多好的经验做法。例如对某些人文学科来说,项目完成或接近完成后再资助更适合。
除了找发票、算钱外,现在科研人员的很多时间都用在给自己攒分、为别人打分上,因为考核体系如此。“这样评价不科学。哪个学者优秀、哪部著作好,通过学术研究中的评价和同行专家的使用和传播,大家心里很清楚。”
刘白驹认为,现在的评价体系还有一些误区,例如请外行进行综合性评价。从管理学理论来看,离被评价的对象越远越公正。但是搞社会学的评不了法学,法学也看不懂社会学,往往没法打分。
此外,王子豪、侯欣一、饶戈平等委员纷纷发言,就“明确智力报偿;鼓励政府、企事业单位购买科研成果,发挥社会科学服务决策、服务社会的作用;针对不同性质的研究工作,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采取不同的资助办法;加强科研经费绩效考核,提高科研成果质量……”等话题提出建议。他们认为,应该尊重科研和学术规律,还科研和学术本来面目。
编辑:孙莉姗
关键词:两会 哲学社科领域 科研经费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