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34年9533元工资”令农村教育蒙羞
丁学玉,河南省鲁山县磙子营乡人,68岁,曾是一名从事教育工作34年的乡村教师。然而,由于民师指标莫名“丢失”,其从教资格始终无法得到正规确认,直到2003年底被迫离开讲台,而早在1982年就被莫名“辞退”。从1970年初到2003年底,丁学玉教了34年书,一共只拿到9533元工资。(2月27日《华商报》)
做了34年代课教师,总共工资才9533元,还不及现今白领的一个月工资,丁学玉的教学经历,令人心痛。至于他的“民办”指标是如何丢失的,是谁夺走了其“转公”的机会,相信当地有关部门会查个水落石出,并给其一个明白的交代。然而,丁学玉的遭遇,仅是代课教师群体的一个缩影,代课教师的现实困境,更值得人们关注。
代课教师,说穿了就是临时工,教育部早就明文规定“清退和取消代课教师”??杉?,如今的代课教师,已经成为一个不被国家承认、不受法律?;さ睦投禾?。问题是,清退和取消代课教师,已经执行了好多年,但始终“清而不退”,各地均走进了“清退、聘用,再清退、再聘用”的怪圈。根据调查测算,目前全国仍有代课教师20多万人,主要集中在农村中小学及幼儿园??梢运担谓淌φ飧鲛限蔚睦投禾?,像割不完的韭菜一样,在广褒的农村大地上疯狂地生长。
代课教师虽然对农村教育贡献很大,但由于他们属于地方用工行为,财政不予保障。尽管国家执行了“代转公”政策,逐渐清退和取消代课教师,但各省空余编制很少,很多地方甚至已经超编,代课教师的编制问题很难解决。他们的月薪,多的只有几百元,少的才百十元,劳动缺少体面,生活举步维艰。特别是,他们大都招之即来,挥之即去,随时均有被清退的可能,权益得不到保障,甚至人格得不到尊重。
可见,代课教师的工作、生活状况令人堪忧,他们成了乡村教师队伍中真正的弱势群体。然而,只有他们才愿意扎根偏僻贫困的农村,承受着工作、生活待遇严重偏低的艰辛;他们在平瘠的土壤上辛勤地耕耘,撑起了农村教育的一片天地。有的代课教师像宋玉兰一样,虽然一干几十年,且教学出色 把最美好的时光交给了农村教育事业,却看不到“代转公”的希望。
特别是,代课教师工作34年,总工资仅9533元,令农村教育蒙羞。既然代课教师“清而不退”,既然农村教育事业离不开代课教师,那么国家和地方就该承认这一劳动群体的存在。换言之,代课教师理应受到社会和公众的尊重,他们的合法权益,理应得到更好的保障,他们的生存状况,理应得到更多的关注。各地教育部门,要妥善处理代课教师的去留问题,落实相关待遇,给予必要的关爱。特别是,要改变农村贫困地区教育面貌,留住农村贫困地区教师,让代课教师体面劳动,相关制度设计应考虑得更加周到。(汪昌莲)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丁学玉“34年9533元工资” 农村教育 代课教师


苹果公司举行新产品发布会
澳科学家量子数据存储研究取得进展
“金鸡百花画影人”全国美术作品展在呼和浩特开展
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会议在秘鲁利马举行
世界移动通信大会美洲展在美国旧金山开幕
第72届联合国大会开幕
云南风 民族情——云南省政协特聘艺术家优秀书画作品
科学家破解恒星爆炸之谜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