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鼓励合葬应“先说断,后不乱”
日前,发改委、财政部、国土部等九部门出台了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其中,“鼓励家庭成员采用合葬方式提高单个墓位使用率”的说法,引发热议。对此,公众怎么看?“京报调查”结果显示63.4%的受访者赞成“家人合葬”?;褂?4.2%的受访者担心,地方政府在执行过程中“荒腔走板”、野蛮推进,将“倡议”变为“必须”。(2月27日《新京报》)
鼓励家庭成员合葬,这恐怕是相关部门从官方角度首次提出,其目的在于提高单个墓位使用率,这其实是在现实考量的。民政部去年3月发布的《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指出,全国人口每年死亡约800万,并还在随老龄化程度提高呈逐年增长趋势;按2010年死亡人口数量推算,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现有的墓穴只够使用6年,大部分省市的墓穴将在10年内用完。墓地紧张这一现状,确实有必要鼓励家庭成员合葬。
家庭成员合葬,除可提高单个墓位使用率,还可缓解“死不起”与“葬不起”。正因墓穴不够用,近年来许多地方的公墓价格远超房价,甚至滋生出部分“炒墓者”,由此也衍生出“抢墓潮”与“囤墓潮”。如果上了年纪的人不再追求在身后占有一个越大越好、越豪华越好的墓穴,反倾向于与已故亲人合葬,那么就不需要花费大量资金,浪费大量资源。在缓解墓穴紧张的同时,也是在给自己及子女减轻丧葬负担。
由此观之,鼓励家庭成员合葬的好处显而易见,众多老百姓可能也会接受。比如香港特区的一份调查就显示,当地市民对与亲属合葬(即将骨灰加放于亲属龛位),有52%受访者表示愿意死后将骨灰放入其他亲人的骨灰龛内;同样,亦有51%受访者表示愿意让其他亲人的骨灰加放于自己的骨灰龛位内。不过,能否合葬却是一个现实问题。比如公墓是否建有适合合葬的墓穴,管理者会否就单个墓位的合葬重复收费?
要鼓励家庭成员合葬,一方面,需要公墓经营管理者建设可以合葬的墓穴,这种墓穴应比单人骨灰安葬穴大一点、高一点,可以往空中发展修成多层墓穴、楼式墓穴,这同样是一种节地型墓位。另一方面,也要出台公共墓地可以合葬的实施细则,比如合葬墓穴建多大,销售价格、管理服务价格基准线等,都要“先说断,后不乱”。如果老百姓选择与家人合葬,与单人独葬所花费的成本仍然差不多,谁心甘情愿呢?
当然,要鼓励老百姓采用家庭成员合葬方式,乃至于倡导将骨灰撒海、撒散,一方面,政府应将殡葬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类别,加大对殡葬事业的投资,减轻群众的丧葬负担,群众自然拥护节地型殡葬。另一方面,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自觉抵制丧葬陋习和封建迷信,切实践行移风易俗,带头火葬和生态安葬。(何勇海)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鼓励家人合葬 “家人合葬”


苹果公司举行新产品发布会
澳科学家量子数据存储研究取得进展
“金鸡百花画影人”全国美术作品展在呼和浩特开展
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会议在秘鲁利马举行
世界移动通信大会美洲展在美国旧金山开幕
第72届联合国大会开幕
云南风 民族情——云南省政协特聘艺术家优秀书画作品
科学家破解恒星爆炸之谜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