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拆了”还能保护什么记忆
拆还是不拆?这道“哈姆雷特”式的选择题,摆到了上海市虹口区的面前。近日,在该区实施旧改计划过程中,一座原日军慰安所旧址“海乃家”建筑的拆留问题,引发社会关注。当地政府表示,虽不具备文物保护建筑的身份,但拆除工作现已暂停,并已邀请有关专家和文?;菇兄匦缕拦?。
“不管拆与不拆,都会做好有关记忆的?;すぷ鳌薄9俜降幕赜?,可谓及时;审慎的态度,可谓负责?!昂D思摇钡拿说降谆嵊床鸹故遣徊穑咳蘸笞曰峒窒?。但这事件却带给我们更多思考,当古旧的砖瓦在一片喧嚣中被移除,当斑驳的墙壁在隆隆的推土机声中轰然倒地,凝结在这些建筑上的历史与人文记忆,又还有多少能被保存?
可以被触摸的,才是最真实的记忆。将建筑信息化,搬到互联网上,固然是有益手段;与文化专业?;せ股烫旨忧亢献?,深挖人文价值,也的确不可或缺。然而,正如哲人所言,“建筑是用石头写成的史书”。假如遗址被移平,建筑被拆除,人们内心的遗憾且不说,就连所谓的历史记忆,恐怕都会因缺少承载主体,而成为一片浮萍。在这个意义上,比其他举措更加重要的,是对历史建筑本身的修缮和?;?。
更值得我们反思的,是不少地方存在的大拆大建现象。不可否认,旧城改造、老旧小区翻新、棚户区整治,既是维护市容市貌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城市向前发展的历史必然。然而,一些地方主政者往往在政绩思维的主导下,借“城镇化”之名,大兴土木,大搞“造城运动”。君可见,许多老旧的街道、建筑、城区都不见了,千村千城一面,山寨遍地开花,毫无历史文化特色可言。失去历史陈迹没有“根”和“魂”的高楼新城,又何谈吸引力和生命力?有人就曾感慨,“一样的玻璃大楼,一样的霓虹车流,站在城市的路边,我却分不清楚究竟身处何方?!闭庋挠撬?,多少道出了大拆大建给城市带来的“文化烦恼”。
一位诗人说过,“人的一生有两样东西不会忘记,那就是母亲的面孔和城市的面孔”。事实上,正是由于一座座老楼、一间间小房里刻录了历史魅影和风云际会,城市的文化土层,才有厚度;城市的历史记忆,才有温度。一定意义上,每一幢带着时代烙印的建筑,都是城市的一部年鉴,当传说已经缄默之时,它们依然还在无声诉说。建筑承载的历史记忆,恰恰是沟通传统与现代、过去与未来的纽带。在这个意义上,如何在城镇化车轮前行的道路上,留住历史文脉,从来都不是可有可无的一道时代命题。
历史文化,才是一座城市的底色。值得高兴的是,就在前几天,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要“?;だ肺幕缑病薄案玫匮有肺穆觥?,可谓把准了城市建设的脉搏。毕竟,生长在历史的土壤上,城市才能真正让人“记得住乡愁”“安顿好心灵”。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海乃家” 留问题 历史人文记忆


苹果公司举行新产品发布会
澳科学家量子数据存储研究取得进展
“金鸡百花画影人”全国美术作品展在呼和浩特开展
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会议在秘鲁利马举行
世界移动通信大会美洲展在美国旧金山开幕
第72届联合国大会开幕
云南风 民族情——云南省政协特聘艺术家优秀书画作品
科学家破解恒星爆炸之谜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