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宋朝时有女版灶君 百姓生病后喝草木灰治疗
时至今日,中国某些家庭的厨房里仍然供奉着灶君,其中有泥塑的灶君,也有彩印的灶君。在那些彩印的作品中,灶君的相貌并不固定。有的灶君头戴平天冠,身披赭黄袍,相貌威严,三绺长髯,俨然是人间帝王。有的灶君面白无须,双耳垂肩,头戴毗卢帽,面团团如富家翁,犹如唐僧再世。有的灶君手中持剑,胯下骑马,一瞧就是武将。有的灶君右手持圭,左手扶膝,端坐在高高的宝座上,一瞧就是文臣。有的灶君并非孤家寡人,他老人家身旁还坐着一个面目慈祥的老奶奶,人称“灶王奶奶”?;褂械脑罹瓜砥肴酥?,左右两侧各有一个老奶奶,一夫二妻其乐融融。
灶君究竟是男还是女?
这些灶君画像孰真孰假?我们很难判定。第一,如前所述,灶君本来就是化身无数的神仙,既然可以有无数化身,当然可以有无数相貌;第二,传说中的灶君并不是一个版本,即使是擅长考证的古人,也不能确定哪一个版本更加正宗。
北宋博物学家沈括考证过灶君的来历,他认为最初的灶君应该是一个老太太,一个擅长烹饪的老太太。该老太太生活在上古时期,被世人尊为厨神,进而被尊为灶神;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风俗不一,灶神衍生出很多版本,有人说华夏始祖黄帝死后成为灶神,也有人说另一位华夏始祖炎帝死后成为灶神,还有人说灶神是祝融的化身——祝融是火神,火神司灶,理所当然。再往后探寻,汉魏隋唐的灶神渐渐有了真名实姓,有人说他姓宋名无忌,有人说他姓苏名吉利,还有人说他姓张名单,虽为男身,貌如美女。沈括说,可能就是因为这个缘故,陕西一带的“灶户”(世世代代在国营盐场务工的百姓)所供奉的灶君画像就是一位女士,而开封市民供奉的灶君画像却身披战甲、胯下战马,故此被称为“灶马”。
由此可见,宋朝时期的灶君版本差异更大—。现在的灶君都是男性,宋朝竟然还有女版的灶君。
无论是哪个版本的灶君,其职能在宋朝都已定型,既负责记录善恶,又为其监控下的子民提供庇护,使其免遭没来由的伤害。我们翻看《夷坚志》,可以见到南宋世俗生活中的两个小细节:愚夫愚妇生了小病,不舍得花钱找医生,却去灶下收拾些草木灰,当药服下;市井小贩出外经商,家里的钱财没人看管,偷偷藏到灶洞里去。南宋百姓为何要这样做?因为他们相信灶君,相信灶君的神力能惠及灶灰,相信灶君能帮他们治病,能看管好他们的钱财。
宋朝人祭灶为何比我们晚一天?
中国老百姓是非常务实的,务实到了把他们所迷信的神仙都当成世俗官吏来敬奉的地步。世俗官吏需要礼敬,于是灶君也需要礼敬;世俗官吏可以收买,所以灶君也可以收买。一年一度的祭灶,就是对灶君的礼敬和收买。
怎么收买?一是送钱,二是送甜。所谓送钱,是指烧化纸钱,让灶君笑纳;所谓送甜,就是用饧糖、糖瓜、糖豆粥等又甜又黏的甜食粘住灶君的嘴,不让他讲话,即使可以讲话,也只能讲好话,不好意思讲坏话。吃人嘴短嘛,吃了人间那么多甜食,哪好意思讲人坏话?
腊月二十四是灶君上天的日子,人们将那天称为“交年”,意思是新年将至,跟今天的“小年夜”差不多同义。如何度过“交年”呢?买酒、买纸钱、买灶马。有钱人请和尚或道士念经,没钱人自己念诵经咒。一边念经,一边用酒菜供奉灶君及其他神仙,同时还要用酒糟涂抹到灶门之上,据说这样可以让灶君上天之后晕头晕脑,不会做出对人不利的汇报。最后呢,再为灶君烧化纸钱,将灶君的坐骑(纸马)放在灶门口一同烧化,恭送灶君及百神上天。
南宋《武林旧事》描写了送甜之法:二十四日,谓之交年,祀灶用花饧米饵,及烧替代,作糖豆粥?;ㄢ加纸小敖貉棱肌?,是煎熬成半固态的麦芽糖;米饵又叫“欢喜团”,是用蜂蜜拌成的糯米丸子。麦芽糖、欢喜团、糖豆粥,宋人祭灶供奉的甜点竟然与今天完全相同。
宋朝灶君上天述职的时间跟今天一样,都是腊月二十四。但今天祭灶选择腊月二十三(只有极个别地区选择腊月二十四祭灶),是在灶君述职的前一天进行祭祀;而宋朝人祭灶却在腊月二十四(个别地区甚至拖延到腊月二十五),是在灶君述职的当天进行祭祀,为什么?
笔者有一个大胆的猜想,它极可能错得离谱,但是在寻找不到合理解释的前提下,也算聊备一说:宋朝人祭灶之所以较迟,主要是因为宋酒的度数较低。我们知道,宋朝没有蒸馏酒,只有未经蒸馏的酿造酒。酿造酒未经蒸馏,酒精度最高不可能超过16 度,通常度数只有七八度而已。用这种酒祭灶,灶君易醉也易醒,假如二十三祭灶,二十四送神,则灶君上天时已然醒酒,对我等凡夫颇为不利,故此需要等到送神当天也就是腊月二十四那天再祭祀,确保灶君在醺醺然的状态下上天。
至于我们现代人在腊月二十三祭灶,倒不一定是因为现在流行蒸馏酒,酒精度高,能让灶君连醉两天,而更可能是因为我们急于事功和爱慕虚荣。查明朝方志,江南已有民谚:“官三民四船家五?!惫俑涝睿傩斩募涝?,那些岸上无住宅、一家老小在船上生活的船民则迟至二十五才可以祭灶。船民一度被官府打入“贱民”的另册,让他们在二十五祭灶是出于歧视,而对老百姓哪天祭灶却没有限制。既然官府不限制,老百姓就蠢蠢欲动了,大家在“祭完收工”和“咱家不能比邻居晚”的心态下你追我赶,于是就将祭灶日期提前到了腊月二十三。
祭祀为何要往火堆里扔干草和黑豆?
陆游的老上司兼好朋友范成大写过一首
《祭灶词》: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
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兮。
该诗信息量颇大,不但讲明了宋朝的祭灶日期,而且讲到了祭灶时的若干规矩:“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供品包括熟猪头一个、鲜鱼两条,还有豆沙馅儿的汤圆,有荤有素,有咸有甜。至于胶牙饧、欢喜团、糖豆粥等甜食,祭灶时更是不可或缺,但是范成大的词里没写。他不写,不代表没有,因为诗歌毕竟不是流水账,点到为止即可,不宜面面俱到。“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惫┳郎弦诰疲涝钍币栈角?,只有男性可参与祭祀,女士们一边凉快去。到了今天,南方仍有如此陋俗,这是男权时代遗留的孽习,应该铲除。
除了以上这些,宋人祭灶还有其他规矩。
第一,要为灶君备办“甲马”。甲马一词在古文中有三种含义:一指披甲骑马的士兵(如《东京梦华录》云“行军巡检部领甲马来往巡逻”),一指铁甲护身的战马(如《宋史·兵志》云“获甲马百匹”),一指绘有战马、用来召唤神灵乘坐的黄纸(《水浒传》中的“神行太保”戴宗每次作法行路之前必须将“甲马”绑在腿上,这种甲马就是画了战马的黄纸)。祭灶用甲马,指的是第三种甲马,上画战马,下画云朵,旁书神咒,祭祀后烧化,供灶君上天时乘坐。
第二,要为灶君备办“料豆”?!傲稀奔床萘希岸埂奔春诙?,灶君的坐骑虽是天马,却跟凡马一样要吃饲料,故此在烧化甲马的同时,还要往火堆里扔一把干草和几粒黑豆,供灶君的坐骑食用,只有坐骑吃饱了,才有力气驮着灶君上天。打个比方说,给领导配备了汽车,同时也要配备汽油,不加油怎么让领导上路呢?
第三,不要忘了烧掉灶君的画像。甲马和料豆都是为灶君准备的,灶君才是上天的主角,烧化了甲马、干草与黑豆,别忘了将墙上粘贴的灶君画像撕下来,在供桌前烧掉。一边烧,一边默默念诵“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旧画像烧掉,还要代之以新画像,一如撕掉旧春联,还要贴上新春联。春联是即撕即换,灶君画像却不能即烧即换,必须等到除夕,才能将新画像贴到厨房里。为什么非要等到除夕呢?因为除夕是宋朝人认为的灶君回宫的日子。《岁时广记》卷三十九《腊月·诵经咒》云:“每岁十二月二十四日新旧更易?!毙戮筛字饕冈罹?,旧灶君卸任,新灶君并不随即到任,还要等待天庭的任命,这时候你如果自作主张贴上新灶君,那就等于民主选举,是不会被天庭承认的。
第四,祭灶之后要照虚耗?!靶楹摹笔前偕竦敝械囊恢郑槲掮午?,无色无形,不像灶君那样监察善恶,也没有庇护凡人的能力,但它却有捣鬼添麻烦的能力。小门小户过日子,挣的没有花的多,年底盘账,怎么算都兑不够数,不用问,亏空出来的差额准是让虚耗给弄走了。而且虚耗很变态,腊月二十四祭灶送神,百神都去吃供享,吃饱了乖乖地飞升,唯独虚耗不吃这一套,留在你家不走。怎么办?用火烧它的屁股,把它逼走。
灶君躲在厨房里,虚耗却躲在床底下。于是到了腊月二十四夜里,在送走灶君以后,宋朝人开始发威了。他们准备好一盏盏油灯,一一点着,送入床底,从深夜点到天亮。这种风俗在宋朝叫作“照虚耗”,是人类向鬼神宣战的壮举??上У氖?,鬼神未必存在,床底和油灯却是实实在在的。白白点一夜灯,费油是小事,万一火苗子变大,烧着了床才是大事。假如那床上还睡的有人,那就成了天大的事了。因此之故,照虚耗也是陋俗,而且是风险很大的陋俗。
编辑:陈佳
关键词:宋朝时有女版灶君 百姓生病后 喝草木灰治疗
 
   
 




 海峡两岸中秋灯会亮相水乡周庄
海峡两岸中秋灯会亮相水乡周庄 巴西发生森林野火 势头迅猛浓烟蔽日
巴西发生森林野火 势头迅猛浓烟蔽日 国际原子能机构第61届大会开幕
国际原子能机构第61届大会开幕 勿忘国耻
勿忘国耻 重庆街头挂五星红旗迎国庆
重庆街头挂五星红旗迎国庆 天安门广场国庆花卉开始布置
天安门广场国庆花卉开始布置 希腊雅典飞行周 飞行表演队轮番升空展绝技
希腊雅典飞行周 飞行表演队轮番升空展绝技 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在故宫展出
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在故宫展出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