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高端访谈高端访谈
何帆:大数据时代的阅读与思考
编者按: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已渗透到当今的每一个行业与智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与盛行,为数据的搜集与梳理提供了诸多便利。理解与探索大数据时代的运行规律,规避或减少系统性风险是经济发展或企业发展的必备之道,本期讲坛版邀请经济学家何帆来讲述他对于大数据时代的阅读与思考。
何帆
精彩阅读:
每个人都认为自己跟别人不一样,有着自己的个性。但当你的数据量足够大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你的生活跟别人的生活是一样的,很多行为是可以被预测出来的。
为了防范系统性?;?,为了防范大风险,我们必须要忍受小风险,这个原理在自然界中如此,在经济系统中也是如此。
谈到创新本身,其实很多创新就是“混搭”,就是把已经存在的东西用另外一种别人想不到的方式重新组合一下。
何帆认为,现代人要想从海量信息中选出正确的或者说是自己想要的信息,首先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善于寻找表面上看起来没有联系的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因为大数据的一个基本方法论就是寻找相关关系,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另外,还要随时准备修正自己原来的错误。
《大数据时代》
“个人行为是可预测的”
关于这次演讲,我主要想分享一下,在复杂多变的大数据时代,我们应如何读书、如何思考、如何改造我们自己的学习。
我是一个科幻迷,所以先从一部科幻小说讲起。在这部科幻小说中讲到银河帝国包含有2500万个像地球一样的星球,人口不止几十亿,其中一位叫谢顿的天才数学家发明了一个新理论,就是用大数据所搜集的信息进行预测。他认为世界上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没有办法预测每个人的行为,但数据在足够多的时候,是能够预测历史变化的。书中比较有意思的是,谢顿预测银河帝国面临?;愿懔艘桓黾苹?,每当计划出现危机时,工作人员就把原来谢顿早已录好的录像调出来,就会看到他现身跟大家说,我早就预测出有这样或者那样的?;腋嫠吣忝窃趺慈プ?,因为我有90%的概率预测你们大概要出这样的事情。因为这部小说中预言了大数据,作者阿西莫夫可称得上是“大数据之父”。但我想要告诉大家的是,阿西莫夫错了,在大数据时代,我们能够预测的恰恰是每个人的行为。
为什么能够预测每个人的行为?每个人都认为自己跟别人不一样,有着自己的个性,但当你的数据量足够大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你的生活跟别人的生活是一样的,很多行为是可以被预测出来的。举一个例子,国外一家连锁超市有一个部门专门销售婴儿、孕妇用品,他们会定期向消费者发送销售产品的广告。突然有一天,有一位父亲找到超市的销售部进行投诉,说超市专门负责销售婴儿、孕妇用品的部门总把一些广告寄给他还在上中学的女儿,侵害了他女儿的声誉。超市的销售经理赶紧赔了不是。然而过了两个月后,这位父亲又找到了超市销售部,说他搞错了,因为他女儿刚跟他坦白,她怀孕了。其实这个销售部并不知道他的女儿是谁,但为什么能预测出他的女儿怀孕了呢?就是因为他们通过所掌握的销售信息可以推断出来:一位女士怀孕后,她的消费行为、口味会有所变化,比如买洗发水的时候会偏好味道比较淡的,通过这些销售记录就可以预测出她可能怀孕了。
国外某高校有一个实验室专门研究大数据情况下人的行为。他们给很多人,包括大学生、市民等免费发放智能手机,条件就是他们可以掌握智能手机上的信息。他们用这些货真价实的海量数据去监测每个人的行为,最后发现,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行为都是非??菰锓ξ兜模好刻斓纳畲蟛糠志褪谴蛹依锏焦ぷ鞯ノ?,再从工作单位到家里。你可能会说到周末的时候你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其实大部分人的周末生活也不是丰富多彩,比如我们会固定到一两家感兴趣的或比较熟悉的餐厅去吃饭,会固定到一些常去的商店买东西,见几个比较固定的好朋友,去比较固定的电影院去看电影。所以当数据足够大之后,我们的很多行为都是能够被预测出来的。
当然,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预测出来之后怎么办?在一部关于大数据的小说中讲到,如果按照大数据,我能够推测出一个人可能会犯罪的概率是90%,能不能在他还没有走出家门前就逮捕他?这就涉及在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公共数据与公共管理之间的关系该如何处理的问题。大数据时代我们可以享受到各种各样的好处,但主要是作为消费者的时候。作为消费者,在大数据时代我们享受各种各样的便利的同时必须要让渡一些隐私权。
什么是不好预测的?未来的趋势。有一位投资家讲到在我们接受的信息中“噪声”的比重是非常大的,简单来讲,信息增长的速度很可能远远超过真理增长的速度。设想一下,如果现在有人开发了一款软件,能够让我们清楚地看到全球范围24小时以内的任何一笔股票交易信息,是不是觉得投资股票有如神助?不会的,会赔得更惨,因为大部分信息都是“噪声”,只会起到干扰作用。为什么巴菲特炒股票不到华尔街,而是非要待在农村小镇里面,就是害怕过多噪音干扰自己的正确判断和正确选择。
那么,现代人应该如何从海量信息中选出正确的或者说是自己想要的信息呢?我觉得,首先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善于寻找表面上看起来没有联系的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因为大数据的一个基本方法论就是寻找相关关系,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在大数据时代以前每个行业还可以有“护城河”可以防守,现在行业之间哪还有“护城河”,就像原来生产数码相机的企业,最后怎么会想到因一个生产手机的企业而破产或倒闭。因此,要随时保持开放的心态,尽可能阅读得更多,了解得更多。
另外,还要随时准备修正自己原来的错误。这里面涉及两种思维方式,一种被称为刺猬式思维,另一种被称为狐狸式思维。刺猬式思维是始终知道与理解一件大事,狐狸式思维是能够知道与理解很多小事。想当一名学术大师,你应该做“刺猬”,坚持很多年只研究一件事情,寻找一个明确观点。相对于刺猬式思维的“偏执”,狐狸式思维看起来则显得“犹豫”,对于世界或事件的看法,始终没有一个标准的清楚答案,而总是在实践中不断修正自己原来的观点。其实认识世界、理解世界最好的办法很可能需要的是狐狸式思维,就是要随时准备抛弃一些自己原来深信不疑的东西,随时准备对自己原有的理念和经验进行调整,这样才能避免自己犯错误。
趋势不容易预测,还因为未来的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生态系统等都是复杂的,它不是一个线性科学,而是一个非线性的复杂系统。就像堆沙堆,把沙子堆成一个沙堆,像金字塔一样越堆越高,当沙堆堆到一定高度时,再往上放一粒沙子,整个沙堆就会像雪崩一样倒塌,这个结果我们肯定知道,但不好预测什么时候倒塌。还真有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过沙堆实验,比如说原来有100粒沙子,再往上放一粒,原来的沙子就好像冥冥之中有人指挥一样,会自动调整位置,达到更稳定的系统,但当你超过一个临界点之后,整个沙堆就进入了不稳定状态,这个时候随时会面临崩塌的危险,但没有办法预测具体时间,因为往上放一粒沙子,原来所有沙子之间的相互参数就会产生变化。所以从本质上来讲,未来的复杂体系是不好预测的。因此,我们必须要抛弃掉原来的一些常见的思维错误,要有更多防范风险的准备。
《出门散步的经济学》
《中国2016:寻找新动力》
容忍失败鼓励创新
我曾出过一本书叫《先放一把火》,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有一家公园经常出现森林火灾,后来开始加强管理,只要有小的火灾就一定都扑灭,觉得这样就可以防范潜在风险。但结果,火灾越扑越多,火势越来越大,1988年6月的一次森林火灾一直烧到当年秋天,直到下了雪才把火扑灭。为什么火灾会越扑越多?正是因为零容忍的政策,哪怕一个小火灾都给扑灭了,会导致森林老化的速度加快,很多枯枝败叶都是易燃物质,等到有一天真正着火的时候,火势马上就会蔓延开来。防范火灾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其实就是,不要去管那些能够控制火势的小火,甚至有时候要主动创造一点“风险”。所以现在这家公园的管理人员有时会主动烧出一些隔离带,等到真正着火的时候,火势不至于蔓延到更大面积,产生严重火灾。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为了防范系统性?;朔婪洞蠓缦?,我们必须要忍受小风险,这个原理在自然界中如此,在经济系统中也是如此。我们总在说防范金融危机,其实金融危机是没有办法防范的,真正要做的是提升免疫能力,释放出一些小的风险。如果一个人或一个企业在平时没有遇到过一点小风险,可以设想最后一旦出问题,一定是一个系统性金融?;?。人为什么会发烧?其实发烧就是人体免疫系统在起作用,通过发烧提升身体温度以杀死病菌。平时打的免疫针,实际上就是注入一些经过改造无法繁殖的病毒,也在有意地为人体创造一些小风险,当疫苗打下去之后,身体免疫系统出现反应,实际上是在锻炼与提升人体的免疫能力。
互联网时代,都在讲要互联互通,当然,互联互通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方便,但是一旦出现风险就有可能是系统性风险。所以在享受互联互通所带来的便利同时,是否也要考虑一下做一个备份,以使出现系统性?;氪蠓缦盏氖焙蚧鼓芄淮恿憧?。我觉得,这里面其实蕴含了非常深刻的哲学含义,这需要大家慢慢去体会。
具体到企业创业者,需要防范的风险太多了。因为刚刚创业,遇到的各种风险对创业者来说可能都是系统性的,简单来说,单从资金上来讲,有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或者是不是把所有投资都用来孤注一掷于一个项目,或者资金链是不是可能会出现断裂,如果把握不好,这对创业企业来说都可能会是灭顶之灾。另外团队有可能也会面临系统性风险。很多创业企业最后都是输在团队上,如果一开始团队就蕴含着潜在的矛盾和冲突,那么遇到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就会很大。还有市场方面的系统性风险,你本来觉得这个行业很好,但如果你站在错误的时点上,都有可能会遇到大的风险:太早,虽然拥有先进技术,但市场没跟上;太晚,市场已成为红海,成功的概率也是比较小的。所以创业者所面临的系统性风险比企业管理者要遇到的系统性风险可能要多得多。对于成熟的企业管理者来说最大的风险是成功,因为他认为自己已经做得很成熟、很成功了,所以不愿意改,导致很多成功企业倒闭于转型的道路上。这个风险跟创业企业还是有所不同的。
当然避免风险,并不代表要消极等待或躲避,而是必须要积极应对、勇于创新。最好的创新是什么?其实就是每个人身边的小创新,在最熟悉的地方往外迈出去一脚。试试看,到底下一个石头牢固不牢固,通过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式改革逐渐达到胜利的彼岸。如果一开始就选择惊险一跃,可能会出现大的技术革命,但也可能死无葬身之地。
创新过程中要去试错,只要不犯致命性的错误就可以。那么,试错应该把握怎样的尺度?成熟之人知道边界在什么地方,比如以孩子成长经历为例,据我个人的观察,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更多时候要容忍他去犯一些小错误。每个人成熟过程中都是在不断试错,试了然后觉得不行或不对,就会知道这不能做,试得越多,大概就越知道边界在什么地方,当知道边界在什么地方的时候,内心才会感觉到真正的安定,才能更准确地去把握试错的尺度。《论语》云:“从心所欲不逾矩。”一个人必须要有这个“矩”,才可以做到从心所欲。因此,我们做每一次尝试的时候,必须要想清楚,这次尝试可能出现的失败或者后果是什么,这个后果不能是全盘皆输、无法挽回的。
谈到创新本身,其实很多创新就是“混搭”,就是把已经存在的东西用另外一种别人想不到的方式重新组合一下。大部分有创新意义的先进技术,如果拆开仔细看的话,就可以发现,这些技术都是由一点一滴的边际上的改良带来的,我们必须要学会尊重这种细枝末节的创新。由此可见,每个人都是可以创新的。作为企业家,企业能不能在没有办法预测未来的复杂情况下,非常好地生存下来,其实是看这位企业家领导或所在团队的创新能力,这个创新能力取决于团队中每个员工的创新能力。所以团队的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这里面就有很多在管理方面我们需要注意的、需要借鉴的理念,这和传统的管理理念是不一样的。传统的管理理念在和平时期、常规时期是适用的,强调如何把企业流程做得更精细,如何更好地提升企业效率,这当然是需要的。但在非常时期,企业需要创新的团队。创新企业的公司文化和常规企业的公司文化也是不一样的,前者可能更注重团队之间的合作,更注重一些心照不宣的没有写下来的规则,有很多规则是大家之间的默契,其实在草莽时期的创业企业都是这样的风格。因此,在创业开始的时候应该容忍成员或小团队有更多尝试,要容忍失败,从失败当中汲取教训,保证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这才是真正的学习之道。总之,我谈的这些个人体会就是做事情要容忍失败,鼓励创新。
人物简介:
何帆,知名经济学家,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他长期致力于中国宏观经济、国际金融、国际政治经济学等研究领域,已出版《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对外政策》、《出门散步的经济学》等10余部专著,主编有《中国2016:寻找新动力》等作品,在国内外重要经济学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
(此文为作者在2016年中信书院线上年会的演讲,题目为编者加)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何帆 大数据时代 阅读 思考 信息 数据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