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从春节红包大战感知年俗文化变迁
“我就没看春晚,一直在低头抢红包,现在听大家议论春晚‘槽点’,我完全不知所以?!?月10日,西安80后牛女士有些遗憾地说,曾几何时,一家人围在电视前观看春晚是除夕夜的传统,而现在,在手机上抢发红包逐渐分散了大家的注意力。春节,已然成为“万人低头,机不离身”的节日。(《华商报》2月15日)
移动改变生活,智能冲击春节,当前的过节方式较之于过去,已然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新的方式逐步取代了旧的方式,旧年俗已不再一成不变,变得更加丰富而多元。2016年春节,以除夕夜“全民抢红包”,让这个春节打上了自身鲜明的印记。网购年货、春运“逆向迁徙”、微信“抢红包”、家人同看老电影……透过大数据的分析,更难看出年俗在时代的变迁下,在不断的进行着形式的固化,新的年俗正在形成。
曾几何时,喝腊八粥、祭灶、守岁、拜年、祭财神、逛庙会、闹元宵等传统的过节形式,无论在仪式上还是在程序上,都已然在发生了变化。一度被人乐此不疲的放鞭炮的行为,也因为环保意识的增强,也在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春节期间,携一家老小远离喧嚣和烦扰,让身、心、灵回归自然与宁静,已然是多数都市人过年的“新习俗”。追求心灵的更加平静和节奏的更加平稳,更注重个体的自由度和形式的多元化,已然成为过节的新时尚。
现在的年轻人,已不再为传统的人情和形式所束缚,他们显得更加开放和自由,也具有更多的选择权。不必再像文化贫瘠的时代,守在电视前集体看春晚,而可以独居一室看看书,或者邀上三五友人聊天喝茶,而方兴未艾的同学会、战友会等,又给春节增添了新的内容。除了陪家人、朋友,大多数时间都是给自己的心灵放了个假。过去基于物质和精神文化贫乏的形式设计,在当前已实现了完全性的解构,比如贴春联,或者在家中做上几桌饭菜,邀请所有的亲好友前来吃饭,或者初一只吃剩菜剩饭,正月初五倒垃圾送穷,这些或基于条件而无法实现,或者基于观念已不再坚守,过节跟平时一样已无太多的规矩与禁忌,唯有不变的是回家团聚和放松身心的主题。
如果对照春节的起源来看,不难发现春节的形式已在历史的车轮中迥然不同。有人感叹年味渐淡,过年已然没有了多少意义。很显然,那是基于思维固化、观念定势下的认知。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征,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春节,移动互联和高度智能化下的春节,之前的很多伴奏曲已成为主题曲。大数据下,猴年春节期间(除夕到大年初五)微信红包总收发次数达321亿次,总计5.16亿人通过红包与亲朋好友分享节日欢乐,一批依托于新技术新平台的“二次元春晚”、“草根村晚”带来了新潮流。
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认为,“对年味不足的抱怨,折射的是一种文化焦虑,是转型时期的文化纠结?!贝优└拿鹘肓斯ひ滴拿?,社会基础变了、文化生态变了,节日习俗随之变化则无可避免。因而,以新的眼光来看待和认识节日,才能用新理念服务新年俗,用新的智慧营造新的年俗。适应、接受和喜欢上新的年俗,才能让春节在与时俱进中,保持其文化内涵不变,才能让春节文化在传承中发扬光大。(堂吉伟德)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春节红包大战 年俗文化变迁


科学家破解恒星爆炸之谜
俄罗斯举行国际烟花节 炫彩夺目美不胜收
巴塞罗那为恐袭死难者举行追思活动
日全食将横扫北美大陆
普京参加青年论坛 现场摆弄手工品“卖萌”
哲蚌寺展佛 拉萨雪顿节启幕
希腊小镇大火持续 天空被映红
金正恩要求美国停止对朝挑衅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