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话·数据话·数据
分众传媒457亿元借壳重生 大洋两岸市值差距13倍
2005年,分众传媒赴美上市时,恐怕连公司董事长江南春也没想到,时隔十年,公司会再上市,只不过,这一次是登陆A股市场。
12月17日,七喜控股发布公告称,分众传媒的借壳重组方案已获得证监会通过,这也意味着,分众传媒成为首个从美股退市,再登陆A股的上市公司。公告一出,七喜控股当日涨停。
事实上,自披露重组计划以来,七喜控股的股价也水涨船高,截至12月18日,公司股价为52.57元/股。如果按此收盘价计算,交易完成后,公司总股本41.16亿的市值高达人民币2163.78亿元。这与2年前,分众传媒从纳斯达克退市时相比,已然暴涨了13倍有余。
而作为分众传媒的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江南春的身价也一跃飙升至人民币536亿元。
回溯2003年,分众传媒成立之初投资总额仅为45万美元,按照当时汇率,折合人民币约372.47万元。随后,在“灵魂人物”江南春的推动下,分众传媒的雪球越滚越大。
期间分众传媒历经了赴美上市时的意气风发,兼并潮中的疯狂膨胀,迅速成长为纳斯达克上的中国“传媒第一股”,而后又从金融?;钡囊∫∮?私有化过程中的明枪暗箭中一路走来,直至2015年回归A股,江南春用十年的时间体验了中概股的个中滋味。
本篇报道将对分众传媒的转板历程做出深度解读:十余年间,在这场资本游戏中,江南春是如何打怪升级刷经验的。
江南春身价
飙升至536亿元
2015年,中概股掀起了回归A股的狂潮。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今年以来,已有32家中概股公司先后收到了私有化要约,这一数字超越2010年至2014年的总和。
知名经济评论家叶檀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中概股在中美两国的估值相差太远,同时中国企业在美国上市时所需的金钱、时间、风险、政策等一系列成本明显高于国内,所以在未来的几年内,中概股回归也将成为一种趋势?!?/p>
不过,对于首个从美股退市又成功转板的中概股来说,分众传媒一路走来可谓命运多舛,曾有业内人士表示,中概股回归三步走:私有化、拆VIE、国内挂牌,每一步都隐藏风险,而分众传媒几乎把各种风险都尝了一遍。
即使是在登陆A股的前夕,分众传媒还上演了一场“备胎救场”的“狗血”戏。
事实上,七喜控股并不是分众的首选,一直以来,分众中意的都是高温硅橡胶行业的宏达新材,2014年12月份,宏达新材宣布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开始停牌,而此前,坊间早有分众传媒借壳宏达新材的“消息”流传。同年5月20日,已经停牌半年的宏达新材宣布,公司将向FMCH支付人民币49.3亿元,同时向分众传媒其它股东以7.33元/股的价格,发行54.4亿股股票,收购分众传媒100%股份,坐实借壳传言。
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关键时刻宏达新材却“摊上事”了。今年6月17日,宏达新材发布公告称,公司信息披露涉嫌违法,证监会决定对公司及实际控制人朱德洪予以立案调查。
随后,分众传媒为撇清关系,及时做出 “此次涉案与重组无关”的公开表态; 8月31日,宏达新材宣布:分众传媒决定行使其终止权,各方已签署《终止协议》。
眼看着分众传媒“煮熟的鸭子飞了”,彼时,业内人士也对分众传媒“另寻新欢”再上市表示担忧。万万没想到,事情再一次出现了戏剧性的转折,几个小时以后,分众传媒不慌不忙抛出B计划:借壳七喜控股。
8月31日晚间,七喜控股发布公告称,公司拟置出全部资产及负债与分众传媒全体股东持有的分众传媒100%股权的等值部分进行置换,其中分众传媒置入资产作价457亿元,七喜控股置出资产作价8.8亿元,两者差额448.2亿元将由公司向FMCH支付现金49.3亿元,同时以10.46 元/股的价格,向分众传媒其他股东发行38.14亿股公司股份购买。
然而,七喜控股并没有一掷亿金的资本,所以关于49.3亿元的现金部分,公司计划以11.38元/股的价格,向不超过10名特定投资人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募资总额不超过50亿元。
本次交易完成后, Media Management (HK)公司将持有七喜控股公司股份10.2亿股,持股比例达24.77%,成为公司控股股东,而江南春100%控股该公司。
12月17日,七喜控股发布公告表示,公司于12月16日收到证监会关于借壳重组一事的核准批复,这也意味着分众传媒借壳上市正式进入正式实施。
而此时大家最关心的是,分众传媒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妖股”?据《证券日报》记者粗略统计,按照12月18日收盘价52.57元/股计算,公司市值已高达2163.78亿元,这与2年前从纳斯达克退市时的26.46亿美元(按照当时汇率计算,折合人民币约为161.98亿元)相比,暴涨了13倍。而江南春的身价也水涨船高,一跃飙升至536亿元。
对此,叶檀认为,未来中概股还能否保持高收益,关键取决于两点,一是回归数量,如果一个企业回归就被爆炒,就意味着对已经回归的中概股总是拥有稀缺的溢价;二是中概股的风险,这取决于回归后中概股的问题是不是会暴露,或者会不会‘同流合污’。
分众传媒
上市之初疯狂并购
众所周知,市值被低估一直是中概股心里不可言说的痛。而回溯21世纪初,中国企业刚刚开始赴美IPO时也曾受到热捧,彼时中概股在美国何等风光。
2005年,有“中国传媒第一股”之称的分众传媒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并创下中概股融资规模近1.72亿美元的全新纪录。
“江南春堪称分众传媒的灵魂人物,他不但投资眼光超前,而且还是资本运作的高手?!币晃唤咏种诟卟愕闹槿耸慷约钦弑硎?江南春原来的主业是代理IT广告,直至 2002年才开始投资楼宇广告,并在 2003年创立分众传媒,随后2年,他总共获得了近5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2004年他通过全资子公司JJ Media在英属维京群岛(后地址变更为开曼群岛)设立Focus Media Holding Limited(以下简称:FMHL),随后,FMHL在香港设立全资子公司Focus Media (China) Holding Limited(以下简称:FMCH), 同年6月份,FMCH又设立了分众传媒,并持有分众传媒100%股权,完成搭建VIE架构,谋求赴美上市。
彼时分众传媒可谓意气风发,上市三个月后,江南春就迈出了并购征途的第一步。2005年10月份,分众传媒以1.8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框架媒介Framedia,后者是彼时国内最大的电梯平面媒体;2006年1月份,公司又以3.25亿美元的高价并购了国内第二大楼宇视频媒体运营商聚众传媒,这也奠定了分众传媒在楼宇广告市场上的“霸主”地位;同年3月份,公司出资3000万美元,收购了手机广告商凯威点告,成为进军手机广告行业的标志;同年8月份,公司宣布收购影院广告公司ACL,并更名为分众传媒“影院网络”;2007年3月份,公司以2.9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好耶,此举也被外界看作是分众进军互联网的门票;同年12月份,分众传媒斥资1.68亿美元收购玺诚传媒。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当时江南春的口头禅一度是“约他们出来谈谈价格,把他们收了”。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自2005年上市以来,分众传媒先后并购了60多家公司,耗资共约16亿美元,形成了包括商业楼宇联播网、电梯框架海报网络和卖场终端联播网在内的三大核心业务模式。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在分众传媒这一系列的并购案例中,只有Framedia和聚众传媒的收购是比较成功的,后来大部分偏离了主业,可以算是盲目的扩张。
对此,江南春表示,2007年是分众
传媒并购征途的分水岭,“我们(2007年)之前的收购都是非常成功的,包括楼宇卖场的框架业务,至今都是公司主业之一,也铸就了分众今天在生活圈、媒体圈的主力产品线。但是2007年之后,在高市值的情况下,我们就开始思考,楼宇广告本身具有局限性,再发展五年、十年后,一旦触及到行业的天花板了,我们该如何突破?当时公司的计划是从Digital Audio数字化户外媒体,转型成为一个纯数字化媒体集团,于是,我们就展开了新一轮偏离主业的收购,为日后公司的发展埋下了一系列隐患?!?/p>
遭遇金融?;?/strong>
公司急转直下
常在江湖漂,谁能不挨刀,2008年成为分众传媒在资本市场上走下坡路的转折点,这一年,公司频繁遭受打击。
年初央视的“3.15”晚会上,曝光了分众向手机用户发送垃圾短信的新闻,一时间使分众传媒陷入了众矢之的,还引发公司股价在短短两日之内下跌了30%。随后,江南春果断决定,重组无线广告业务,导致2008年第二季度公司净利润首亏,同年11月份,江南春忍痛砍掉了无线广告业务,分众无限独立上市的计划也就此梦碎。
屋漏偏逢连夜雨,美国次贷?;?分众传媒也未能逃过一劫,股价一度陷入最低谷,在资金链逐渐吃紧的情况下,公司也不得不寻求外援。
2008年12月22日,新浪宣布收购分众传媒旗下主要户外广告资产,值得一提的是,户外广告资产可以说是分众传媒的“钱袋子”,据公开资料显示,户外广告带来的利润占分众传媒营业收入的52%及整体毛利的73%。
与此同时,江南春要退休的传言四起,事实上,记者翻阅资料发现,“垃圾短信门”爆发之前,江南春就已经宣布卸任分众传媒CEO,退居二线了。彼时,江南春的说法是“退休是我的个人选择?!?/p>
2009年初,分众传媒盘中开出4.84美元的新低价,相较于历史最高价,跌幅约达92.70%,江南春“没忍住”又重回一线并也开始反思,“当时公司股价跌得太狠,我忍不住了就又回来了,打算继续带领公司与新浪整合。公司上市以来,市值从最高80多亿美元跌到2009年8亿美元至9亿美元的时候,也触动了我去思考。我觉得上市之初,分众传媒股价可以迅速走高,是因为我们把握住了机会,创造了广告主的价值,而当年我们却本末倒置,把广告主价值搁在一边,主要去盯着财务、资本市场的膨胀。所以,我们接下来及时调整了思路,把公司的重心放在创造价值上,而不是在基本市场上的价值?!?/p>
同年7月份,江南春也开始为分众传媒做减法,主动重组、关?;虬氩糠掷舐式系偷姆呛诵囊滴?如LED广告、部分户外广告牌、部分电梯海报广告网络等。
“当时情况很恶劣,谁也不知道这场?;岢中喑な奔?而眼看分众就撑不下去了,可以说,两方合作是传媒行业在寒冬时节的‘抱团取暖’?!鄙鲜鲋槿耸肯蚣钦咄嘎?“2009年情况有所好转,国家推出‘四万亿’的救市政策,金融?;挠跋煲仓鸾ゼ跞?所以当时我们认定,新浪收购分众部分资产的项目也将就此夭折?!?/p>
2009年9月24日,新浪与分众传媒同时宣布,由于在商务部反垄断审核中受阻,双方的合并计划自动终止。
另一方面,由于中美在文化、习惯、法律等方面存在种种差异,分众传媒像大多数中概股一样,蜜月期过后就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状况,恐怕更让江南春头疼的是,做空机构的“穷追猛打”和美国证监会SEC的“百般刁难”。
2011年11月份,著名的做空机构浑水研究发布报告列出分众传媒“四宗罪”。
“在美国市场上,有一些专门针对中概股的做空机构,他们往往会从价值判断的分歧上来找茬,由于美国大部分投资者和专业机构都不了解中国某些行业模式,对未来盈利模式及扩张空间都存在疑问,在这种环境下做空就非常容易?!昂衫家卸峦跤赂嫠摺吨と毡ā芳钦?“一旦引发二级市场抛售,公司股价跌到理想价位后,做空者再进来补仓,就可以轻易从中获利?!?/p>
除了做空机构,紧盯着中概股的还有美国证监会。登陆纳斯达克以来,分众传媒也曾多次遭遇SEC的行政诉讼。而最近的一次,就是今年9月30日,SEC宣布:分众传媒及江南春已支付5560万美元与美国证监会达成和解。
据了解,上述案件涉及到2010年公司收购好耶股权一事。当年3月份,公司以1330万美元收购好耶38%的股权,4个月后,Silver Lake公司为好耶62%的股权开出1.24亿美元的高价,与4个月前的估值相差6倍之多。SEC认为,江南春参与了两次收购,知晓该事且从中获益。
“你从别人家撤资,人家当然生气了?!倍源?有券商分析师认为,在分众传媒已完成私有化,筹划重回A股的关键档口,美国证监会提出五年前收购案的行政诉讼,不免让人产生“敲竹杠”的误解。“因为在这个关键时期,分众传媒会担心影响上市节奏,尽快‘交钱了事’是最好的选择?!?/p>
然而,此时的A股市场正风生水起,牛市一波接着一波,尤其是暴风科技连续走出30多个涨停板,更是让身处“水深火热”的中概股大佬们眼红心痒,可以预见的是,近几年内将有“一大波”中概股回归。
分众传媒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中概股,2012年8月12日,分众传媒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董事长江南春、联合凯雷集团、鼎晖投资等五家投资机构联合提出的私有化要约,收购总金额近35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私有化过程中,江南春还签订了一系列对赌协议,赌注之大令人咋舌。据私有化协议约定,如果分众传媒在私有化完成后的四年内(2016年)仍未重新上市,公司75%以上的利润将全部落入收购主体GGH的口袋;同时,私有化完成后,江南春还承接了约15亿美元的债务,还款期限约为4年至5年之间。这也意味着,公司将于2017年开始面临偿还巨额债务的压力。
显然,留给江南春的时间并不多,对于上市心切的分众传媒来说,借壳成为当时的最佳选择。
八成收入
来源于楼宇媒体
另一方面,公司市值不断飙升的背后,却是互联网大潮冲击下媒体行业掩不住的危机重重,江南春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在这个不断被颠覆的时代,几乎所有传统行业都受到了移动互联的冲击,分众也不例外。
此外,在重组预案中,分众传媒与七喜控股签署的对赌协议更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根据协议规定:分众传媒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度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9.57亿元,34.2亿元和39.2亿元。
那么,问题来了,未来三年内,分众传媒能否能实现承诺的净利润呢?
根据分众传媒披露的财报来看显然不成问题:公司于2012 年、2013 年及 2014 年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分别为13亿元、20.7亿元及24.17亿元,今年1月份-9月份,公司已经实现净利润24.81亿元。
但是,只得注意的是,分众传媒营收来源过于单一,楼宇媒体的净利润贡献率占公司净利润总额比例均超过80%以上,也就是说,楼宇媒体的行业环境直接决定分众传媒的公司业绩。
虽然碎片化时间曾给分众传媒带来过巨大成功,不过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增长的情况下,目前碎片化的时间常常被手机占用,“低头族”正在侵蚀广告时间,以前填补了无聊时间的液晶屏,已经逐渐的失去吸引力。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实地走访了北京朝阳区多家商住小区,一位保安人员告诉记者,“一直以来,都有专人定期更换电梯里的海报,以往是半个月换一次,而今年下半年以来,可以明显感觉到更换频率减少了。”
也有不愿具名的物业人员表示,自从电梯里换上了LED屏幕,看的人更少了,“电梯上下动晃动的时候,屏幕也在动,有时候会产生眩晕的感觉,虽然经常举办扫码、摇一摇等促销活动,不过也很少有人参加,尤其大家等电梯时,大多都在玩手机,电梯前的广告位几乎成了摆设。
也有券商分析师告诉记者,近年来楼宇LED市场饱和度较高,增长空间已经十分有限,中国的展示广告市场正在成熟饱和,尤其是一线城市的广告屏幕已过了高增长期,如果没有创新东西出来,分众传媒未来业绩难有奇迹出现。
对此,江南春却很有信心 “2011年,我们就开始研究如何应对移动互联网了,未来分众计划经历三个过程,从卖广告过渡到O2O服务,最终落足于做好金融服务。从移动互联网的时间表来看,我们每年都要求所有既有的产品线作出一个改变,今年,我们不仅在卖场结合了‘摇一摇’,观众买了产品后还可以扫一扫小票拿积分;同时,我们还在影院推出UMAX广告,届时影院三面都可以放广告;明年, O2O服务将是重点推进?!?/p>
另一方面,从分众传媒披露的财报来看,分众传媒的楼宇业务收入仍保持高速增长,今年1月份至9月份,公司楼宇视频媒体业务实现收入27.23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分众传媒认为,稳步增长得益于互动式营销的带动。
不过,公司大客户也由汽车、日用产品等传统行业,逐渐变成了如饿了么、爱洗车、淘宝等电商公司。不置可否的是,互联网的爆发为楼宇广告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然而,当浪潮退去,对于自带营销光环的互联网企业来说,分众传媒的吸引力会是什么?
中概股们 请别喊冤
近日,笔者调查广告受众群体定位时,一位美国投资者讲述了他的困惑,”当我第一次听说分众传媒时,一万只羊驼在心中奔腾而过,电梯里居然可以装电视,这是什么鬼,难道这不是一家高速公路广告牌的设计商吗?”
可以想象得到,当初分众传媒登陆纳斯达克时,美国投资者心中满腔地郁闷,因为他们无法理解,什么叫作楼宇广告。一方面,美国住宅偏独立分散化,高层住宅密度远不及中国;另一方面,美国人认为商务办公楼属于公共空间,应该配备指定的通知栏,而这一区域通常都贴满了广告,不过并不收费。
此外,楼宇广告的最大卖点——“被动传播”,即受众在生活中无意识地“被”广告,一直以来都是分众传媒最大的”摇钱树“。但是,这一行为在美国人的思维体系里显然无法理解。
事实上,二级市场的投资行为的本质是一种认可,无论是对公司业绩,未来市场,还是对背后股东,国家导向,都代表对公司的一种信任。很难想象,主营业务都让投资者感觉匪夷所思的公司,会有什么市场。
更重要的是,理解是文化的基石,由于中美文化差异,导致一大批中概股被严重低估。
因此,笔者只想说:中概股们,请别喊冤!
虽然包括分众传媒、世纪佳缘、博纳影业在内一大批中概股仍是满腹委屈,但回头再看,公司赴美上市前做尽调时,这些情况是可以预见的,例如:户外广告是东南亚特色,美国人不在电梯里做广告;征婚网站是中国特色,美国人也没有“剩女”的概念 ;中国电影在美国影院排片率很低,美国人都没看过(或者没看懂)中国制作的电影,怎么可能了解中国影视公司。
况且,不被认同也仅仅反映在二级市场,另一方面,中概股也借助纳斯达克的平台迅速成长起来。以分众传媒为例,最初市场占有率并不如聚众,但由于董事长江南春眼光独到,早一步赴美上市,才可以成功收购,几近垄断户外媒体行业。
笔者认为,中概股之所以觉得被低估,是因为有了比较。
2015年上半年,A股市场上”妖股“频现,尽显”疯?!氨旧?令大洋彼岸原本自我感觉良好的中概股眼红心痒,尤其是暴风科技连续30多个涨停板后,中概股身后的大佬们也终于坐不住了,纷纷费劲拆解当初同样费尽心思搭建的VIE结构,哭着喊着要回归国内市场。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分众传媒 世纪佳缘 博纳影业 中概股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