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此轮生育政策调整的基础是什么?
“十三五”期间生育政策要调整,无疑是近期最重磅的历史性大事件,从舆论持续热烈的讨论中可见一斑。一方面,从决定启动“单独二孩”政策到实施“普遍二孩”政策,仅仅相隔两年,这表明中央充分认识到解决人口问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另一方面,大家注意到,在调整生育政策时,中央始终强调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这也突出表明中央对人口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同样保持清醒的认识。显然,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是调整和完善生育政策的重要条件和基础,也是我国人口政策的主旋律。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是历史的必然。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人口增长一直保持高位,最高年份的自然增长率超过16%。,而广东最高超过19%。。这是推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的重大历史背景。显然,如果没有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为后盾,就无法实施严格的生育政策,也无法调动全社会力量重视和解决所面临的人口过快增长的问题,短期内也就无法遏制人口过快增长的猛烈势头。测算表明,40年来的计划生育使全国少生了4亿人,广东少生了3500多万人。这一成就所含的意蕴十分明确,如果没有有效的控制人口,就不会有几十年丰厚的人口红利,也就不会有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也只会更加沉重。对广东而言,如无计划生育,人口矛盾将会更加突出。与此同时,一旦完成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目的,生育政策的调整也就水到渠成。这在1980年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中有明确的阐述。因此,计划生育国策是尊重人口规律的具体表现,更是尊重历史的基本态度。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是国情的需要。持续加深的低生育水平,使当前的人口结构和人口分布呈现出新的矛盾,明显不利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已非当下人口发展的主要矛盾。新的人口国情是生育政策调整的内在动因。但不容否认的事实是,人口规模庞大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紧张的现实也没有变。具体到广东省,到2014年底,总人口超过1.072亿;2010年珠三角盆地范围适宜人居住区域内人口密度为2710人/km2,而其核心的平原地带更是达到了3531人/km2,珠三角人口密度极大、人口过载明显是基本事实;尤其不能忽视的是,广东省的计划生育发展十分不平衡,粤东粤西群众生育观念仍有待转变,生育控制水平也有待提高。面对依然庞大的人口规模和突出的人口结构矛盾,现实的应对策略只能是在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的前提下,全面落实既定的生育政策。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是发展的要求。毫无疑问,计划生育早已超越节制生育一端,优生优育、生殖健康、避孕节育、人口安全及新型婚育观念深深浸入国人的思想和行为之中,成为促进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价值理念。几十年的计划生育实践,在正反两方面积淀了深厚的经验和教训,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镜鉴。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计划生育运动,对促进全世界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运动的蓬勃发展更是贡献良多,对落实联合国人发大会和千年发展目标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也将永载史册。广东作为开放前沿,在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域开展了务实的国际合作,在汲取国际经验的同时,也向域外展示了人口大省在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健康和安全发展方面的经验做法。发展到今天,计划生育事业从理念到实践都早已超越原定的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均衡和安全发展成为长期目标。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是保证这些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是党中央继承和尊重历史的客观反映,是面对现实国情而采取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是科学发展理念指导下的正确抉择??创苹吧叩髡?,需要秉持辩证的思维和历史的态度。(张建平)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生育政策 调整基础 “单独二孩”“普遍二孩”计划生育


古巴纪念华人抵古170周年
巴黎举办无人机节
与你在一起:德地标建筑投映上英国国旗
埃菲尔铁塔为伦敦恐袭案遇难者熄灯
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漫画展在合肥展出
印尼“彩虹村”
埃及一楼房整体倾斜 倚靠临近楼房
宝兰高铁进入全线拉通试验阶段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