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揭故宫新开放区域:午门的左右掖门曾单双号限行
近日,故宫新开放了四大区域,去故宫的游客因此能了解到更多故宫的历史:在古色古香的故宫里,有西洋特色的宝蕴楼;在慈宁宫里,能够想象太后的生活场景;在午门至东华门,可以攀登城墙从另个一角度观赏故宫的风景。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宝蕴楼旧址曾是紫禁城里极具文化气息的区域,这里的咸安宫官学曾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年轻学子;午门的左右掖门,为了防止参加典礼的官员进出拥堵,很早就开始了按单双号号牌通行……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四大区域里有着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1 慈宁宫区域
寿康宫按两百多年前原貌陈列
故宫此次新开放的区域中,备受关注的是慈宁宫区域。这一区域包括慈宁宫、寿康宫和慈宁宫花园。慈宁宫广为人们熟知,还要拜琼瑶的小说兼电视剧《还珠格格》所赐,几乎所有人都能异口同声地说这里曾经是太后居住的地方。
关于慈宁宫的历史,要追溯到明世宗嘉靖年间。嘉靖四年(1525年),曾经住过明宣宗生母、皇太后张氏的仁寿宫发生了一场火灾,世宗借着这个由头,在嘉靖十五年对这片宫殿建筑进行了比较大的改建,建了新的宫殿群:慈宁宫。同时,他在东宫北面、今天珍宝馆一带修建了另一个宫殿区:慈庆宫。明世宗还制定了一个规定,西面的慈宁宫为太后专用宫殿区,东面的慈庆宫则专门为太皇太后使用。
清代入关之后,第一位入住慈宁宫的就是顺治帝的生母孝庄文皇后。那么,寿康宫又是谁住的呢?寿康宫与慈宁宫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帝驾崩。宝亲王弘历承继大统,是为乾隆皇帝。乾隆帝的生母熹贵妃钮祜禄氏,也被乾隆皇帝尊为皇太后。很快她便从自己原来的寝宫——西六宫之一的永寿宫搬迁到了东六宫的景仁宫。这次搬家,只能算做“权宜之计”。因为东、西六宫都是当朝皇帝嫔妃的居所,升格为“婆婆”的钮祜禄氏,按照礼制应该搬到西面的慈宁宫或东面的宁寿宫两座太后宫殿居住。然而这时问题摆在了新继任的乾隆皇帝面前:两处宫殿竟然都不适合自己的母亲居住。
原因为何?首先来看西面的慈宁宫。清朝入关后,只有孝庄文皇后曾经在此居住。而且孝庄生平笃信佛教,到了晚年甚至腾出原有的寝宫改建成了佛堂,而孝庄自己却住到了周边的围房中去。后来康熙皇帝为她又专门在慈宁宫东面兴建了一座殿宇,可是没多久孝庄便去世了。这座新建成的殿宇在康熙的授意下拆建到了清东陵,作为孝庄皇太后棺椁的暂安奉殿,雍正年间被改建为昭西陵隆恩殿。因此乾隆年间的慈宁宫寝殿,仍然维系着佛殿的格局,而围房由于孝庄曾经居住过,这位老太后在清宫中的地位无人能够比肩,因此她曾居住过的宫殿不适宜新的太后居住。
再看东面的宁寿宫。自雍正年间起,宁寿宫便是康熙太妃们的居住场所。如果论辈分,这些太妃们还是崇庆皇太后的“婆婆”。为了自己居住而将“婆婆们”赶走,于情于理都说不通。于是乾隆最终决定在慈宁宫西侧为母亲新建一座太后宫殿。这便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寿康宫。崇庆皇太后钮祜禄氏,也以皇太后的身份,在这里度过了四十二年的富贵人生。
崇庆皇太后去世后,这里一度成为纪念她的场所。按照清宫档案记载,在寿康宫东暖阁的供桌上,摆放着苹果、秋梨各十一个,葡萄一斤八两,黑枣红枣各一升。乾隆皇帝也会不时来到这里拈香礼拜,怀念自己的母亲。在他自己去世前下诏,将这座宫殿定位为未来皇太后的居所。
如今,经过精心修缮后寿康宫已恢复原貌,专业人员根据历史档案,并通过220余件文物,还原了乾隆时期崇庆皇太后在此生活、起居的场景。
2 午门——雁翅楼区域
午门左右掖门凭单双号牌进入
随着午门——雁翅楼区域的开放,经过整体改造后的午门及东西雁翅楼,也将作为展区进行大规模的文物展示。
午门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个城门,之所以称之为午门,是由于一条大家都熟悉的线:子午线。古人以子为正北,午为正南。而午门的位置又是在紫禁城的正南方,所以这座南门也就称之为“午门”了。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俗名也叫“五凤楼”,因在城台上有五座主要建筑而得名。在戏文里面我们经常听到“推出午门斩首”这样的话,但实际上午门外是不能成为刑场的,真正的刑场,元明两代在北京的西四,清代挪到了外城的菜市口,民国的时候则搬到了天桥。
回过头来说午门,虽说这里没做过刑场,但是有明一代在这里举行的“廷杖”也确实让不少人成为了棍下鬼。除了“廷杖”,午门外广场上经常举办的第二项活动,这项活动贯穿明清两朝,那就是“献俘”仪式。
明清两代有关出入午门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午门从正面看只有三个门洞,但是从后面看就变成了五个。那是因为在城台两掖处还有两座门,分别是左掖门和右掖门。说来有趣,这两座门可是北京最早实行单双号“限行”的地方。凡是遇到大朝会,所有参加典礼的官员们都要按照自己手里的单双号牌,分别从左右掖门进入,以防官员拥堵。
3 东华门区域
东华门门钉数量比其他门少
这次东华门区域开放之后,人们就有机会走上城墙欣赏另一个角度的紫禁城风光。提起东华门,这里有很多故事。
先从东华门的门钉说起。紫禁城的另外三座门,每扇门上都是八十一颗门钉,唯有东华门是七十二颗。有说法认为这座城门是清朝帝后棺椁进出紫禁城的通道,因此论属性东华门应该属阴,门钉的数量就用了阴数(偶数)。这种说法只能说是前一半正确,后一半则属于附会了。
为何说前一半是正确的?在清代,东华门的确是帝后棺椁出入紫禁城的通道。顺治皇帝驾崩后棺椁由东华门出,前往北面的景山寿皇殿(并非今天的寿皇殿)前火化;嘉庆皇帝病故后来棺椁也是由东华门进入到紫禁城并停放在乾清宫中。
但由此推断出门钉数目用七十二颗,则有些欠妥。实际上明代的东华门就已经是这个规制了。在紫禁城最早规划的时候,东华门实际上是专门为居住在禁城东南角的皇太子设置的。作为比皇帝低一辈的皇太子,在门钉的数量上必然要比其他门的少。
在历史上曾发生过两起硬闯东华门的事件。第一起发生在明朝景泰八年(1457年),被自己的弟弟夺权并尊为太上皇的明英宗朱祁镇,在大臣徐有贞等人的支持下,从自己居住的南内(今东城南池子附近)潜入到东华门外,并勒令守门兵丁开门。守卫看到是太上皇,自然不敢怠慢,于是一起兵不血刃的改朝换代就此完成。
第二起发生在清朝嘉庆十八年(1813年),这次硬闯的是企图攻打皇宫的天理教教徒。这些教徒买通了清宫太监,顺利伪装混入了皇城中,准备从东华门和西华门攻打紫禁城。攻打西华门队伍很顺利进入到紫禁城里,甚至最终打到了皇帝寝宫养心殿附近,而攻打东华门的一支队伍,由于和卖煤人发生了争执,一不小心露出了隐藏好的兵器,这引起了东华门守城兵丁的警觉,他们及时关闭了东华门,东路起义军的行动就此以失败告终。
4 宝蕴楼区域
宝蕴楼旧址曾建“少年天才班”
参观过“石渠宝笈特展”的观众应该都会记得,在延禧宫里,矗立着一座“烂尾”的西洋建筑。这座俗称“水晶宫”的西洋建筑,始建于1909年,因为库房银两短缺,建了两年多一直到清王朝灭亡时,它还没建成,于是这座西洋建筑就“烂尾”了一百多年。除了延禧宫里的“水晶宫”,在浓缩了中国古典建筑精华的故宫里,还有一处西洋建筑,它就是位于西华门内、最新向公众开放的宝蕴楼。
1915年,为了存放沈阳故宫和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两地的文物,北洋政府在故宫的西华门内、武英殿西一带,建成了三座单体西式洋楼,作为“文物库房”,此即宝蕴楼。故宫博物院2013年启动宝蕴楼的修缮工程,并于今年5月完成。向公众开放后的宝蕴楼,由“文物库房”变身为展厅,举办了“故宫博物院早期院史展(1925-1949)”,通过丰富的史料揭示了故宫博物院早期鲜为人知的历史。
宝蕴楼曾是咸安宫的旧地。对不少清宫戏迷们来说,“咸安宫”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康熙年间的废太子胤礽就曾经居住在咸安宫中。但是如果到宝蕴楼寻找废太子曾经生活过的痕迹,那肯定是找错地方了。因为宝蕴楼所在的咸安宫与废太子胤礽居住的咸安宫虽然名字一样,却是指两个不同的地方。这两处咸安宫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它们又有怎样的渊源?我们不妨一探究竟。
故事还得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说起。这年九月,对太子种种劣迹忍了很久的康熙皇帝,宣布废黜皇太子胤礽。胤礽是康熙的原配皇后赫舍里氏所生,康熙帝和赫舍里皇后的感情非常好,不幸的是,赫舍里皇后因难产而去世,留下胤礽这个独子。这使得康熙皇帝将对妻子的爱全部倾注到了胤礽身上,在胤礽两岁那年,康熙皇帝便把他立为皇太子??上д馕换侍釉诔沙さ墓讨?,权力欲望不断膨胀,最终威胁到了皇权而被废黜。
太子被废黜后,康熙命胤礽移居到慈宁宫和英华殿之间闲置的宫殿咸安宫居住,这座宫殿在明代曾经是太妃们的住所,天启年间和魏忠贤狼狈为奸的客氏也曾在这里居住过。胤礽的这次迁居实际上等于被关了禁闭。但之后不久,康熙帝又开始后悔废太子的举动,于是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正月二十二,康熙复立胤礽为皇太子。不过,这位皇太子也是太不争气,复位之后不但不痛改前非,还更加我行我素,这再次激起了康熙皇帝的震怒??滴跷迨荒?1712年)胤礽再次遭到废黜,并被幽禁在咸安宫中。
十几年后的雍正二年(1724年),胤礽在咸安宫病逝。胤礽的儿子弘皙被雍正帝封为理亲王,因为其特殊身份,弘皙被雍正帝“请”出了北京城,在京北郑家庄村为他专门兴建了一座王府,这就是今天的平西府。
胤礽去世之后咸安宫再次空了出来。到了雍正七年(1729年),皇帝利用这块地方兴建了咸安宫官学,并选拔内务府上三旗,即正黄,镶黄,正白三旗子弟以及景山官学中学业优秀者入学学习。因此可以说这就是清代设立的一座“少年天才班”。这所学校中有三个大班级,分别在三座读书房中。每个大班级配有三名专业老师授课,还有专门人员负责教习满语和各类骑射等体育科目,甚至还要派皇帝的专门顾问——翰林来督查学业,足见教学的严谨。顺便提一句,从这里的确走出很多成绩优异者,但最为大家熟悉的毕业生,却没有走上正途,他就是大贪官和珅。
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为了给他的生母崇庆皇太后庆祝六十岁大寿,将位于母亲寝宫寿康宫后面的咸安宫官学改建为专门为母亲祝寿的宫殿,并重新命名为寿安宫。寿安宫自1925年起改为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沿用至今。
咸安宫官学因此也在乾隆十六年,从原址迁建到了西华门内原尚衣监旧址,并在那里新建了官学校舍,官学沿用了原有的“咸安宫”名称,仍然称为“咸安宫官学”。1913年,北洋政府决定在咸安宫旧址上建造古物陈列所,以此作为文物库房,1915年最终建成宝蕴楼。
补白
西华门内文化气息足
乾隆年间,随着新的咸安宫官学(宝蕴楼旧址)的建立,西华门内的咸安宫一带渐渐形成了一片新的文化区域。咸安宫附近的一些宫殿也开始用于皇帝处理文化类事务,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其东侧的武英殿。
明代时,武英殿是皇帝进行斋戒的殿宇,清初时多尔衮在此处理过政务。到了清康熙年间,武英殿开始演变为刊刻书籍的“皇家出版社”。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乾陵令手下文人从《永乐大典》中挑选出138种珍本书籍进行刊刻,并亲自赐名为《武英殿聚珍版丛书》,这就是后人俗称的“殿本”图书。
最近,武英殿一度成为网络热词。武英殿是“石渠宝笈特展”的展厅之一,珍贵的书画精品吸引了无数慕名而来的观众。为了一睹《清明上河图》、《伯远帖》等珍贵名作,观众需要在武英殿外拍长达6个小时的队。即便如此,在“石渠宝笈特展”期间,武英殿外几乎天天排队,这也成为故宫一道独特的风景。
咸安宫附近还有一些临时性的机构,如实录馆、文颖馆和三通馆等。实录是指记载上一任皇帝言行举止的资料,一般都是老皇帝去世之后由新皇帝组织文人进行编写。嘉庆四年(1799)年,乾隆皇帝去世,在任的嘉庆皇帝组织人手编写乾隆的实录。乾隆在位60多年,发生了很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因此嘉庆专门给编写实录的官员找了一个固定的办公地点(这之前都是流动的场所),即位于咸安宫官学后院的原清字经馆房舍。这些官员在这里一干就是八年,直到嘉庆十二年(1807年)三月,他们才编辑完成了清高宗弘历(乾隆)的全部实录。
编写实录是一段痛苦与快乐并存的岁月。首先参与者能够在实录馆开馆日(即上班第一天)享受一顿由光禄寺特别为他们准备的宴席。实录编成之日,还能够再次享受一顿大餐,外加得到皇帝的赏赐。实录编写工作按照现在的说法那绝对是国家级机密级别,所以参与编写者一律不许携带任何稿件出宫。等到编写工作基本结束后,所有稿件都要在西苑的蕉园焚毁。
编写工作结束后,会进行实录的誊写工作。这时实录馆就会从民间雇一些文化人来完成这项繁重的工作,所有誊写的文稿也是一律不许携带出宫,而且政府会为誊写稿件的人解决食宿问题,当然条件未必那么好,也就是在西华门外租赁几间破庙供他们居住。
文颖馆负责《皇清文颖》的编篡工作,三通馆则负责《通志》、《皇朝通典》和《文献通考》的编篡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嘉庆年间,为了方便编辑典籍,《永乐大典》的一大部分曾存放在文颖馆。除此之外,文颖馆还存放了很多古籍珍本。曾有文人在自己的笔记里记载了从文颖馆抄走一些资料后,向别人展示时的自豪,足见这里在当时文化界的重要地位。
编辑:陈佳
关键词:故宫 新开放区域 午门 左右掖门 单双号限行



敦煌哈拉诺尔湖干涸60年重现碧波
世界各大地标建筑熄灯 响应“地球一小时”活动
北京玉渊潭百米?;ù蟮烙稳巳缰?/ins>
“给我点糖吧!”
多国联军空袭已两年 也门战局仍僵持不下
韩国检方决定申请逮捕朴槿惠
美国俄亥俄州发生枪击事件15人伤亡
巴黎迪士尼乐园25周年庆典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