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别忽视身边“老小孩” 老年痴呆更“爱”女性
在你的身边,可能会有这样的老人:他们行为怪异,会突然张口大骂又或者是突然拍拍你的肩膀,但你并不认识他,很多时候,你也许会觉得这样的老人很烦。但请你一定要耐心对待他们,因为他们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疾病让他们的大脑逐渐退化,慢慢变成了“老小孩”,如同回到初生的婴儿。
每年9月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症月”,今年的主题是“记忆与爱同行”。近日,国际阿尔茨海默症协会发布的《2015年全球阿尔茨海默症报告》显示,到2050年,全球各地患老年痴呆症的人数,将从目前的4700万人增加两倍多,达到1.32亿人。仅2015年一年,就有约1000万老年痴呆症新增病例,相当于每分钟约19人罹患老年痴呆症,几秒钟就增加一例,比2010年的新增病例多出将近30%。
过去5年间,全球在老年痴呆症医治方面的资金投入增长超过了35%,2015年达到8180亿美元,其中60%的花销都用于医疗和机构护理。
65岁以上老人每增加5岁,老年痴呆症患病率翻一倍,女性阿尔茨海默症的概率比男性高
老年痴呆症指的是老年期痴呆,其中阿尔茨海默症占60%,此外还有血管性痴呆、混合性痴呆等。“研究表明,阿尔茨海默症在整个人群中的患病率为4.2%。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65岁以上人群中,每20人中就有1人患阿尔茨海默症,并且年龄每增加5岁,患病率就翻一倍;85岁以上人群中,每10人中就约有2.5人罹患该病。”中国阿尔茨海默症委员会常务理事、清华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玉泉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乔立艳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国已是老年痴呆症大国,人口老龄化是患者激增的关键。
美国阿尔兹海默症协会近日公布的报告估计,65岁女性后半辈子罹患阿尔兹海默病的概率约为1/6,男性则是1/11;罹患阿尔兹海默症的美国人有近2/3是女性。此前有推测称可能是女性的平均寿命较男性长,而新的研究发现,1个与阿尔兹海默症有关的基因变异,对女性的影响较男性更大。
南加州大学教授布尔顿说:“年龄确实是罹患阿尔兹海默症的最大风险因子。平均而言,女性比男性多活4或5年,但我们知道,阿尔兹海默症在确诊前20年就开始发病”,也就是细胞受损很早就悄悄展开。
斯坦佛大学研究人员分析了8000多名带有1种基因变异患者的数据,科学家早知这会增加阿尔兹海默症风险。史丹佛大学神经学专家葛雷谢斯去年报告说,相较于没有这种基因的女性,带有APOE-4基因的女性最终罹患阿尔兹海默病的概率多出约1倍。布尔顿说,目前还不清楚原因,可能跟此基因如何与雌激素相互影响有关。
我国阿尔茨海默症早诊率太低,家属羞于启齿而耽误治疗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记忆中心王华丽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我国预计有1000万的老年痴呆患者,其中超过一半为阿尔茨海默病,而真正去医院看病接受科学诊治的人还不到20%,很多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不好。
我国阿尔茨海默症早诊率相对较低,乔立艳也对记者强调说,门诊中不少患者来就诊时已发展到中重度,增加了治疗难度。很多家属等到老人迷路了、出现幻觉等严重情况时才带老人来就诊。北大六院曾在全国近30家记忆门诊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很多家属从发现老人有问题,到带老人去看医生的时间平均需要两年,最长的甚至到了10年,失去了很多早期治疗机会。
王华丽特别提醒,阿尔茨海默症发病缓慢,在家属看得到症状之前,还有很多征兆没有引起注意。如果是早期就诊治疗,老人的社会能力、生活能力等还能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还可以有一个很好的生活质量。一旦延误了病情,即便是用药治疗,也无法恢复到功能较好的水平,这时会给家庭带来更大的负担。“北京的情况还好一点,二三线城市甚至更落后的地区情况较差,往往是等老人糊涂得吃喝拉撒睡都不灵时,才会想起去医院。”
另外,讳疾忌医也影响了治疗。王华丽发现,好些家属带着患者来的时候就提到,没敢带老人来看病居然是因为怕老人得这个病丢人,一直拖到病情加重了没法子才来。“很多家属都不愿意和周围人说。”
对治疗的误解也导致了一些患者没有及时及早得到治疗。乔立艳介绍,有不少家属认为,老年痴呆反正治不好,因此半途放弃治疗。事实上,通过药物、认知康复训练等,能减缓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速度,缓解出现幻觉、迫害妄想等精神异常。王华丽也指出,目前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药物只有两大类,可以改善大脑里的化学物质,帮助改善老人的记忆力和情绪行为,但并不能治愈疾病,这也导致很多人认为没有必要治疗。“实际上,长期的药物治疗是可以帮助患者维持较高的生活质量。”
别把老年痴呆错当成“老糊涂”,记忆明显衰退是早期信号
“千万别把老年痴呆错当成‘老糊涂’。”乔立艳说,老年痴呆的早期症状可以归纳为“四不”:一是“记不住近期的事”。老人对一两天内发生的事记不住,但几十年前的事却记得清楚;二是“算不清数”,如买菜等简单的算术算不清楚;三是“认不得回家的路”。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视空间”功能已受损,独自外出可能不认识回家的路;四是“说不清话”。刚开始是说话漏字,后来可能发展为逻辑不清、自言自语等。
记忆减退是老年痴呆症标志性症状之一。最开始,老人会出现近期的记忆衰退,比如刚做的事情,无法回忆出细节,这时候就需要留神了。已有研究发现,出现记忆力减退的老人发生阿尔茨海默病的几率比其他人高。王华丽建议,在资源好的地方还是找专业机构评估,如果医生认为还没发展为疾病当然更好,但建议每年都要注意观察。
个性改变也是老年痴呆症的首发表现。除了记忆减退之外,智力的损害和个性的改变也是老年痴呆的标志性症状,而且常常是容易被忽略的首发症状。杭州市七医院老年心理康复中心主任陈斌华解释,个性改变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是从原先的温顺变得容易发怒,有的是从原先的比较计较变得更加计较,还有的则表现为喜怒无常,且在越亲近的人面前表现得越加明显。
老年人晚上睡不着可能也是老年痴呆症的早期表现。年纪大的人需要的睡眠时间少,但实际上,老年人晚上睡不着不一定是单纯的失眠,很可能也是老年痴呆的早期表现。陈斌华提醒,一半以上的老年痴呆患者都表现出有睡眠问题。当老人睡眠不好时,千万别简单以为是单纯的失眠而随便用药,最好先弄清楚是否与老年痴呆有关。长期吃各种安眠药,药物反而会加重对老人认知的损害。
一半以上的痴呆老人会有猜疑症状。“可能很多人发现家中老人出现幻觉、猜疑症状时,会以为是精神病,根本不会往老年痴呆这方面想,其实临床上有一半以上的痴呆老人会有猜疑症状。”陈斌华解释说,这是因为脑子里一种叫乙酰胆碱的神经递质功能下降,使得神经递质的平衡被打乱,于是就出现幻觉、猜疑、妄想等精神疾病方面的症状。
编辑:赵彦
关键词:老小孩 老年痴呆 阿尔兹海默病 预防方法


土耳其一架军用运输机坠毁3人丧生
旅马大熊猫“靓靓”诞下第二只宝宝
哥伦比亚一架军用直升机坠毁至少7人遇难
西班牙庆祝圣安东尼节 民众“骑马跳火”
兰州榆中黄土高坡上演“水母灯光秀”
冬季不荒芜 这里上演“丰收喜宴”
带工作照回家
福建漳州现大型蚂蚁雕塑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