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自服“双跨药品”务必认清OTC标识
●部分药品既是处方药(Rx)又是非处方药(OTC)
●在化学药物中以消化系统和解热镇痛类药物居多
医学指导/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司徒冰
在我国的大众传播媒体上,处方药是不可以做广告的??墒?,一些细心的朋友总会发现在电视上也看到一些“处方药”的广告。莫非处方药可以做广告了吗?当然不可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司徒冰介绍,这些“处方药”之所以能在大众传播媒体上出现,是因为它们有一个特殊的身份,那就是“双跨药品”,即它们既是处方药(Rx),又是非处方药(OTC),化学药物中的“双跨药品”以消化系统和解热镇痛类药物居多。专家提醒,双跨药品的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说明书里适应证、服用剂量、疗程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患者自我药疗时,一定要注意选择外包装、标签、说明书均印有OTC标识的非处方药。
文/广州日报记者黄蓉芳 通讯员黄贤君、白恬、黄家嘉、邱日想
何谓双跨药品?
既是处方药 又是非处方药
司徒冰介绍,目前,国内的双跨药品共有2300多个品种,包括化学药物约300种,中药约2000种,化学药物中以消化系统和解热镇痛类药物居多,如:法莫替丁、西咪替丁、抗病毒口服液、清开灵口服液、布洛芬缓释片、阿司匹林肠溶胶囊等都是双跨药品。
何谓双跨药品?司徒冰解释,顾名思义,双跨药品既是处方药(Rx),又是非处方药(OTC)。
双跨药品的身份究竟是如何界定的呢?司徒冰介绍,主要是看其适应证。不少药品作为处方药时会有多个适应症,其中有部分适应症,患者能够进行自我诊断和自我药疗,于是,在限适应症、限剂量、限疗程的“三限”规定下,这部分适应症可作为非处方药,安全地用于患者的小伤小病,因而按非处方药的形式管理。
“这一部分适应症,通常是通过长期实践证明安全有效,且易于判断,因此转换为非处方药,使患者可以在药店购买,达到便民的目的。”司徒冰说,当然,患者难以作自我诊断和自我药疗的部分适应症,仍然作为处方药进行管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为了规范药品广告的发布,确保人们的用药安全,2005年12月1日起,就规定所有处方药都不得在大众媒体上刊播广告。”司徒冰说,由于双跨药品的特殊身份,它们又可以以OTC的身份在大众传播媒体上刊播广告。“这也是公众有时会在电视上看到一些‘处方药’广告的原因。”
如何辨识?
按外包装、标签、说明书和适应症进行区分
既然双跨药品具有“两张面孔”,患者如何区分呢?
司徒冰介绍,主要通过两者的外包装、标签、说明书和适应症进行区分。以某一品牌的铝碳酸镁片为例,两者的相同之处:成分均为铝碳酸镁。不同之处则见下表:
专家提醒:
注意判断症状是否OTC适应症
司徒冰说,由于“双跨药品”身兼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二重身份,有的患者不了解其中的区别,以为在电视上看过广告,就可以按非处方药来服用。
司徒冰提醒,“双跨药品”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说明书里所描述的适应症、服用剂量、疗程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患者在作自我药疗时,务必选择OTC药品,并合理地使用,以避免出现药品不良事件。
首先,非处方药的外包装、标签、说明书上都会印有OTC标识,如果去药店购买或自行服药,一定要认真辨别。
其次,要注意对症状作出正确的判断,结合药品的适应症选择性服用,如果不清楚自己的症状是否符合“双跨药品”非处方药的适应症,最好先向医生或药师咨询,然后再服药。
第三,即使符合“双跨药品”中的非处方药适应症,服药前也要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服用。
第四,用非处方药进行自我药疗一段时间,一般是3~5天后,如果症状仍未见减轻或者缓解,应及时到医院诊断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最后,特殊人群如妊娠期妇女、婴幼儿、老人、肝肾功能不全者使用前,最好先咨询医生或药师。
编辑:赵彦
关键词:双跨药品 OTC标识 什么是双跨药品 处方药 非处方药



梅花奖艺术团赴新疆慰问演出
联合国副秘书长警告也门面临特大饥荒
距矿工被困区域还剩17米 尚无新发现被困人员
八一飞行表演队:“蓝天仪仗”劲舞苍穹
航拍港珠澳大桥香港段
特朗普威胁中断或大幅削减对中美洲三国援助
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访问安提瓜和巴布达
比利时国王访问葡萄牙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