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蔡明亮:电影不一定要讲完一个事情或者一个故事
时间:3月25日
地点:香港会展中心
1
提问:您在2012年首次和香港电影节、优酷合作的“大师微电影”时,拍摄的《行者》就是讲述李康生扮演的一位高僧穿着红色袈裟,缓慢行走在香港街头,为什么今年还要延续这一主题,让李康生继续行走?
蔡明亮:香港电影节和优酷今年请我的时候,我就决定再走一次。我这样很符合“大师微电影”的主题——不忘初心。我没有忘记我做电影的初心,我不一定要跟着外界变,如果你觉得我拍的内容非常有价值,是好的,是正面的,我就再拍一次“走路”。如果李康生身体可以的话,我还可以再拍一次,“行走”这个作品太有意思了,是一种精神上的运动。
2
提问:今年的短片为什么叫《无无眠》?《心经》里有“无无明,亦无无明尽”。这个名字与《心经》有关吗?
蔡明亮:这个问题得从《行者》系列概念说起,《行者》形象本身有点像玄奘,走路时代的高僧,不过我不是拍真正的玄奘,我是拍精神上的玄奘。现在社会的精神、局势与玄奘那时是完全相反的,那时是很慢的,用走路的方式,艰苦的,一心一念地走。李康生扮演的形象不见得真的就指僧人、和尚,但他心里面有僧人那个精神?!缎姓摺废盗械拿恳徊吭谌∶?,我都往经文里靠。这部叫《无无眠》,是从无无明转过来的。还有一部叫《无色》。
我曾经拍过舞台剧《玄奘》,玄奘的伟大在于:他一个人,面对茫茫沙漠、漫漫前途,却义无反顾地走进去。就像人生一样,你要一个人适应这无助与孤寂。现实是:我们的心都不柔软了,只知道自己的痛,不知道别人的痛。看我的电影就是一种让心灵柔软的训练,这是解决世界问题的开始。
3
提问:您平常很喜欢看佛经吗?
蔡明亮:这几年佛经看得多一些,我觉得有蛮多领悟,有时候会转到创作上面去。我也喜欢读老子的书,都曾反复地在看这些东西,每次看领悟都不太一样。
4
提问:2012年的《行者》中,李康生是纯粹地走,今年的《无无眠》中,您让李康生在东京街头走啊走啊,然后去洗澡了,这种变化蕴含着什么寓意吗?
蔡明亮:什么意思也没有,当时就是李康生走不动了,我临时决定让他去洗澡暖和暖和。拍摄时东京温度是零℃左右,李康生光着脚,缓慢行走就感觉越来越冷,他边走边抖。李康生去年曾经中风,身体非常不好,所以为了李康生的身体,我要保护他,就不让他走了,洗澡是我临时决定拍摄的。
5
提问:这么多年来,您的男主角只有李康生。
蔡明亮:是,如果李康生的故事结束,我的表达也就结束了,因为我太喜欢拍这个人。他的身上能体现出我对于电影的看法,对时间艺术的了解,我从他年轻时一直拍到现在,从他年轻的脸拍到现在苍老的脸,那种生命由年轻变为衰老的正常规律,都展现在他脸上。曾经有人说你已经请得起刘德华了,不要只用李康生,也有观众跟我说不想再看李康生了,换别的演员吧,我不同意。我说对不起,我要拍到他死,拍到我死。
大家觉得演员是一个赚钱的工具,是一个消费品,我不这么看,我觉得他是我创作最重要的一部分。现在李康生身体不好,如果李康生不拍片了,我大概也就停了,我一直这么说,将来也不会改变。
6
提问:哪个地方对您来说最有意义?
蔡明亮:台北的西门町,我在这里看了很多电影,我在这里遇到了小康(李康生),这是我与青春相遇的地方,有属于我的生活气息。
7
提问:您觉得自己的创作至今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蔡明亮:我觉得我在灌溉一棵树,没想过它会长成什么样,我现在的想法越来越走向电影核心的概念,回头探索比较能贴切地做该做的事情。我在做《无无眠》的时候,好像写生、画画,我后来的创作基本上走这个概念,准备营造影像。把电影凸显出来,我的电影里情节少,对白少,音乐少,看的是一种感觉、氛围、影像结构。电影不一定要讲完一个事情或者一个故事,不一定要有结论,可以是一刹那的表达。电影不一定非要呈现我们习惯的东西,不同的角度,效果可能会不一样。
8
提问:您认为电影是什么?
蔡明亮:我家里有7个兄弟姐妹,从小我被交给外公外婆带大,他们开了个小档口卖干面,两人每天都要看电影,轮流带我去,所以从3岁开始,我就是在面摊和电影院之间长大的,那时看了大量港台片,高中毕业就去了台湾。后来就入了这行。对我而言,电影可以是一首诗,可以是一幅画,可以是一幅裸体写生……正因为电影是有无限可能的艺术,而非仅是一时谈资,所以,你才尊重它,希望它完整地呈现??吹缬笆?,你观照作品,作品也观照你。电影应该给人以启发,让人思考,而不仅仅是喂饱你。
9
提问:您认为什么最难追求?
蔡明亮:能感动人的东西必然是真实的,可是真实很难追求得到。
10
提问:您出生于马来西亚,高中毕业后去了台湾,这些年来您有归属感吗?
蔡明亮:没有归属感,我的生活经常是从一个旅馆到一个旅馆,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我很会搬家,我的生活都是在漂泊里学习到的,一天我想,一个人就60公斤的体重,为什么要去买600公斤的东西,逐渐地我开始减少买东西,电影也开始做减法。
11
提问:您最喜欢和什么人一起生活?
蔡明亮:我喜欢和老人住在一起,可能与我从小被外公外婆带大有关,和老人一起,我觉得有安全感,有归属感。
12
提问:您电影里弥漫的那种孤独令人压抑,您是个孤独的人吗?
蔡明亮:我从小就习惯孤独,我喜欢孤独而且愿意表达孤独,可能主流的观念认为孤独不好,会觉得这个人孤僻,没有人照顾,可是我觉得人需要学会和自己相处,每个人都需要训练如何与孤独相处,就像要训练我们如何面对死亡一样。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我不认为说我的电影“曲高和寡”是贬义,在古代,这个词是有褒扬的意思的。
13
提问:您认为您的电影最不适合在哪看?
蔡明亮:飞机上,因为大家看了会睡觉。我现在拍电影已是随心所欲。没有关系,大家看着睡着了或者不喜欢,都可以。我的电影只是为了说明电影还有这样一种形式,是个人心意的表达。
14
提问:很多人觉得您的电影太慢了,您是刻意创造了“慢”这个特点吗?
蔡明亮:说起来,我电影风格的这种“慢”,还与小康有关。1991年我还在电视台工作,为剧情片《小孩》挑选演员,一天在西门町的游戏厅门口遇到了李康生,那年李康生高考落榜,如果复读的话需要钱,所以他在游戏厅找了份工作。那时的游戏厅门都关得严严的,因为有的里面会有赌博的东西,会专门找人在门口看着,李康生就是做看门的工作。我看到他,就被他的一种特质吸引,他的脸很安静,老成,长得不帅,但也不难看,不高,瘦瘦的,他看着我沉默了好久,我就留了电话给他,后来他就来了,估计想着也是可以挣些钱。他很怪,所有节奏都慢,反应也慢,就连转个身都慢,拍了三天我有些受不了了,问他为什么这么慢,看人都不眨眼呢——呵呵,是因为他眨眼的动作也比别人慢,我跟他说不要紧张,要自然地拍戏,结果他慢慢地回了我一句:“这就是我的自然。”这句话很打动我,一是没想到他会回嘴反击,二是他所说的“自然”。慢慢地,他改变了我,我就跟着他的节奏,什么都慢慢的了。我觉得这种缓慢、孤独,其实也是在诉说生命的本质。
对于大多数观众而言,我的“慢”是种叛逆,不过我认为人要有叛逆,世界才会有改变。现代人讲究快速,希望加快受到感动的速度,但快速无法使人领略生活中的感受,只有慢下来才能够深深地体会生命中的点滴。
15
提问:您的电影中除了死一般的孤寂,还经常有大胆的裸露镜头,这次的《无无眠》里也有。
蔡明亮:我拍的时候完全没有想这个问题,拍的时候很舒服,我拍完才想到可能会有问题,跟香港电影节专门就这个问题讨论,最后他们没有剪。创作者不能老是屈服,老是顺应。艺术家创作的时候应不应该有尺度?你觉得我拍的是色情片是在卖肉吗?我不这么看,演员这么放松地去演一个洗澡的戏,而且身体这么美。我跟优酷说了:“不删、不喷也不许放大!”我拍完觉得特别好,后面这个问题丢回去给发行人。我会坚守我的立场。
16
提问:您现在拍电影有什么要求?
蔡明亮:只要有钱,不限制我,我就拍。但我要有一部分版权,要有在美术馆放映的权利。比如看蒙娜丽莎,你不能要求她不许出现在明信片、杂志上,但最后大家还是会到卢浮宫看她,蒙娜丽莎出现在别的媒材上的影像等于做宣传,你要欣赏这个艺术品,非要回到卢浮宫的墙前。我完全不怕盗版,我的粉丝和观众可以用我的方式看到真品。
17
提问:在您看来,什么是创作?
蔡明亮:对我,创作就是与自己的生活重新相遇。这并不是说你非要把摄影机对准自己,而是说你一定要带着你自己的眼光、心境和情感来凝视你感兴趣的人、事、物,经过这一重转化与投射,你反而能更挥洒地表达自己。我能拍出这样的电影、缓慢地观察黑暗,是蛮宿命的,它被我的生活所决定,这是我唯一会拍的片子。所以,那些鬼片、黑帮、上流社会、文革、甜美白日梦、世界名著影片都不是我的世界,我都不会拍。观众希望我拍的那种影片,我也不知道怎么拍。我的电影基本上就是我的人生经历转换出来的。
编辑:罗韦
关键词:电影 蔡明亮 香港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