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我不是你“想拍就拍”的对象
北京市人大代表刘颖曾质疑北京地铁“禁止拍照”的规定,引发不少热议。日前,北京地铁官方微博发起了“地铁内可以拍照吗,您怎么看”的民意调查。截至3月17日20时30分,已有千余人参与投票,超过75%的投票者认为,在不影响地铁安全的情况下可以自由拍摄。(《新京报》3月18日)
在一个“人人都是自拍族”的时代,掏出手机“随手拍”已成为不少人的习惯甚至一种生活方式??梢运?,支持地铁拍照很大程度上就是支持自己。但是,依然有那么多反对拍照的人,他们反对的理由值得关注。
反对在地铁拍照的理由,可能有两个。一是上面提到的地铁安全。据地铁工作人员介绍,闪光灯会影响地铁司机的驾驶;一些人防设施的功能和构造因为涉密,也不适合拍照和外传。这些是客观事实,忽视不得。有人认为,如果是“一个有素质的车迷”,这样的摄影师不会干危害行车安全的事儿。这只能算一家之言和美好愿望,不要指望所有人都有这样的素质。
还有一个反对在地铁拍照的理由是自由。有人可能会讲,在地铁拍照是自由,凭什么受到干涉。但有必要追问,闯入你镜头的人,有没有免于成为“风景”的自由?你随手拍下了别人,可并不是所有人都希望闯进你的镜头,都希望成为你的“风景”。这种免于成为别人“风景”的自由,是同样应该被?;さ淖杂?。
而且,并非所有的地铁拍照,都是基于记录和欣赏美,有些人是基于恶搞、审丑,有些人甚至是基于窥觑、下作的心态。在微博微信朋友圈里,经常看到有人贴出地铁“随手拍”,而且不忘加上几句点评。比如,有美女走光了,有人穿着出奇,还有人在地铁睡着了……地铁是公共场所,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并不是所有的事都可以被普通乘客拍摄。如果你是当事人,见到自己成为别人镜头中的“丑角”,还能继续保持良好心态吗?这种“免拍”的消极自由,应该得到维护吧?
这些年来,媒体报道的公共边界和伦理问题,一再引起社会关注和讨论。其实这一问题在自媒体领域,表现得尤其突出。在一个“人人都有手机”的时代,当一部分人在行使拍照自由时,却可能损害另外一部分人的“免拍自由”。自由是一个社会的活力所在,也是个体全面发展的根基所系,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地铁安全。基于自由的意义,今天应该探讨“随手拍”的边界和伦理问题。公共事件和公共人物,可以成为“随手拍”的对象,而普通人身处公共场合,却非别人“想拍就拍”的对象。
编辑:水灵
关键词:想拍就拍 对象 人人都是自拍族 时代
 
       
 

 美再次发射“二手”猎鹰火箭 将10颗卫星送入轨道
美再次发射“二手”猎鹰火箭 将10颗卫星送入轨道 中国邮政发行《中央美术学院建校一百周年》纪念邮票
中国邮政发行《中央美术学院建校一百周年》纪念邮票 京城赏花正当时
京城赏花正当时 英国剑桥举行葬礼告别霍金
英国剑桥举行葬礼告别霍金 马西西接任博茨瓦纳总统
马西西接任博茨瓦纳总统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领导人会议通过多项成果文件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领导人会议通过多项成果文件 多伦多举行复活节游行
多伦多举行复活节游行 中国“最北”湿地迎来今年首批候鸟
中国“最北”湿地迎来今年首批候鸟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