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一品一鉴一品一鉴
古镜漫谈
技艺精湛
在深入了解古代铜镜的过程中,记者突发奇想,古人在铸造铜镜的时候,不知是否也有铸剑的莫邪和干将一样的传奇故事?铜镜的出现和完善,在技巧上是否有一定的奥秘?
资料记载,春秋战国以后,人类极其正确地掌握了铜料配比及更为神奇的冶炼秘笈,再组合制范与浇铸的绝技,铸造出世界上最好的青铜镜。
与此同时,铜镜也更加为“王者”所喜好,当初也只许权贵享用,是王权与等级的象征。因此,春秋战国时期的铜镜存世极少。据考古统计,湖北省200座战国墓只出现四面战国镜,只占2%的比例。浙江省战国墓几乎没有一面战国镜,江苏省寥寥无几,其他省也极为稀少。反而汉代的诸侯王墓出土了一些战国镜。例如南越王墓出现的战国六山镜,蟠螭纹镜等,均是战国高级铜镜,工艺一流。这些铜镜都是汉代侯王所获的战利品,可见古代战争的本来面目就是掠夺财富与宝物。
观察研究铜镜的发展不难看出,实用的古代铜镜,经过艺术创造、增添美感,已然成为了极具价值的艺术品。于是,美仑美奂的铜镜,除了满足权贵的物质生活外,还捎带一种赏心悦目的风韵。
一位工艺美术专业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铜镜除了造型生动、线条流畅外,最主要的还是工艺特别精致,如果用铜镜中的精致纹饰装点在其他青铜器物上,那么每一件被装饰的青铜器物一定不亚于“商周”青铜礼器的精美。
“因此,在那种精神生活相对贫乏的时代,美妙的铜镜本身就是价值高昂的艺术品,怎能不让王公贵族青睐,历代权贵万分喜爱?”艾青认为,正因为如此,铜镜之中的精品能被世代传承下来。因为哪怕消亡的战败国,国虽亡,但是代表当时最高科技成果的铜镜精品,常常转为后朝的战利品被保存下来。
“而且那些古代的权贵们对于自己喜爱的宝贝往往是死都不愿意放手,哪怕寿正终寝,也要将自己喜欢的艺术品带去另一个世界享用。而那个时期的精美铜镜就被逐步保存下来。”艾青说。
记者了解到,在收藏上,宋代的徽宗皇帝捷足先登,算得上中国古代铜镜最早的收藏家了。历史记载,宋徽宗凡是所遇前朝汉唐铜镜的精品,一律收归王室,由专事登记、分类、造册著录于“宣和博古图”内,宋代“博古图”也是我国最早的青铜器专著。而清代乾隆皇帝同样慧眼识宝,更是热衷于汉唐铜镜的收藏(当时几乎不见战国镜),只要民间发现铜镜精品悉数纳入宫中,一概详细编进“西清四鉴”的图录内。
到了清代晚期和民国初,西方列强大肆搜罗中国古代青铜器,包括精美绝伦的古代铜镜,与此同时,中国的爱国文人、有识之士为了保护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也相继参与收集青铜镜。其间有陈介琪、罗振玉、梁上椿、刘体智等,他们都是研究中国古代铜镜文化的先驱者。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铜镜 古镜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