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5全国两会>本网特稿 本网特稿
对外友好界别委员呼吁
不要让“铁公基”成为压倒地方发展的最后一根稻草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8日讯(记者高杨)一段时间以来,铺高速、建高铁、修机场已经成为很多地方拉搞GDP增长的主要方式和出政绩的重要手段。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在中部地区某地,甚至出现当地给市长加压:争取不到高铁项目就下台。正是这样或那样的理由驱动下,在我国一些地区,甚至是那些连“吃饭财政”都成问题的地方,出现了新一轮“大跃进”式的基础设施发展冲动。
而在参加昨天的对外友好界别小组讨论会上,部分全国政协委员呼吁,国家必须叫停那些浪费惊人,且脱离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铁公基”项目。
2万人口的县却建了可容纳3万人的体育场
“一次我到甘肃南部一个县去,到了那里被眼前的一些场景惊呆了!”就部分委员谈到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超越当地发展阶段和实际财政能力,下大力气投入财政资金大兴土木,大搞基础设施建设时,陈知庶委员举了一个他在任甘肃省军区司令员时候看到的例子。
陈知庶说,我去的这个县总人口只有2万人,但当地却建了一个可以容纳3万人的体育馆。在介绍这各项目时,当地政府感到十分骄傲,他们还把这个工程当成他们的一个政绩,一张名片来介绍。“可据我所知,该县是个贫困县。”
不过,在陈知庶看来,上面这种浪费惊人的例子在很多地方只是冰山一角。
“我从兰州到西安,一张机票大概300元左右,庆阳位于兰州和西安之间,但坐飞机从兰州到庆阳价格却需要600多元,这样一算。我干脆买一张从兰州到西安的票,再从庆阳下不就可以省一半的钱了吗?”陈知庶说,可是当你到了庆阳时,人家航空公司却告诉我不让下,必须坐到西安,要么就再按照兰州到庆阳的票价补票。陈知庶说,他后来了解了情况,因为兰州到庆阳距离很短,几乎没有人坐飞机。所以,航空公司就把距离只有兰州到西安一半的庆阳,机票价却翻到兰州到西安票价的一倍来卖。“这既是让那些乘客冤大头,同时也凸显支线机场在我国已经高度过剩。”
“庆阳机场不是个案,花数亿元修机场,一年却没几个人从那坐飞机。”陈知庶说,很多地方在修机场之前没有考虑过修机场可能带来的负担,以为机场修好了就不用再投入了。“但一修好之后才发现,不管有没有客人坐飞机,只要机场不关闭,每年地方都要拿出数千万财政做补贴,仅这项补贴就足以拖累了很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铁公基”建设冲动到了该警醒的时候了
和机场过剩相比,公路、铁路建设投资过快,也同样引起委员关注。就在前天,全国人大代表、中铁隧道集团副总工程师王梦恕表示,我国修铁路的钱基本全是银行贷款,贷款已经达到3万多亿元,按照6%利息来算,铁总每年要拿出1800亿的利息。而交通运输部公报显示,仅2014年一年,我国公路投资就高达1.53万亿元。
“但我国真的需要那么多高铁和那么长里程的高速公路吗?”尽管过去我们经常在一些地方可以看到“要想富先修路”的标语,但在全国政协委员、国防部原外事办主任钱丽华看来,就像陈知庶委员说的一样,他到了很多地方看到的,不仅是中国支线机场大大过剩,连高铁、高等级公路都远远超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实。
“修路是好事,但是在西部很多地方的高速路上开车,我们半天能遇到一辆车就不错了。而高等级铁路建成,虽然时间省了。但是因为票价高,很多农民根本坐不起那么豪华的车,很多车厢是空的。”钱丽华说,这样的发展,看似有必要,但是高昂的投资靠的都是地方资金,就算是贷款,但是光还利息一般都是靠地方财政补贴,这样下去,利息也能把这些地方还穷了,“而政府每年拿出高额的还贷补贴,势必要挤占其他发展资金,影响这些地方经济社会正常发展。弄不好,就‘铁公基’就能成为压倒地方经济发展的最后一根稻草。”
钱丽华委员认为,目前地方融资平台关闭,发展资金缺乏,但是国家却结余4.6万亿资金没有地方投资,可考虑在国家层面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坚决遏制地方扩张冲动,以免造成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困难。
编辑:薛鑫
关键词:出政绩的重要手段 “吃饭财政” “大跃进”式的基础设施发展冲动


湖北迎新一轮雨雪 动物“花式”过冬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