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存款15年首降”是一出苦肉计
一个对策
挤走高息存款 转为理财产品
风声紧,银行宁愿存款减少,也不愿撞在“严查严打”的“枪口”上。 “如果你恨一家银行,就在每月最后一天给她存钱”,这是网络上,针对银行被银监会上了一道“月末存款偏离度不得超过3%”紧箍咒之后的调侃。
“某些银行今年的策略是挤掉水分,所以它的财报会看起来‘流失’了大量存款,而银行业整体而言,减少的那部分存款,正是银行自己努力挤掉的存款,尤其是需要支付高息的部分。”一位银行高管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尽管,银行存款减少是大势所趋,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银行自己也是推动存款减少的主要力量。
或者,银行主动将存款转为理财产品。某股份制银行人士透露,上月末该行总行向分行曾下发严厉通知,要求严控季末存款增长,否则则追究分行行长的责任,“当时各分行行长压力肯定很大,不但不敢主动去拉存款,而且尽量要求客户不要在季末存入大额存款,如果非要存入,则建议他们通过买理财产品的方式来变通”。
“很难想象银行业者在9月的中下旬里到底有多窘迫,但严厉的存款偏离度考核新规在一夜之间就得到了坚定执行,他们行动的态度与结果应该会让监管层比较满意。”媒体评论称。
禁止“冲时点”的文件明确禁止8种拉存款的手段,对于月末存款偏离度超过3%的银行,银监会规定,自下月起连续暂停准入事项3个月以上;对于一年之内月末存款偏离度两次超过3%的银行,适当降低其年度监管评级。对于月末存款偏离度超过4%的银行,将面临更严重的惩罚。
在铁腕的行政压力之下,该行有效地实现了季末存款规模的环比下降,成功地实现了日均存款的健康增长。“起码,存款偏离度这个指标是达到了”。
一出苦肉计
央行有要求 地方也有要求
央行的要求算是达到了,但商业银行的苦衷被放大了——存款规模的下降,直接将银行逼向了存贷比上限。
截至2014年9月末,建行、交行存贷比分别为72.02%、73.92%,逼近75%监管上限。存贷比即银行贷款总额/存款总额,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就会想法提高存贷比例,因为存款需要银行支付利息,如果一家银行的存款很多,贷款很少,就意味着它成本高,而收入少,银行的盈利能力就较差。根据《商业银行法》相关规定,目前商业银行存贷比限定在75%以内,以保证银行不会过度放贷引发金融?;?。
于是问题环环相扣:为了避免银行应付“存贷比”而“冲时点”揽储,银监会规定了“存款偏离度”,而为了应付“存款偏离度”,银行要求取消存贷比。
其实取消存贷比限制的呼声由来已久。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2014年4月的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就强调了存贷比的诸多弊端,甚至损伤实体经济。由于商业银行贷款投放依然受到贷款/存款不得超过75%的限制,所以为了能贷出去更多款,银行必须在财务报表上,展现出足够多的存款。
中行原副行长王永利也指出,商业银行存款冲时点的目的是保贷款的较高增长,特别是作为上市公司的银行,按照规定需要每个季度披露一次信息,因此银行在季末冲时点,而非每个月末都冲时点。
那么,取消存贷比就能解决问题吗?会否摁下葫芦浮起瓢?
“银行业毕竟是国有为主,监管部门与银行之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相互配合。银监会对银行的各种监管,只能是行政上补缺补漏,无法根本上解决,容易出现换汤不换药的情况,这是体制本身决定的。”某经济学家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
某银行负责贷款的客户经理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我不愿意放松存贷比,慢慢就成次贷?;?,很多银行会爆掉,而且存款少了,也做不好贷款。”
他解释说,“取消存贷比,存款就会流到理财产品,因为银行没有了吸收存款的法定约束力。而只有扩大存款规模,才能多放贷款,一旦存款流向理财产品,企业贷款的代价就会更高。”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存款减少万亿,银行总资产却没有太大变化,减少的存款很大程度被变成了理财产品,或者说是沈建光所指的影子银行系统。
因此,在银监会明确禁止的手段中,银监会也特地强调,“禁止通过理财产品倒存。理财产品期限结构设计不合理,发行和到期时间集中于每月下旬,于月末、季末等关键时点将理财资金转为存款”。
该客户经理说,取消存贷比其实对理财客户也不利。“没有存贷比限制,银行就发收益低的理财。你看看五大行邮储行的理财,比股份行小城商行的至少0.3%至1%左右。因为他们存款多,邮政储蓄银行存贷比20%不到,五大行60%至70%,股份行小城商行70%左右。”
业内人士认为,存贷比已经渐渐在失去真实反映银行流动性风险等作用。然而,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近日在署名文章《我国银行流动性监管制度变革——银行监管改革探索之四》中表示,存贷比并不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流动性指标,因而存贷比的存废问题不是一个流动性管理问题,而是信贷管理问题。
沈建光也告诉记者,“在取消存贷比之前,必须将影子银行的监管进一步落实,因为一旦商业银行不受存款与贷款比例的约束,流向影子银行的资金可能进一步增加,放贷、吸收资金的风险都将加大。”
正如沈建光担忧的,王兆星也表示,取消信贷比首先需要回答3个问题:包括放弃存贷比监管后,资本等监管指标和商业银行自我约束机制,能否有效约束信贷扩张?是否允许不同业务模式的商业银行存在和鼓励市场细分?新的流动性指标,如净稳定资金比例能否有效填补取消存贷比指标后留下的空白?
王兆星认为,如果对这3个问题都能得出肯定的答案,才可以放弃将存贷比作为“监管指标”,而遵循国际惯例将其列为“监测指标”,进一步放松管制,释放金融活力。
沈建光说只要管理好了影子银行,取消存贷比就不需要过分担忧,“目前已经放松了存贷比,而取消存贷比需要修改《商业银行法》,2015年应该会通过实施。由于商业银行存款入库央行的比例是20%,所以存贷比最高也不会超过80%。”
编辑:罗韦
关键词:存款 银行 存款15年首降


河北南宫发现明成化年间七彩圣旨
探访韩国“世越”号沉船
韩国前总统李明博首次出庭受审否认检方指控
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各国根除腐败
伊拉克和中国油企签署油田开发合同
意大利总统任命朱塞佩·孔特为新政府总理
空军“红剑-2018”演习致力提升体系制胜能力
马德里上演斗牛表演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