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存款15年首降”是一出苦肉计
银行业存款总额15年来首次下降,有人分析,中国银行业或许真的迎来了历史性大转折时期。然而,《国际金融报》记者调查发现,真相并非如此,此次存款下降或许只是各银行为顺应“上级指示”而做出的“良好表现”而已。
有报道称,银行尽量要求客户把存款改成理财产品。某股份制银行人士透露,上月末该行总行向分行曾下发严厉通知,要求严控季末存款增长,否则追究分行行长的责任,“当时各分行行长压力肯定很大,不但不敢主动去拉存款,而且尽量要求客户不要在季末存入大额存款,如果非要存入,则建议他们通过买理财产品的方式来变通。”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尽管存款总额下降,但银行的总资产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换句话说,银行并没失去什么,存款只是被变成了另外的形式。这是理解此次“存款15年首降”的关键。
有业内人士指出,今年的三季报是禁止“冲时点”新规出台后首次亮相的成绩单,用9月末没有冲时点的正常数据与6月末冲时点后的疯狂数据对比,才得出大幅下滑的结果。因此这一现象不具有代表性,还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
一份账本
减万亿存款 存贷比亮红灯
银行业存款总额15年来首次下降,到底是个什么情形?
据上市银行三季报显示,16家上市银行三季度存款比二季度下降1.5万亿,降幅1.97%。较2013年末的70.42万亿元,增幅仅为7.38%。其中,有13家银行存款减少,而去年同一时间段,仅两家银行遭遇负增长,存款总额下降在近年来还是首次出现。
而央行最新数据显示,中国银行业三季度的存款为112.7万亿元,减少了9500亿元,银行业存款在第三季度出现至少自1999年以来的首个季度下降。
存款流失直接导致银行业的存贷比,逼近监管红线。截至三季度末,16家上市银行中有15家,本外币合计口径存贷比高于今年中期。共有10家上市银行的存贷比超过了70%,其中的6家银行更是超过了73%,逼近了监管红线。
从存款结构上看,流失率最高的是“个人活期存款”,交通银行三季度个人活期存款流失471亿元,与半年报相比下降了8.38%;而南京银行个人活期存款流失比例最大,其三季度流失了47.65亿元,环比下降了25%。三季度光大银行和浦发银行个人活期存量流失率也达到19.12%和12.36%。
中国证券网报道,上市股份制银行三季度末存款数据显示,8家上市股份制银行在三季度末存款余额都无一例外地出现了下降,并且其中几家银行下降规模在千亿以上。
中信银行是这8家银行中季末存款规?;繁认陆底畲蟮囊?。半年报显示,该行客户存款总额为30532.13亿元,较年初增加了15.14%,而到三季度末,该行客户存款规模为28757.25亿元,较年初只上升了8.45%,三季度末时点存款规模下降了1774.88亿元,存贷比环比提高4.2%至73.6%。
其次是招商银行,半年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该行客户存款总额为34207.48亿元,而到了三季度末,该行吸收存款规模为32655.2亿元,季末时点存款规模下降了1552.28亿元。这使得其存贷比上升3.9%,至73.0%。
季末下降规模较大的还有浦发银行,该行半年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该行本外币存款余额为2.7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3.93%,而三季报则显示,该行三季度末本外币存款总额2.6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11%。从季末时点规模来看,存款规模下降了约700亿元。
光大银行也不例外,半年报显示,该行截至6月末的存款余额为17962.82亿元,而到三季度末,该项数据为17282.79亿元,三季度末时点存款余额下降了680亿元。
兴业银行的则半年报显示,该行存款总额为22465.22亿元,到三季度末,该行存款规模为22052.28亿元,季末时点存款规模下降了412.94亿元,环比下降了1.8%。兴业银行在压缩9月末的存款规模之前,还主动控制了资产规模增速,通过降低同业资产摊薄,保持净息差超预期增长。数据显示,该行第三季度同业资产减少953亿元,环降8.0%。
华夏银行三季度末存款规?;繁认陆盗?38亿元,民生银行三季度末存款规?;繁认陆盗?28.87亿元。
一纸通知
禁“冲时点” 央行施重典
这次银行业存款总额15年首降,真实的原因是什么?
“其实,存款下降从去年就开始了。”瑞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存款减少的根本原因,仍然是影子银行(表现为理财产品等)未能得到良好监管,理财产品收益高达5%,再加上通胀率,如此高的收益吸走了许多资金。另外,刚性兑付也没被打破,大家都认为理财产品很安全,国企等由政府做后盾的资金拥有者,愿意为影子银行托底。”
那为什么是第三季度才出现“首降”呢?某民营银行管理者透露,这次数据显示存款首降,主要是因为9月出台的存款偏离度管理办法,对超过3%以上的偏离度惩罚过于严厉,导致银行在季末冲存款时点的冲动大大降低。
他所指的“季末冲存款时点”,是中国银行业主要由国有银行主导导致的“中国特色”。一到季末、年中和年末,各银行为应对考核和做出漂亮的报表,使出各种手段拉存款,让存款数瞬间飙升,次月又如潮水般退去。这种“冲时点”的怪象从2008年以来已成为中国银行业的一道“特殊风景线”,在全世界都极其罕见,《北京青年报》评论说。
2014年开始,这种情况进一步加剧,基本呈现上月涨、下月跌的“人造波浪”:1月末存款比上年末减少0.94万亿元;3月末存款比上月末增加3.66万亿元,4月末即环比减少0.65万亿元;6月末存款比上月增加3.79万亿元,7月末环比再次减少1.98万亿元。
《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多家银行的内部人士,几乎无一例外都告诉记者,此次所谓“银行业存款总额15年首降”,不过是因为9月出台的存款偏离度管理办法,央行要求的超过3%以上的偏离度,各大银行为了完成该指标,暂时做出的调整而已。“过了这波,未来存款数据还会回来的。”某存款损失最严重的银行,很坦然地告诉记者。
他们所指的“对超过3%以上的偏离度惩罚”,是指9月12日,银监会、财政部和央行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文件就是针对冲时点问题的,“指导商业银行改进绩效考评制度,设立存款偏离度指标,约束存款‘冲时点’行为,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设置月末存款偏离率指标,并根据历史数据及测算情况,要求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不得超过3%。该文件规定,月末存款偏离度=(月末最后一日各项存款-本月日均存款)/本月日均存款×100%。
存款偏离度是什么?一般认为,为了约束银行业金融机构拉存款“冲时点”行为,监管机构拟推出存款偏离度监管指标,以此来引导商业银行加强流动性和资产负债管理,做好各时点的流动性安排,合理安排资产负债总量和期限结构,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银监会一直在围绕存款“冲时点”的问题进行监测,也将存款从月末统计上升为存款的日均统计。
编辑:罗韦
关键词:存款 银行 存款15年首降


河北南宫发现明成化年间七彩圣旨
探访韩国“世越”号沉船
韩国前总统李明博首次出庭受审否认检方指控
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各国根除腐败
伊拉克和中国油企签署油田开发合同
意大利总统任命朱塞佩·孔特为新政府总理
空军“红剑-2018”演习致力提升体系制胜能力
马德里上演斗牛表演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