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高校拟一年新开56个本科专业 专家:应考虑专业可持续性(图)
建议:专业设置不能只看产业短期繁荣,要充分考虑专业可持续性
在很多专家看来,只要严格执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相关部门和环节各司其职,科学理性设置专业并不难。
一位高校教务处负责人总结了高校专业设置几大关键步骤。首先要全面了解目标就业市场的需求。这个需求不能是虚假繁荣,也不能是短期旺盛,而是要充分考虑可持续性。这就需要学校对相关产业的平均薪酬、离职率等指标有科学的策划。其次要与其他高校横向比较,避免相同专业的同质化竞争。最后还要衡量学校自身是否具备充分的教学能力,能否培养出符合产业需求的合格人才。
从今年开始,教育部会定期发布高校专业就业预警。教育部高教司发布的“近两年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中,食品卫生与营养学、市场营销、动画、广播电视编导、艺术设计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电子商务、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均“榜上有名”。这份榜单,对高校的专业设置应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北京交通大学教务处处长李长春介绍,北交大的新专业建设首先要符合两个要求,一是具有轨道交通特色,二是服务国家需求。专业设置很少有从零到有的情况,多数都是在某一专业已经建设得非常成熟之后,在与之相关,并且国家有需求、国家发展有需要的方面增设专业,这就意味着新设立的专业一是确有需求,二是专业能力、人才培养质量有保证。
李长春说,在学校内部,一个新专业的诞生要经过重重关口。教务处为第一关卡,教务处会要求相关专家对专业设置的基本形式进行考察,比如课程,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实践环节等等。学术委员会为第二关卡,学术委员会立足学校发展,进行宏观考虑,学校战略发展是否需要增设该专业,人才质量提升能否把握好等等。学术委员会成员均为各个学科领域的带头人,或学校内部职能部处的处长,他们都对学校的发展方向、定位有着清晰而准确的了解。
“最重要的是,要引导高校用好专业设置自主权,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大良强调,“高校设置和调整专业要主动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按照需求导向、条件保障、规模适度、持续建设的原则制订专业建设规划,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就业率 高校 新开专业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