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 >政协65周年>最政协三届政协
何香凝
(1878—197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三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原名谏,又名瑞谏。女。广东南海人。1902年冬赴日本,入东京目白女子大学、女子师范学校预科学习。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08年,入日本本乡女子美术学校高等科学习。1911年2月回国参加辛亥革命。1913年流亡日本。1914年加入中华革命党,积极参加孙中山领导的讨袁和护法运动。1924年任国民党中央妇女部部长,坚决支持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改组国民党。1925年先后发起组织援助海丰农民自卫军筹备会、军人家属妇女救护员传习所、中国各界妇女联合会。1926年1月在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连任妇女部部长,创办妇女运动讲习所。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毅然辞去国民党内一切职务,与国民党右派进行不妥协的斗争。1929年去英、法等国旅居。九一八事变后回国,与宋庆龄等发表《对时局之意见》,谴责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误国政策,并致力抗日救亡运动。曾变卖书画为十九路军征募军用物品,同宋庆龄一起筹划救济工作,创办伤兵医院。1935年8月签名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八一宣言。1937年参加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被选为常务委员。7月在上海发起组织中国妇女抗敌后援会,任主席。同年11月迁居香港。1938年夏,与宋庆龄等组织保卫中国大同盟,向海外侨胞募捐,支援抗日力量。皖南事变后,与宋庆龄、柳亚子、彭泽民等发表宣言,谴责国民党当局策动内战的阴谋。1942年7月移居桂林,参与酝酿成立国民党民主派组织。1946年秋,同李济深等在广州成立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1948年1月在香港参加创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任中央常务委员。1949年4月到北平,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会和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委员。1960年后,任全国文联副主席、全国美术家协会主席,民革中央主席。1954年12月至1964年12月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是第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第一、二、三届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民革第二届中央常委,第三、四届中央副主席。著有《回忆孙中山和廖仲恺》,出版有《何香凝诗画集》。
编辑:杨雅婷
关键词:国民党 副主席 参加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